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靜 黃石市精益城市設計事務所 湖北黃石 435000
何偉 黃石市方興城市規劃咨詢中心 湖北黃石 435000
淺談中國古代風水與城市規劃
文/ 陳靜 黃石市精益城市設計事務所 湖北黃石 435000
何偉 黃石市方興城市規劃咨詢中心 湖北黃石 435000
我國風水理論非常豐富,尤其是在城市的規劃設計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我國的城市規劃設計受到傳統風水影響,結合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現代城市的布置和選址﹑規劃設計等方面有較多的研究和應用價值。本文主要對中國古代的風水與城市規劃進行了探討。
風水學;城市規劃
我國風水理論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占卜,到后來形成一門專門的堪輿分析。風水這一名詞最早出現在郭璞的《葬經》,風水講究的是選擇合適的居住,以希求自然神靈的保佑。選擇居住是古今中外的民族居住部落遺址上,都可以發現,很多地方都屬于山地和平原﹑盆地等的邊緣上,尤其這些地方都比較靠近水源,動植物密集分布,有利于人們的生存和居住,為人類繁衍﹑生息提供必要的生命物資保障。
風水的涌出就是仔細﹑周詳的考察自然環境,并順應自然的要求,有節制的改造自然,為人類創造一個宜居環境,使得自然和空間上的達到理想化。我國風水理論分為兩個流派,主要是形勢宗和理氣宗。前者比較重視尋龍捉脈,重視考察山川形勢中的龍﹑砂﹑水和穴等的相互配合,對自然地理給予更多的關注,對生態和景觀等有很多辨別和選擇,并以此提出相應的對策。而后者主要是在實用性和科學性上有更多的價值,尤其是有著較多的美學知識,長期在我國封建社會受到歡迎,其發展和應用歷史非常興盛。但是,由于其帶有濃厚的占卜和巫術色彩,對于方位以及時辰等的忌諱比較多,受到很多人的非議。
風水理論對于天人合一的四線非常重視,尤其是對于這種觀念的認識形成了長期固定思想。人在自然中屬于有機組成部分,對于人倫和天道的標準是一致的,不可違背自然和天道,更不能與其作對。人們應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認識和把握天道,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
古代風水學思想在我國人的心中有著根深蒂固的不可磨滅的影響,絕大多數古代的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幾乎都是在風水學說的指導思想下進行完成的。其實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代祖先們就對自己所居住環境的選擇就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認識水平。例如當人們在半坡選址時,則所選之處即為依山傍水,這就是典型的兩水交匯環抱的吉利風水的格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當代的發展是以城市建設為中心的,而城市規劃設計的首要任務就是去選擇適合營建的地址。其實早在我國遠古時期的居民們就對部落的選址已經有了很深入的考究,譬如在遙遠的仰韶文化時期,那是人們就已經對聚落的選址有了靠近水源處﹑位于河流的交匯處﹑處于河流的階地上及位于向陽坡等環境選擇的意向。而在那時,人們在具有依山傍水的上吉風水格局的半坡遺址中,就已經出現了較為明確的功能分區的思想意識。例如他們對居民區與墓葬區就會有意識的使彼此之間相互隔離,久而久之,這也就成為了后來用于區分陰宅﹑陽宅的理論依據。我們不妨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城市之所以選擇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是因為這樣不僅有利于城市工業化生產的改善和城市景觀的改造,也有利于整個城市的多個方位全面相互協調發展。而對于負陰抱陽﹑背山面水﹑左青龍右白虎等風水學說理念,這些都是風水學中宅﹑村﹑城鎮地址選擇的基本原則和格局特點。風水學思想對城市選址的有著深遠影響,其主要表現在它選址需要依山傍水﹑地勢平坦﹑負陰抱陽等等。選址以有水環繞為上。因為水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文化孕育的搖籃,是我們的生命之源,而風水學中的理想的居住環境主要都是由山和水構成,其中尤其是以水為生氣之源。而在其他的方面,風水學說中強調“坐北朝南”﹑“面南朝陽”的思想和利用風水學選址的聚氣﹑藏風等思想都對中國古代城市的選址產生了深刻影響。然而從現代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我們對于城市的各項建設也需要考慮它整個地域的地理條件和生態系統的機能,這就需要我們對當地特定的土質﹑巖性﹑氣候﹑植被及水文等狀況進行分析,并在實踐中進一步了解。我們只有將這些不同特征的環境因素進行深入探究并將其相互協調補益時,才能創造出美好的生活環境和有機的生態環境,這樣我們居住的環境才會更加舒適美麗。
多少年以來風水學一直都爭議不休,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存在爭議。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有歷史的觀點。從風水學發展的歷程來看,我們就不難發現風水學不僅是一種常見的社會文化現象,而且它還具有強烈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色彩。所以我認為它應該被當作為一種文化觀念來供我們人類研究,從而深入了解它。當我們從風水學對古代城市規劃產生的各種影響來看,就會發現其中主要都是積極的成分,尤其是它在處理關于城市規劃與自然環境要素有關系的方面,我們深受啟發,它為我們今后的建筑規劃設計提供了全新的理論方法和重要依據,這很值得我們去采納并借鑒。因此,我們應當更加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寶貴文化遺產,并去研究它﹑分析它,從而為今后的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好的服務。只有在各類因素相互協調的前提下,我們積極去尋找適合人類居住城市的發展規模﹑發展速度以及它的發展方式,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去實現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中國古代傳統的風水學理論已經流傳于世界并廣為世人所熟悉,它不僅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特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然而當代城市的規劃與房屋建設以及房地產開發的高速發展,造就出來的現代城市卻似乎與傳統風水文化要求的各項原則相去甚遠。因此,在面對現代城市建設的各種新問題時,我們應該勇于創新,并要大膽的將風水學文化實踐于現代化的建設中,因為在今后的城市規劃中確實需要有機地融入傳統風水之精華。
[1]王一波.風水與城市規劃生態要素評價的共通[J].中華建設,2014,04:76-77.
[2]鄧茗尹.淺談中國古代風水文化與城市規劃[J].中華文化論壇,2013,08:11-15.
[3]趙薇.風水理念對城市總體規劃的啟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4]劉微微,王峰坤.芻議風水理論與現代城市規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1:13-15.
[5]喬一真,張愛國.風水學對現代城市規劃的啟示與應用[J].德州學院學報,2012,S2:85-86.
[6]李一峰.楊玲.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建筑設計研究[J].中國房地產業.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