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迪、賈素榮、俞波 內蒙古第一軍工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包頭 014030
探討綠色建筑的發展前景以及改進措施
文/崔迪、賈素榮、俞波內蒙古第一軍工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包頭014030
近幾年來,綠色建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綠色建筑利用常見的環保材料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住居環境,綠色建筑重在建筑和環境的協調統一,追求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化、經濟、環保、節約。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在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和先進技術的運用方面還不如西方國家。文本對綠色發展前景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改進措施,旨在使人民的住居環境更加的舒適、環保。
綠色建筑;發展前景;改進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住居的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環保的意識也不斷增加。為了滿足人們對住居條件的要求和國家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方針,從而提出了綠色建筑的概論。綠色建筑是結合環境保護、經濟條件、建筑要求、建筑技術等各種因素的建筑物。它能夠人們提供了舒適、環保、安全的住戶、工作環境,與此同時也有效的提高了建筑材料的有效運用,合理的土地資源利用,從根本上減少了環境的污染。綠色建筑不僅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還降低了材料的消耗、減少了環境污染、水資源的消耗;綠色建筑就是提供舒適健康的住居環境,讓先進的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建筑中,其必將成為今后建筑業的發展趨勢。
目前城鎮化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建筑業的高速發展導致其存量非常大,每年新建的建筑不斷增加,綠色建筑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潛力[1]。
(一)綠色建筑技術不斷進步。
墻體節能系統措施:通過采用節能墻體材料或節能措施,大大提高建筑墻體的保溫性能,從而減少建筑能耗。門窗是居住與室外自然環境溝通、交融的主要通道,其節能潛力巨大,采用節能材料或者節能措施的門窗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室內能耗。節地系統:采取屋頂綠化,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等措施,達到充分利用場地,節約土地的目標。還有太陽能熱水系統、地下室采用導光筒改善照明、大型公共空間用二氧化碳監測系統。通過各種綠色環保技術的應用,我國的綠色建筑技術將越來越完善。
(二)綠色建筑發展潛力大。
我國現有的建筑面積有400多億平方米,并且每年新建達到17億到21億平方米。其中大多數的建筑為傳統的建筑,遠遠達不到綠色建筑的要求,針對現有的建筑進行綠色改進,節能環保有著很大的潛力
(三)綠色建筑有較大的發展優勢
我國的綠色建筑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相比一些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發展綠色建筑的成本相對較少;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環保問題將是全球所有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有著更大的效益和優勢[2]。
(四)傳統的建筑有效的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中國傳統建筑不僅重自然的山林風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風水,讓人工的與自然的諧調統一。西方的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圍房子,中國建筑則相反,院在內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圍院子。還有各種樓閣、亭、廊、臺榭、廟、壇、塔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建筑文化為綠色建筑的發展和進步有著很大的影響。
(一)制定計劃,分階段完成
發展綠色建筑必須要制定計劃,主要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全面啟動綠色建筑標準,保證平均節能達到50%以上。第二步,到2020年,進一步提高建筑節能的參考標準,將平均技能提高到60%,東部地區要達到更高的標準。隨著經濟的發展要逐步實現發達地區與非發達地區的平均節能率能相互平衡,提高我國的綠色建筑發展。
(二)推進綠色建筑評價體系
只有推進使用產品的能效分級認證制度和能效標識管理制度,才能夠健全我國的建筑節能評定體系。國家可以大力提倡建筑性能評級和綠色建筑性能評定分級,針對節能效果顯著的建筑給予鼓勵和肯定,并頒發“綠色建筑之星”的獎勵來衡定建筑物的節能發展程度。國家要鼓勵各個地區建造大量的有區域特色的綠色節能建筑,包括一些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并發揮該建筑的模范作用,引起該地區建筑的關注和模仿。在推行建筑物示范之后,并建立一套有效的評價體系和試行辦法以確定其優異性。
(三)健全相關的稅收制度
為了能夠給予綠色建筑制度性的保障,國家應該健全相關的財政、稅收制度。在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研發、示范、監督以及推廣的環節中,要建立政府預算性科目;建設相關的建筑節供熱改造、節能改造等轉型基金。在節能產品的稅收方面不僅要給予節能產品優惠的政策,還要考慮稅率的問題。國家應該對能耗量大的建筑產品加大稅收力度,減低對綠色環保節能的建筑產品的稅收,來刺激建筑者使用節能的產品。
(四)加強節能標準的執行力度
國家應該逐漸完善建筑節能的體系標準,制定建筑設計、驗收、施工、檢測等系一列配套的管理規定和標準,使相關的綠色建筑法律法規能夠健全。政府要積極、認真地進行落實,定期組織專業人士對節能建筑情況進行分析和監督。對于未能準守節能標準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進行罰款,并且限制在市場出售,同時,對現有的資格和資質進行重新的審定;對于執行節能標準的建筑單位,政府要給予一定的財政和優惠政策支持;對于采用高能耗的建筑單位,政府要讓該單位發揮表率作用,激勵其他單位實施節能改造[3]。
(五)加強學習和交流
由于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較晚,因此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建筑實踐經驗。我國應該通過舉辦國家研討會的方式,提供給國內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通過借鑒國外綠色建筑發展過程的理論和經驗,并與我國國情相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程不斷加快,建筑的實施是人類生存的空間,因此必須要兼顧生態環境的平衡。推行綠色建筑是我國建設事業的重要工作,然而它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反思,并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綠色發展模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1]袁文海.綠色節能建筑施工技術應用分析[J].科學家,2016,05(01):20-22.
[2]陳雙.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其在我國的應用探討[J].四川水泥,2014,06(11):19-21.
[3]王璇.對綠色建筑經濟發展前景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4,09(04):80-81.
[4]楊鳳斌.綠色集成建材將帶來傳統建筑業革命[J].中國房地產業.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