文/劉超婧 閩北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南平 353000
探索《建筑初步》課程教改新路徑
文/劉超婧 閩北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南平 353000
《建筑初步》是高職院校建筑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具有鋪墊作用。但是,由于該門課程的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基礎較薄弱等原因,導致難以達到該門課程的預期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必須對該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教學水平,為社會輸送大批量的高素質人才。
高職院校;建筑初步;教學改革
《建筑初步》是我國高職院校建筑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高職院校學生所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程?!督ㄖ醪健愤@門課程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識讀建筑工程圖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培養了學生的空間分析以及想象的能力。由于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較薄弱,學習主動性不高,導致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難以實現教學目標。正因如此,高職院校必須加快對《建筑初步》課程的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通過長期的研究與實踐認為,對該門課程教學改革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學生基礎較薄弱,缺乏自信心。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基礎差,學習主動性不強等方面的問題,不僅如此,學生對于高職院校也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差,很多學生認為只有在無學可上的情況下才要進高職院校學習,只要獲得畢業證書就可以了。這就導致,高職院校的絕大多數學生對《建筑初步》理論性知識的重視力度不夠。除此之外,由于該門課程比較抽象,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然而,由于學生懶于動腦,使得其難以跟上該門課程的教學進度,學習興趣難以提高上來,具有較強的厭學情緒。教師在講臺上講得很辛苦,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卻不強,長此以往,勢必導致該門課程的教學陷入惡性循環。
(2)沒有完善的教學輔助工具。眾所周知,《建筑初步》這門課程的大部分投影原理都要求學生大量練習基本形體的三面投影,如果學生僅僅掌握平面圖形,則難以在學習過程中將三面投影圖與立體圖形有機的聯系在一起。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想象不出來那些復雜的圖形。受條件限制,對于《建筑初步》這門課程中的一些建構方法,教師也難以在授課過程中僅憑語句來幫助學生理解相應圖形的空間形體,難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參觀,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強。
(3)單一的教學模式。從教學手段看,現階段,《建筑初步》教學中所沿用的教學方法依舊是以課堂純理論授課為主,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不豐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了對學生主動性的培養,“滿堂灌”現象普遍存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由于社會實踐較少,導致學生對該門課程存在認識偏差,在其意識當中,會認為“只要在考試的時候背一背這些內容,那么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就已達成”在這種認識的引導下,學生的厭學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在現如今的《建筑初步》課程中,教師如何從實際出發,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成為相關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1)課程的重新定位?!督ㄖ醪健愤@門課程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工具性,職業特色鮮明,根據該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將課程與專業實際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以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專業技能為主要目標,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態度,完成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將《建筑初步》課程與后續專業課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后都會迅速的步入工作崗位,正因如此,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樹立這樣一種教育理念,即“建筑初步”是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應當與后續的專業課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而又牢固的基礎。
(3)因材施教,創新教學方法。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學方法也應當有所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滿足日益提高的學生的需求。眾所周知,一成不變的教育模式以及教學方法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時代的特點,不斷調整思想,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點,著重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實現針對性教學。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層,這樣教師就能夠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將該種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進一步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該門課程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最終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都得到充分發展,達到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該門課程教學質量的目的。
(4)重視實踐,進一步加強練習。想要提高學生識讀建筑工程圖的能力,就必須引導學生不斷的加強練習,然而,現階段,我們都是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以簡單建筑結構或是局部圖紙來闡述相應的圖畫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整套圖紙的識讀能力。正因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大量的完成圖紙來帶領學生去識讀,只有這樣,學生的識讀能力才能夠得到提高。
《建筑初步》該門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是后續專業課學習的基礎,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加大對該門課程的改革力度,創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夯實基礎。
[1]關柯,王寶仁,叢培經.建筑工程經濟與企業管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任莉.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觀[J].教書育人,2001年14期.
[3]李曉楓.淺談“項目教學法在建筑施工類課程中的應用[J].科教論叢.
[4]《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
[5]黃崇本.淺談高職課程改革的新特征[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