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艷麗 浙江城建園林設計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如何通過園林景觀綠化設計提升老城改造的質量
文/董艷麗 浙江城建園林設計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在當前城市化發展時代背景下,舊城改造既是市政工作的重點,又是工作的難點。本文將對老城改造過程中的園林景觀綠化設計原則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園林景觀綠化優化設計,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以供參考。
老城改造;園林景觀綠化;優化設計;研究
在當前的形勢下,園林景觀綠化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應當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在優化設計過程中有效融入更為多元化的時代元素,并且體現出藝術的美感,以此來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水平。
1.1 “人本”原則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本”觀念業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各項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理念,同時也是園林景觀綠化優化設計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的基本原則。高質量、高標準的園林綠化設計方案,就是要為人著想,從人的角度出發進行優化設計,將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融入到老城區改造過程中去;從居民的視角出發,站在居民的角度綜合考慮園林綠化設計問題,既要保留長期以來人們的生活積淀和習慣,又要尊重他們的文化傳統習俗,廣泛征求意見,爭取設計出居民滿意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園林景觀綠化設計過程中,會配置一些公共服務設施,對此也應當從人的視角出發,充分滿足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園林景觀綠化設計方案是否順民意、體現民意,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老城區改造工作的進程以及其價值的實現。
1.2 經濟適用性原則
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經濟適用性也是一個基本的原則和根本要求,實踐中應當立足老城區現狀,既要強調觀賞性、景觀效果,又要關注其自然環境綠化功能的實現與否;同時,還要基于原來老城區的綠化條件,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進行設計,以此來發揮其優勢和價值。在達到城建比例適宜條件下,應當充分考慮整體環境中的水、植物以及山石的元素,力求比例和尺度之間的相互協調。在此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可設計出多個方案供選擇,不斷的對其進行完善和改進,最后從中擇優選擇一個設計方案。采用該種方法,有利于滿足居民對園林綠化的審美要求,而且對整體上提高老城區改造后的環境條件、居民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形式與功能協調原則
在老城區改造過程中的園林景觀綠化設計時,應當對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加強研究,使其形式與功能能夠協調統一起來。在園林景觀綠化設計時,應當講究人性化,將老城區改造后的交通布局、文化廣場以及休閑娛樂等條件有機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體現其實用性。同時,在確保基本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上,還可將當前的審美技術以及藝術手段等,有效融入到其中,從而使園林景觀形式更加的豐富,這有利于實現老城改造后的園林景觀生態功能。既要講究形式的多樣化、人性化,又要注意功能作用的有效發揮,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協調、相互統一。
2.1 規劃設計策略
在老城改造園林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當根據每老城改造項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周圍的環境條件以及擬開發建設項目的性質等,對不同內容和力度的園林景觀綠化方案進行分析研究,堅決避免指標一刀切或者單一模式的選型。在此過程中,對于那些有河流或者水系貫穿老城區的擬改造項目,園林景觀綠化設計與建設過程中應當根據河道的線性條件,對綠色景現進行布設;在老城改造過程中,園林景觀綠化應當與老城空間結構以及形態肌理等有機統一起來。比如,在某老城中心地帶規劃設計時,我們有意將綠化景觀布設在廣場、文化宮四周,從而形成集中綠化帶,其他區域依然保持傳統特色的空間形態和結構肌理。以北京菊兒胡同為例,該地區的四合院改造過程中,力求園林景觀綠化延續和繼承發展原來老城區的街、巷和院的空間體系。
2.2 基于現有的綠植條件,因地制宜的設計
對老城區進行改造的主要目的在于建設更加適合群眾生活的環境,并且使建筑設計更加的規范化,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居民的基本生活環境所需設施,從物質以及精神兩個層面上來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在園林景觀綠化設計過程中,應當對老城區原有綠植分布情況加強種類等進行綜合權衡,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融合生活氣息,使居住環境更加貼近群眾的生活,更具人情味。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對本地氣候條件以及特征等進行綜合考量,增設更多具有美感的盆栽以及花卉等,將空間形態與時間因素有機結合在一起,對引用的多種植物進行合理搭配,以滿足居民各季節的景觀需求。這是園林景觀綠化設計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從根本上有效提高老城區改造質量的基本路徑。
2.3 基于老城的地理優勢,綜合權衡
在老城改造中的園林景觀綠化設計過程中,應當從整體視角出發,對園林景觀綠化設計方案進行完善和優化,綜合權衡老城的地理優勢以及諸多因素,并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的搭配綠植。第一,對老城原有地勢條件進行分析。在設計時,基于老城地理優勢的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方工程作業量,大大節約老城改造成本,并且能夠有效避免園林綠化項目過于突兀、不協調;結合原有地理優勢,使老城改造的園林景觀綠化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與此同時,還應當準確把握老城改造地區的自然特征、氣候條件以及土壤類別和人文風貌等,從而為老城改造準備條件。具體設計過程中,還應當全面了解本地居民的長期生活狀況,合理選用綠植,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多層次的綠化結構系統,尤其要凸顯出人工搭配與自然和諧,綜合權衡,力求設計的方案切實可行。
2.4 講究綠化生態效益,統籌發展
隨著樓層的不斷增高及其密集度的加大,建筑物逐漸向著現代城市化方向發展,或多或少地影響著舊城區的發展,需對舊城區進行改造,在原來的土地上構建高層大廈,舊城區的綠化設計壓力增大。在具體設計時,應當對改造全過程中的問題和可能存在的情況進行科學預測,通過優化設計盡可能的彌補不足與缺陷,統籌規劃,確保綠化生態效益得以實現。由于老城綠化面積非常有限,因此在設計時應當合理增設綠植類型和數量,構建立體的綠化結構,以此來有效發揮其綠化功能。同時,還要根據布局特點進行鋪裝,安裝座椅,布設小亭等,讓居民享受到園林景觀綠化設計和建設成果。同時,還要考慮綠植灌溉問題,力求貫通整個城區內的河流、道路排水管以及澆灌孔道等,使水域中的水能夠流動起來,以此來增強老城區的環境活力,實現生態價值。
在園林景觀綠化設計過程中,既要強調其景觀生態功能性,使其具有使用價值,又要密切關注園林景觀綠化的使用和藝術價值。從經濟性與實用性兩個方面著手,對其全面分析研究,以此來保證老城區改造方案的切實可行。
[1]蘭鑫.風景園林對于老城恢復活力的意義[J].城市地理,2014(04).
[2]蘇艷峰.淺談舊城改造與園林綠化的關系[J].現代園藝,2013(08).
[3]魯世親,姜斌.基于舊村改造方面的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問題探討[J].現代園藝,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