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山川 大連正信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論建設工程土建施工的管控策略
文/梁山川 大連正信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土建工程成為建筑工程體系中比較常見的施工類別。目前我國土建工程在質量控制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筑土建工程的整體的施工質量。我們還需要不斷的改進質量控制的措施,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性,從而為推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建設工程;土建施工;管控策略
1.1 設計通病
因目前設計市場比較混亂,很多設計單位采用掛靠資質的方式進行項目承接,設計技術人員的整體水平不高,加上沒有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因此,設計出的作品不盡合理,給土建項目造成潛在的質量隱患。
1.2 工程造價過低
土建工程的質量問題和工程的造價有直接的關系,造價過低,會增加施工企業經營壓力而疏于管理,施工企業選用價格低廉的材料與配件,材料質量無保證。土建工程的投資價格應嚴格控制,應當符合使用要求,適當的節約而不是盲目的壓低造價。
1.3 施工通病
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全的質量控制體系。工序與工序、工種與工種之間沒有嚴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隱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時處理,甚至蓄意隱蔽。施工管理混亂。施工現場成品和半成品亂堆亂放,隨意損壞,嚴重地影響整體工程質量。工程施工隊伍素質過低。工人技術素質較低,操作不按規程順序進行,尤其是許多未經過專業訓練的農民工涌入建設行業,大多都是屬于無證上崗。就目前統計,農民工、合同工占總數的2/3,施工現場直接從事操作的工人中,90%的都是流動性質的農民工。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無法保障土建工程的規范性施工。
1.4 材料選用通病
為了節約投資,盡可能的追求利潤,選用材料及設備的質量低劣而造成的質量問題也是比較常見的,造成的后果也是相當嚴重的。
1.5 現場監理通病
個別監理單位項目監理機構的現場監理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人員資格、配備不符合要求,存在監理人員無證上崗的現象,監理人員對材料、構配件、設備投入使用或安裝前未進行嚴格審查,組織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就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2.1 提升質量監督與管理意識
樹立施工企業的質量意識,可以通過以下方面來實施:對項目的各層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從上到下進行全面的宣傳教育,讓整個施工團隊都心中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項目負責人應建立一個網絡管理的管理方式,在培養全體工作人員質量意識的同時貫徹質量網絡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企業上下實施質量管理網絡。加強對參見人員的技能教育與培訓,提高他們的質量技能和整體素質。通過對工作的開展,上級領導要對下級員工進行質量工作的引導,讓前線施工人員能按質量要求進行施工。嚴格實行考核制度、終身責任制并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加強工作人員的資質考核和調動其積極性,將工程質量與個人利益相結合,保證他們在工程質量中發揮主體自控作用。
2.2 施工準備階段的管控策略
全面落實各級質量責任制明確項目經理是工程項目的首要負責人,項目總工程師為技術負責人,監督檢查是政府間有關部門、業主單位領導、工程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等相關人員的義務。根據施工需要分配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所要擔負的質量責任,在發生質量問題時,不管出于任何意外情況,都要對其追究相應的責任,避免當事人不解決工程質量問題,一走了之的行為出現,真正做到層層把關,促進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依法實行工程招標對于具有一定規模和法律規定不得不進行招標的項目,必須依法進行公平合理的招標。一是通過嚴格審查各投標人所提交的資質證書、技術方案、技術措施、管理制度、技術人員配備和與項目相關的實際業績來擇優選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二是項目在進行招標投標時,應加強招投標管理制度全面實行社會化和市場化,讓更多的企業和個人都能參與競爭,杜絕社會潛規則的發生。材料、設備的進場控制監理單位應依法對用于工程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機械和設備等進行進場前的監督與檢查,不管是材料還是設備都需要從正規的廠家購買。從經濟和性能等方面充分考慮,凡未經項目監理部簽字同意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2.3 施工過程中的管控策略
一是對材料、設備、環境的控制。在施工過程中,會不斷的購入新的材料與設備,此時要根據不同材料和設備的特征、性能安放在合理的位置,同時還要對自然環境和施工勞務作業環境進行控制,結合天氣情況和現場施工照明、安全防護系統、水、電、動力供應等條件是否充足等,科學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產。二是控制好工程進度。在一般情況下,工程要求進度過快,施工人員為了趕工,盲目的施工,重量不重質,很容易導致工程質量低下。因此,想要提高項目工程質量,必須適當的放慢腳步,在保證工程質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施工進度。三是充分發揮監理單位的核心作用。工程監理是工程建設能夠順利進行、工程質量得到保障的關鍵。監理單位要按照工程監理的規范要求從質量、安全等方面采取巡視、旁站和平行檢驗等監理形式進行監督。四是對工程技術方案、技術交底、圖紙會審、工程驗收等全方位進行管理,還有建立質量反饋體系,加強建設資金管理等。
2.4 竣工驗收階段的管控策略
施工后的質量控制是對工程成品進行妥善保護,在竣工驗收前保證所有工程質量全部符合圖紙及規范要求,并且要保證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建筑工程不能交付使用,避免闌尾的土建工程對國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或經濟損失,其次是把要維修、維護及需裝修的工程質量監督納入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范圍,在此階段的監督應著重在以下兩點把好關。加強對土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管理,實現工程使用期內的質量目標,給用戶創造一個舒適、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確保工程項目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加強竣工驗收工作,對竣工驗收備案進行嚴格監督和審查,確保備案登記資料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質量策劃方案在質量管理體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施工企業在前期應根據實際的工程情況做好相關質量管理體系工作,編制施工方案、施工工藝等,優化施工管理,促進安全施工。
[1]李健.土建施工的現場管理策略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7).
[2]韓瑞昕.高層框剪結構土建施工中的免抹灰施工技術[J].智能城市,2016(08).
[3]祝賀軍.淺談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J].智能城市,2016(08).
[4]吳巖.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技術之己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5).
[5]王繼林.淺談土建施工過程中常見技術問題及防治措施[J].民營科技,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