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冰蘭 浙江東南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建筑設計與環境協調發展研究
文/江冰蘭 浙江東南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在現代的建筑中,環境因素是影響建筑的重要因素。建筑必須與環境相協調統一,才能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要求。而建筑環境設計中人是環境的主體,因此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做到人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本文就當前建筑設計與環境協調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對建筑與環境協調發展措施做了簡單探討。
建設設計;環境;協調發展;節能;生態
當代的建筑流派很多,在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的處理上,常常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態度,將建筑與環境融合在一起,或者是將兩者對峙起來,兩個觀點都有其獨特的視角,但是無論如何,這兩種觀點都是把建筑所處的環境放在與建筑自身相同的位置上,由此可見,建筑在發展的過程中,周邊的環境已經與建筑設計融為一體,環境藝術設計師必須迎合民眾日益改變的文化建筑審美需求,在設計的過程中是追求人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建筑物與生態系統統一協調設計的前提和關鍵。
人是環境的人,環境是人的環境,人是影響環境發展和變化的核心,是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影響著環境正常有序發展的主要因素。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設計的全過程,這就使得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以人為中心,環境為基礎進行分析與探討,利用各個實際方式和實際情況進行綜合統一的環境設計過程和手段。其實人在空間之中,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表現為刺激和效應,環境的各種變化方式和變化模式說白了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人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中心點,更是在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指導其進步的關鍵手段。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反映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和活動空間狀態的推移,是將人和環境而這之間的關系綜合應用和探討的過程。建筑設計是解決室內空間的使用、美觀的要求,在外部的設計中結構和風格的設計也需要表現出當地人民的審美觀念和生活習俗,在具有一定特性風格的前提下與周圍環境和各種文化底蘊協調統一發展與既不,這樣的設計模式和設計方法才能夠保證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后體現出其獨特的設計風格和表現形式。
2.1與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必須注重與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特別應該注重建筑的采光性、通風性、保暖性、減噪性和增濕性等生態節能的因素。建筑設計時應立足于基地固有的優勢特點,揚長避短,應全方面考慮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問題。盡量將把建筑的美與環境的美巧妙地結合起來,增加生態環境因素所占的比例,利用一些空地合理布局、規劃,多保留和設置一些綠化地、水面,力求提供幽雅舒適的生活環境。
從目前的一些建筑設計來看,不太注重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特別是在城市建筑中,為了修建房屋而不顧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肆意砍伐或遷移大樹,毀壞綠地等現象還時有發生。這都是建立和諧社會背道而馳的可恥行為,不利于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不少人對環境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沒有體會到建筑的內涵。建筑考慮的環境范圍僅僅局限于一個小區域,沒有把更大范圍的生態環境因素考慮進去。有的只考慮短期的、暫時的因素,沒有考慮到建筑與環境在長遠發展中的關系。
作為建筑設計師,必須周密地考慮到建筑與諸多生態環境因素之間的關系問題,并力求將所設計的建筑最大限度地能夠與生態環境保持協調、統一的關系,與生態環境做到最佳的結合。這樣才能使建筑與生態環境相得益彰,大大提升生態建筑的獨特魅力。反之,如果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系處理得不好,就會影響甚至破壞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而建筑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如果惡化,就會對建筑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可以破壞建筑。
因此,作為建筑設計師,必須注重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充分考慮建筑設計與自認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力求和諧統一,這是做好現代建筑設計的應該重點思考的課題。
2.2建筑設計應與人文環境相協調
任何一個建筑都處于一個建筑環境中,它必須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才有利于建筑本身和建筑環境的協調相處和可持續發展。這需要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與人文環境的協調因素。人是建筑和環境的主體。建筑設計時必須考慮人的需求。
(1)不同的人對建筑的不同需求。不同的個體,因為其社會閱歷、生活水平、職業地位、個性品質的不同、性別、民族、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差異,他們對于建筑的需求絕對不會千篇一律。所以設計是首先要考慮人的需求;
(2)考慮建筑能給業主提供哪些服務,帶來哪些舒適的感受,如何為人提高這些優質的服務。
(3)建筑如何與整個人文環境的協調統一。應重點考慮:它能給周圍的人提供什么服務,它與周圍的人文環境有著怎樣的影響。
3.1多借鑒有利經驗
無論是西方建筑設計,還是東方傳統建筑設計,都有很多處理環境和建筑之間關系的思想,例如建筑群在相互作用之后,會在整體環境中更加協調,西方建筑在處理新老建筑之間的關系時,也有很多獨到的方法。日本的建筑設計中,自然界的景物是建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窗口、陽臺、走廊等的處理,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都會將建筑空間和環境聯系起來。我國傳統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也被應用在風水學及建筑設計當中,從選址方式開始,就注意建筑和環境的協調發展,這些設計理念和經驗,都值得現在的設計者學習。
3.2推崇節能生態型的建筑
隨著經濟和工業的發展,環境破壞也比較嚴重,“生態型的建筑”受到更多的青睞,它不僅僅指設計中運用更多的綠色景觀,還意味著更加環保的材料的應用。耗能低、居住舒適、施工材料可循環利用等,都是生態建筑的特點,綠色平衡的觀念讓建筑對環境的破壞更小,資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3.3注重整體性
建筑設計要更多注重整體性,在人與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讓建筑滿足人的需求,也要保證建筑和環境的關系處在良好狀態,順應自然規律,多將自然元素(如空氣、水聲、陽光)引入建筑內,將建筑視為自然的一部分。
[1]黃海燕.建筑設計與環境關系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5).
[2]苗竺昱,劉玉.建筑設計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5).
[3]龔雷,吳昊.談建筑設計與環境的和諧統一[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6):2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