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蔡潔 煙臺市強生害蟲防治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1
房屋建筑的白蟻危害及其防治策略探微
文/ 蔡潔 煙臺市強生害蟲防治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1
白蟻主要對木質材料以及含有大量纖維的物質產生危害,自然界及人類創造的很多材料中都含有類似的物質,因此,白蟻的危害面十分廣泛,也成為了世界上危害最廣泛的害蟲之一,也是防治成本最高的害蟲之一。在現代城市建設過程中,如何防治和減少白蟻危害, 已是擺在世人面前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結合城鎮房屋白蟻防治工作現狀進行相關探討。以供參考!
房屋建筑;白蟻危害;防治策略
1.1 白蟻危害特征顯著
在白蟻所能侵蝕的物質中,木質材料以及含有纖維物質的材料所受到的危害最大。由此,白蟻危害范圍變得十分的廣泛,現今白蟻已成為世界上危害范圍最廣的害蟲之一,而且白蟻危害防治起來十分的困難,成本很高。在房屋建筑中,含有大量的木質材料和纖維物質,所以最容易受到白蟻的侵蝕,此外,白蟻還會對農作物、園林、水利設施等產生影響。
1.2 白蟻對房屋建筑的危害具有潛伏性
白蟻的生活習性是喜歡住在隱蔽的地方,比如空心墻內、廚衛空間的水管、天花板上方、電閘下方等,總之都是一些不易被發覺的地方,白蟻在這些隱蔽的地方侵蝕著房屋建筑,一旦危害爆發就會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危害。此外,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白蟻,還喜歡通過綠化帶進入到房屋建筑中,并不斷地向高層發展,向建筑物的內部發展,對建筑物造成巨大的危害。
1.3 對危害對象具有選擇性
在城市的房屋建筑中,受到白蟻危害較多的是具有舊式穿架結構和簡易木板的建筑。分析這些危害對象的特征,我們不難發現,白蟻侵蝕的對象以木質材料為主。但是隨著現代化城市的發展,以及無機材料的迅速發展,白蟻在食性上也逐漸向磚木及混合結構建筑物轉變,但是目前對這類建筑的危害相對較小。此外,靠近河流及城市水管道附近的建筑物及建筑構件受到白蟻的危害比較嚴重,因為濕熱的環境十分利于白蟻生存和繁衍。
2.1 應用錯位
現在社會的環境日益變化,白蟻防治工作環境越來越復雜,防治人員水平有限,不能根據具體環境使用適合的方法。
2.2 化學藥物使用較有限
我國對化學藥品在防治白蟻危害過程中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限制。在種類上,能夠使用的藥品有限,很實用的方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很難擺脫這種限制,擴展防護思路。
2.3 研究開發領域有限,系統性研究不足
在如今的白蟻防治工作中,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研究,防治工作不能做到綜合治理,傳統技術不適應當前工作的需求,科技研究水平沒有達到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化學藥品研制,信息化的技術應用,與環境科學的結合等方面,缺乏相應的理論研究,實際上能應用的成果少,不能保證環保和性能相適應的平衡,這些客觀問題為防治工作帶來了非常嚴重的不利影響。
白蟻防治行業人員一般將白蟻防治工程分為白蟻預防和白蟻滅治施工兩項。根據白蟻危害種類及危害程度,以IPM理念為指導,城鎮房屋建筑白蟻防治工作嚴格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原則。
3.1 化學處理法
城鎮新建房屋白蟻預防以化學防治為主,采用化學屏障法,主要使用的藥物為5%聯苯菊酯,按在房屋建筑中施藥部位不同,稀釋到不同比例的有效濃度。施工工序:第一步,地基挖好基槽或回填土前,一般是在房屋建筑地基開挖后未做墊層前;第二步,在底層室內地坪平整后澆注混凝土前; 第三步,在室外散水坡平整后澆注混凝土前。施工每個工序均需建設單位提前預約,以免延誤或漏失施工工序。其中特殊的是我市散白蟻發生多,危害大,鄉鎮舊村改造開挖地基時屢能挖到多個散白蟻群體,我們將這種白蟻防治工程歸類于白蟻滅治施工中,但施工工序與新建房屋的一致。
3.2 物理屏障法
物理屏蔽法就是指借助金屬網,沙石顆粒,護板,做物理或者是機械屏蔽,防治白蟻侵入室內或建筑,阻止白蟻危害的方法。其主要方法有:(1)沙土屏障法;(2)防水薄膜屏障;(3)金屬屏障等。但在實際白蟻預防過程中,我們幾乎沒有使用 物理屏障來預防白蟻。其一是因為我國現今對物理屏障預防白蟻的相關研究較少,難以取得較多的實驗數據確保預防效果;其二是物理屏障法成本昂貴,價格遠遠高于化學防治。
3.3 生物防治
(1)昆蟲病原線蟲防治白蟻;(2)昆蟲病原微生物防治白蟻;(3)植物提取物防治白蟻的方法;(4)利用白蟻的天敵防治白蟻;(5)利用抗生素防治白蟻。
總而言之,利用生物防治的天然殺蟲劑相對于其他防治方法,具有持續效果較好,危害小,可以長期控制,不需要人為干預的獨特的優勢,同時這也有望成為白蟻防治的重要發展方向。
3.4 白蟻監測控制系統
白蟻監測控制系統是依據白蟻的生物生態學以及行為習性,在房屋周圍建立地下監測站,以白蟻種群個體作為目標,讓受藥白蟻自行將藥劑帶回巢穴,并通過其個體之間的接觸、清潔、食尸等行為,讓藥劑在其種群之間傳開,從而達到整體滅巢,控制該區域白蟻危害的目的。推廣應用白蟻監測控制系統,不僅可以對房屋起到保護作用,防止白蟻繼續危害影響房屋結構,導致房屋倒塌等嚴重后果,相對于噴灑滅白蟻藥劑等白蟻滅治方法,白蟻監測控制系統可以減少大量白蟻防治費用及房屋檢修費用,節約大量人工及藥劑投資,在實現生態效益的同時,也可以大大降低白蟻滅治費用,實現可觀的經濟效益。
白蟻監測控制系統避免了白蟻對房屋建筑的侵害,防止了白蟻對房屋建筑結構的破壞,保證了房屋的住用安全,因而大大延長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同時也減少了白蟻對單位和家庭裝飾裝修的破壞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因而所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也是十分巨大的。
白蟻監測控制系統作為環境友好型防治方法,符合IPM防治技術理念。該方法經濟、有效、對環境友好,可從種群水平上控制白蟻危害。目前已成為國內外白蟻防治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化學防治技術仍在白蟻防治工作中占主導地位, 相對更為環保的監測控制系統因后期檢查維護工作量過大、成本過高等因素現階段只能作為輔助手段實施。白蟻監測控制系統畢竟還處于示范階段,取得的僅是階段性成果和初步的經驗,還需要試驗來論證,所以有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討論,但此項技術極大可能是未來白蟻防治工作的重點及方向。
[1]曹莉,趙瑞華,陳鏡華,等.白蟻防治技術[J].昆蟲知識,2007(03).
[2]胡寅,宋曉剛,石勇.房屋建筑白蟻綜合治理策略的探討[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13,19(02):158-161.
[3]徐亞紅.白蟻對房屋建筑的危害及預防探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1):143.
[4]阮冠華,劉文軍,徐冬,等.運用綜合治理的策略進行房屋白蟻預防[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12,18(04):34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