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熙 中國技術市場報社 天津 300100
工作研究 Work Research
傳統媒體在新媒體興起后的機遇探討
文/張熙 中國技術市場報社 天津 300100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對傳統媒體新聞傳播帶來了沖擊,但這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轉型。傳統媒體要精心打造自身品牌,通過自身的努力打造受眾歡迎、有影響力、有吸引力、知名度高的品牌欄目或節目,保持隨時進行品牌再造、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的熱情和能力。
傳統媒體;新媒體;傳播渠道;自身品牌
自人類進入21世紀起,新媒體就帶給人們大量的新事物,使各個區域之間的聯系逐漸加強。從近些年我國的媒體發展情況來看,網絡媒體的興起也使得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愈來愈迅速,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的傳播影響是巨大的,民眾的參與程度也可以用“空前”二字形容了,將民眾和媒體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新聞的傳播在媒介間的競爭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傳播的內容及形式也逐漸的符合民眾對于新聞關注的要求,通過對新媒體下的傳統新聞學的發展進行理論研究,能夠對其起到實質性意義。
1.傳統新聞媒體具有權威性、時效性、網絡技術
第一,我國的傳統新聞媒體對我國的新聞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其自身的特征也比較顯著,傳統媒體在傳播的方式上,對于民眾的引導更具有權威性。對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對傳統媒體新聞傳播的要求就有了相應的提升,對新聞媒體發展的順應基礎上,輿論的導向還是媒體新聞傳播職能。媒體信息引導上權威信息來源能將媒體的引導性質得到充分發揮,而對于網絡的媒體信息的引導來說,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在權威性上更大[1]。這主要就是意見領袖主觀價值常常伴隨,所以在權威性層面就比較容易引發爭議,而傳統的新聞媒體是在媒介角度對信息進行的客觀引導,故此在權威性上更強。
第二,再者就是傳統新聞媒體在新聞的傳播過程中能實施直接傳播滿足民眾需求,有的新聞報道是在第一時間進行的,真實的現場場景展現對民眾的廣泛關注有著重要影響。在人們對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有著更高要求的發展下,直播新聞在民眾的關注層面就相對比較廣泛,并且在影響上也是比較廣泛的,有著顯著的時效性等特征[2]。
2.新媒體優勢分析
新媒體完全依賴于技術,不是人類先天自然擁有的技能。沒有數字化等技術,新媒體完全不可能。因此,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對新聞信息的傳播上也發生了變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于傳播狀態的改變: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這決定了新媒體的傳播速度相對較快,有著更強的時效性。民眾對于新聞內容的時效性要求愈來愈高,通過新媒體的傳播就比傳統方式獲取新聞更具有時效性。尤其是在微信以及微博的流行下,對新聞傳播的便捷性也有了突出展現,人們通過微信以及微博能夠隨時的將突發新聞第一時間得到傳播,人人都能夠成為第一新聞傳播源。
再有,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來臨,新媒體對新聞信息的傳播是通過故事化、碎片化的形式傳播,新聞信息的發布者能夠通過簡短的形式來進行傳遞,這樣就能夠使得新聞信息的接收者在短時間內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并且新聞還能夠轉發。還可以將新聞信息通過故事化的形式進行傳播,在曲折生動的故事帶入下更能夠具有吸引力。雖在這一層面占有優勢,但在社會價值層面由于過于重視形式,就在社會價值上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還有,新媒體對信息的傳播成本相對比較低,從網絡上獲取信息基本都是免費的,而傳統的新聞媒體需要專業的攝像攝影以及采編工作者進行整理,在成本上就相對較高,通過新媒體就能節約這些成本[3]。不僅如此,在對新媒體的實際選擇上的空間也相對較大,對不想瀏覽的新聞能夠進行屏蔽,這一人性化選擇也對傳統的新聞媒體帶來了很大壓力。
1.新老媒體之間的差異
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革命,都會為媒體產業產生帶來顛覆性改變。不可否認的是,傳統媒體的話語權正在一步步被新媒體所蠶食。這也迫使傳統的新聞媒體主動的進行變革,在新聞傳播的內容上以及形式上等都需要進行深化改革。新媒體雖然具有諸多優勢但和傳統的新聞媒體也有著異同,其中從相同的方面來說主要就是對新聞事件的深度剖析以及引導作用上都有發揮積極作用的一面。
不僅如此,新媒體的及時互動性也是傳統新聞媒體所不具備的,這也是最大的不同點。通過新媒體對新聞信息發布后網友能夠對新聞事件的觀點進行評論。并對新聞的內容進行交流,這樣在新聞傳播的社會價值層面也就得到了提升。
2.傳統新聞學在新環境下的挑戰與機遇
新媒體的興起對傳統新聞學也帶來了諸多的挑戰與機遇,其中對傳媒人的社會角色的挑戰比較顯著,從傳統的新聞學傳播者來看主要是編輯和記者。而在新媒體時代發展下,人人都是傳播者,人們都能夠利用更多的傳播渠道發布新聞信息,讓新聞傳播的更為迅速,所以這就對傳統的新聞傳媒人的角色帶來了很大影響。
再者,對新聞學的性質層面也造成影響,新聞學中新聞傳播事業主要是新聞手段為一定社會經濟基礎服務的新聞輿論機構,其是通過新聞傳播以及輿論引導作為經常性社會活動的,從階級社會過程中是階級新聞輿論工具。人新媒體的出現在經營權以及所有權層面都是分離的,有的媒體是不具有政治化的商業媒體,所以在價值取向上也比較多樣化的存在,故此這就不能夠以傳統新聞學的性質進行定性。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的新聞傳播事業有了快速的發展,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在新媒體的支持下以新的方式促進了新聞業的發展,傳統媒體要致力于打造自身品牌,實際上就是通過自身努力打造受眾歡迎、有影響力、有吸引力、知名度高的品牌欄目或節目并亦保持隨時進行品牌再造、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的熱情和能力。打造自身品牌首先就要了解自身的核心資源在哪里、是什么;其次,傳統媒體要打造自身品牌,就要做到堅持獨創和個性,只有這樣才有“品牌”可言;其三,還要最大化的發揮人才的作用。人才是傳統媒體各類要素中最重要的“活資源”,是傳統媒體打造品牌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1]余小喬.分析新媒體傳播對傳統新聞學的挑戰[J].赤子(上中旬).2015(12)
[2]蔣小麗,謝太平.變與不變:媒介裂變環境下的新聞業、新聞人才及新聞教育[J]
[3]陳摯.大數據背景下的新媒體傳播語境[J].新聞世界.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