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皓 董玉平



行業分析
中國被稱為世界最大工地,從新建到舊改,隨著每幢樓設計圖紙的實現,建筑大數據都在實時產生。人類要生存,就離不開衣、食、住、行,蓋房子,就離不開建筑設計,建筑學也就不會停止發展。
建筑學應該算是一門藝術學科,因為它涉及美學的培養和熏陶,可以稱得上是一門建筑藝術。現代建筑學的發展,使它同其他許多學科互相滲透,極大地擴大了建筑學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深度。建筑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前景是美好的,畢業領域是廣泛的,但也充滿了辛酸。
建筑學:加班是常態,充滿成就感
我的父親在建筑公司工作,小時候我去過父親工作的地方,轟鳴的施工機械和密布鋼筋的建筑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據說每個人的職業傾向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也許這些童年的經歷影響到我以后的職業選擇。
建筑學的大學生活和預期的差別很大,估計很多同學在高考前都聽老師說過:高中階段努力學習,到了大學你就輕松了。其實這只是反映一些文科專業的現象,也許他們考前突擊一個星期也能順利通過考核,但是對于工科類,你平時不努力很可能會掛科。
可能很多同學對建筑學還不太了解,我先跟大家說說建筑方案設計是什么東西?比如有塊地,上面要蓋一所中學,教育局提出要求:要建教學樓、辦公樓、操場、圖書館、食堂等,而且所有樓外形要漂亮,要突出“校園”這個主題。我們要先用鉛筆在紙上畫出一個大概的設計思路,每棟樓在這塊地上的位置及相互之間的關系。這一步做好后就每個樓的詳細設計,如房間的尺寸、功能和外觀等進行規劃和設計。如果這些都做得滿意,那么就用針管筆在A1的繪圖紙上仔細認真地畫完每道線。做這個任務的周期是兩個月,中間會反復修改方案,比如功能不符合規范要求,外觀不夠漂亮,這些都需要花時間去反復調整。
上大學時,每上交圖紙的最后一個禮拜,我們都在專業教室通宵達旦地畫圖,就為了精益求精,這也算是建筑學生的一個特色。交完圖,老師評ABC等級,如果得“A”,就是每個努力的學生最滿足的時刻。
大五一年主要就是實習(沒錯,建筑學是五年制),當時我找了一個方案設計事務所,老板是海歸。那一年設計市場異常火爆,算是房地產的一個黃金時期,項目多得做不完,經常加班。實際上如果擺正心態,把實習當做是一份正式的工作來做,不遲到早退,對工作負責,確實能學到很多東西。
畢業后因為家庭原因,我找了一個設計院留在家鄉,從事設計工作到現在,算算也7年多了。這些年房地產市場起起落落,工作時而忙碌時而空閑,職業道路走得也不順暢,彎路走多了也就有很多經驗和大家分享。
1.職業規劃。很多人屬于隨波逐流型,忙忙碌碌找不到目標,容易迷茫,職業規劃相對于給你一個遙遠的方向,讓生活不那么乏味。建筑學專業畢業生一般職業規劃在畢業10年內考注冊和進修,工作3年后可以考研進修,也可以努力去考一級注冊建筑師。長遠來講建筑師一般走兩條道路——技術型和管理型,工作10年左右就逐漸向這兩個方向轉變。技術型就是專心鉆研設計,管理型基本靠社會交際拉攏項目,一般不是那么絕對,但是肯定要有側重。
2.職業精神。做技術工作最需要什么精神?我覺得就是認真!我們做每一件事都全情投入,就叫做認真。在建筑這個行業,做任何事情都認真的人,成功的機會比凡事隨便的人大得多。認真對待別人,認真對待自己,認真對待每一件大事和小事。
3.薪水報酬。建筑行業收入波動比較大,和市場行情有關系。剛畢業第一年大概8萬,第二年大概15萬。如果只是想尋求穩定高薪水的同學,建筑學不一定適合你,可能IT行業更有價值。但是這個職業可以長期做,經驗對收入是有很大影響的,年齡大了不用擔心失業問題。
4.工作環境。設計院工作氛圍一般比較寬松,大部分設計人員和社會接觸較少,沒有太多復雜的人際關系。如果能夠準時完成任務,可以有很多自由時間安排,出去旅游也比較容易請假,這些都是平時經常加班換來的福利。說到加班,設計院加班是常態,很多工程需要在規定的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樣就需要有承受壓力的能力。
土木工程:四海為家,隨工地漂泊
我在武漢報道學習后就被分配到分公司,然后下放到項目上,當時公司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新員工是不能分配到原籍工作的。在建筑公司絕大部分員工都是要去項目上進行鍛煉。到項目后,本科生一般就是做技術員、工長(施工員)、預算員。技術員偏重技術類型,審前期的圖紙、編制施工方案、編制進度計劃、鋼筋翻樣、質量控制都是技術員的本職工作。工長則注重現場協調管理,主要安排勞務公司或者班組進行施工,以協調資源為主。還有部分畢業生則分到預算部學習預算,也就是將工程量算出來、理合同、工程量對量等。根據自己的發展,可以適當選擇,主動爭取自己最擅長的方向。
本科生實習期是一年,2010年實習期的月薪大概3500元左右,第二年轉正后工資到手在5500元左右,工資會根據你的項目大小、離總部的距離、職務等有關系。當然國企里面工資水平大家一樣,福利待遇另算,獎金則根據項目盈利情況決定是否發放。除了職位不一樣外,工資沒多大差距。技術員的發展軌跡是技術員,然后做技術負責人,最后升項目經理。工長往上走是生產經理,然后是項目經理,預算員往上走就是商務經理,然后是項目經理。其實最終的目標都是做到項目經理。在私企里面工資相對要高很多,但是相應的要付出更多,技術負責人年收入在20萬左右,項目經理年收入在30萬左右。
在建筑公司,學習最重要的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其實房建施工除了超高層建筑或其他特殊工藝施工的建筑,整個建筑技術都已經相當成熟,沒有高大上,有的只是按部就班。嚴格按照圖紙以及施工工藝的要求進行施工,是絕對不會出問題的。所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學習工藝、工法。最重要的讓自己有一個全周期的項目管理經驗。作為技術員在項目上一定要多學、多做。不要整天待在辦公室,一定要深入施工現場一線。只有在施工現場才能發現問題。多跟工人師傅聊聊天,他們的經驗比你在書本上學的更管用。在公司誰也沒有義務教你,你要積極主動地向領導要工作任務,不懂的不要悶頭做,一定要多問,誰也不會拒絕一個積極主動的人。
如果你學習能力夠強,也可以考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或者建筑師,這兩個證的合金量是相當高的。多跟總工一起寫寫論文,編編工法,做做專利、QC或者五小成果,在學術上有所成就不僅公司會有獎勵,對今后評職稱或跳槽都相當有幫助。還有就是職稱評定,本科畢業第二年直接轉為助理工程師,但中級工程師則需要考試了,有時間就要準備職稱外語和職稱計算機考試,這些都是中級工程師評審的必要條件。提前準備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