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澤 中房集團成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毛光翾 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21
建筑鋼筋混凝土后澆帶施工技術探析
文/ 崔澤 中房集團成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毛光翾 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21
本文著眼于這一要求,介紹了鋼筋混凝土后澆帶施工的含義、種類、價值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項,并就相關技術要點進行了探討。
鋼筋混凝土;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
鋼筋混凝土作為一種組合材料,在耐久性、防火性、堅固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因而在建筑物的結構設計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當前,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我國建筑行業的鋼筋混凝土施工水平不斷提高,但在施工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而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優劣對提高施工質量、實現施工目標有著較大影響,因此使得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探索具有現實意義。
1.1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含義
在施工中,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通過在梁、墻、基礎底板中進行臨時施工縫的設置把建筑結構暫時性地分割成多個部分,一定時間后再通過澆筑混凝土使分割后的結構重新連成整體,從而有效減少現澆鋼筋混凝土過程中有害性裂紋的產生,這種施工方式就是后澆帶施工技術[1]。
1.2 鋼筋混凝土后澆帶施工的種類
鋼筋混凝土后澆帶施工在實際操作中大體可以劃分為以下兩類:
1.2.1 以施工圖紙設計與施工計劃為主要依據
在這種施工方式下,施工活動安全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計劃展開,從而有效保證了施工過程的可控性,也增加了對后澆帶施工過程可能涉及到的諸多細節的分析與控制,如后澆帶的斷面設計、具體寬度、支撐系統等,從而使得后澆帶施工過程能夠較為有序地推進[2]。但這種后澆帶施工方式僅僅以計劃和圖紙為參照標準,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的考慮不多,與工程整體施工情況的配合度也相對欠缺,從而使得這種施工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2.2 以工程具體施工情況為主要依據
雖然土建結構通常有較為嚴謹的設計圖紙作為參考,但在實際建造過程中,有許多難以預料到的突發情況,如果只一味遵照圖紙來執行施工,而不考慮實際因素的影響,就會使施工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由此對重視工程具體施工情況提出了要求。在這種施工方式下,后澆帶施工能夠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和必要的調整,從而有效減輕了突發因素對土建工程整體的損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但同時,這種施工方式在事前計劃上的準備工作可能相對不足,從而導致了對后澆帶施工中的細節處理欠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土木工程的耐久性。
2.1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價值
2.1.1 能夠減輕施工過程中溫度變化對建筑設施的影響
工程設施的建造過程往往具有長期性,因此溫度的變化是施工過程中無法避免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由于鋼筋混凝土從澆筑到完全硬結需要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如果溫度有較大的變化,就會對澆筑的效果產生很大影響[3]。
2.1.2 能夠有效解決工程沉降問題
由于許多建筑規模較大,因而在建造過程中往往將其分為若干個部分開展施工活動,各部分施工都完成時再將其連成整體,這種施工程序就導致了沉降問題的發生,從而對工程設施的質量和施工安全構成了威脅[4]。而后澆帶施工能夠降低壓力差,把建筑物的埋陷深度保持在一個穩定數值上,從而防止對地面產生過大壓力,進而改善沉降問題。此外,后澆帶施工也能對建造各部分的時間差起到調節作用,由此為較為一致的沉降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性,從而有利于解決工程沉降問題。
2.2 后澆帶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2.2.1 應注意控制后澆帶混凝土澆筑的時間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的時間是否恰當對其發揮應有功效具有重要意義,因而需對其澆筑時間進行有效控制。在控制過程中,應注意的是,要根據施工目標的不同選擇相應的澆筑時間。對于以改善建筑沉降問題為目的的后澆帶,應在建筑主體基本完成沉降時進行澆筑,而對以解決溫度變化影響問題為目標的后澆帶,應在主體結構混凝土完成干縮過程后42天至60天的范圍內進行澆筑。
2.2.2 應注意把控后澆帶施工的質量
把控后澆帶施工的質量應從各具體施工環節入手,注意對后澆帶的清理和對其兩側結構主體的處理,把控混凝土澆筑的質量,觀察環境情況對施工的影響并采取相應措施,此外,還應對后澆帶施工開展嚴格的驗收工作,從而有效控制后澆帶施工的質量。
3.1 對材料的合理選擇及處理
材料質量與材料特性也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后澆帶施工的質量。在后澆帶施工中,為了降低鋼筋混凝土對溫度因素的敏感程度,需保證該材料的無伸縮性和高質量,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膨脹添加劑的使用來使材料充分達到要求。此外,為了確保對兩側結構主體的連接強度,應在后澆帶施工前選擇強度等級較高的混凝土材料。另外,為解決施工中的積水問題,可通過在材料中添加減水劑來提高材料的緊密度,從而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
3.2 對后澆帶位置、寬度與間距的科學設置
對后澆帶的設置應考慮到建筑的整體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就位置而言,后澆帶的設置應選擇板、梁中間等剪力較小的部分,也可以選擇板、梁的反彎點進行設置,從而使混凝土構件承受的外力較小,不致發生變形情況。在后澆帶寬度的設置上,既要達到建筑結構的要求,也要便于進行施工操作,通常來說,其寬度應保持在700至1000毫米的合理范圍內。對于后澆帶的間距設置,要將設計圖紙與實際施工情況結合起來,既要滿足安全需求,也要保證工程結構的整體性[5]。
3.3 對后澆帶的有效養護
為了實現對后澆帶施工質量的有力保障,確保其發揮對整個澆筑的保護作用,還應對后澆帶采取一定的養護措施。具體來說,應在后澆帶兩側進行擋水磚墻的設置,從而避免施工積水或其他外來污水流入后澆帶中,對澆筑質量產生影響。
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改善建筑沉降問題、減輕溫度因素對施工影響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后澆帶施工方式,同時應考慮到相關注意事項和技術要點,從而使后澆帶施工質量得到有效保證,使整個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提高。
[1]黃昳.鋼筋混凝土后澆帶施工技術[J].福建建設科技,2012,01:40-41.
[2]卓鴻思.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J].中華建設,2012,08:286-287.
[3]王建清.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澆帶技術探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2:377.
[4]栗四海,李根.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3,08:357.
[5]李駿,高艷超.淺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J].科技致富向導,2013,2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