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慶玲 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建筑設計院 陜西延安 716000
基于建筑設計創新方法的相關思考研究
文/何慶玲 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建筑設計院 陜西延安 716000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建筑物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房屋建設,人們的要求不再是僅僅能夠遮風避雨的功能了,在這樣的需求下我國的工業技術逐漸發展與完善,建筑行業也成為社會經濟的一大組成部分。然而時代在快速前進,建筑設計必須不斷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建筑設計創新指的是在堅持綠色思維的基礎上進行的科學創新,以人為本,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
建筑設計;創新
(一)宏觀作用
對于建筑物的所有者來講,運用創新設計方法來構建房屋,從視覺上滿足了人們更高的審美要求,創新之后的建筑形象和空間也能大大滿足現代人的各種生活需求。同時,對于社會革新來講,建筑設計的創新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目前,我國生產力發展較快,產品制造能力也一直遙遙領先,但創新能力卻不夠,尤其是缺少創新型人才,各行各業都存在這種情況。所以,如果建筑方面的設計有所創新,必將推動社會革新,為市場注入鮮活的力量,打開人們的視野,激發更多的創新能量。
(二)微觀作用
建筑設計創新的微觀作用主要表現在建筑師及其團隊的能力、技術、審美、修養等方面的提高。創新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建筑設計師的潛力,直接提高設計師的能力。通過創新過程中的一系列合作,包括討論策劃、分析論證、實驗證明,整個建筑團隊在該行業方面的知識都會有所提高,團隊凝聚力會更加加強,團隊的合作精神也會大大提升。除此之外,建筑設計創新會開拓設計師的視野,可以讓設計師自由想象和發揮,多角度地選擇運用自己的新型思維。
總的來說,建筑設計創新方法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分別是準備階段,選擇階段,實施階段。
(一)準備階段
每一個項目都會有相應的主體和客體,就建筑創新來說,主體自然是每一位設計師,而客體便是所要進行創新的對象。對創新客體進行考察是建筑設計創新方法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在事物發展變化中,會面臨各種可能性,作為建筑設計的主體,必須把這些可能性考慮在內,作為對客體是否能成為創新對象的一個考察。客體發展過程中的可能性主要是由實物本身決定的,但也會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客體本身的各個方面造成了它的創新可能性,其創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不是每一個方面都能由設計師改造創新,設計師必須要根據實物具體情況和外部條件,然后再選擇其中一個方面或者角度進行創新[2]。所以,在建筑物進行施工之前,建筑團隊應該研究討論設計的創新客體究竟是否能滿足當下的創新條件,以及是否符合當下的創新需求,如果不能滿足,則要尋找另外的創新客體或者更改創新方向。
(二)選擇階段
在建筑設計創新客體符合創新可能性后,還需要對建筑設計創新方式進行選擇,優秀建筑設計創新方式離不開選擇的正確性。一般認為,在偶然或者無意識的情況下產生的建筑設計創新方法并不屬于建筑設計創新體系,也就是說,在建筑設計創新過程中,有時可以產生創新成果,但有時也會遭遇失敗[3]。選擇階段為建筑設計創新方法明確了實踐和努力方向,它是有效性目標產生的前提,有效性目標主要是涉及到建筑設計創新的主體,在選擇階段針對某種創新角度選擇相應的創新方式。
(三)實施階段
建筑設計創新方法的實施階段是創新過程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邁向成功的一步,其目的就是通過控制創新的過程使其沿著肯定自身的方向發展。這個過程要靠建筑團隊主動而有效的控制,才能提高創新方法的成功率。但是實踐過程中創新結果是多樣化的,這種多樣化發展由于主體或客觀的原因具有不確定性,會導致建筑設計創新朝多個方向發展。我們必須合理控制創新方法,以求朝著成功的方向發展。首先要做到主客觀條件的滿足性得到有效控制,然后選擇某一方面作為創新方法出發的主要方面。建筑設計創新方法可以分成思維型、專業型、交叉型等。隨著實踐的深入,設計師也會不斷面臨新的問題和困難,這就要求引入更多的知識或規律,同時根據目標將這些知識和規律適當地融入到工程當中,并且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我們的方向,修正我們原有的錯誤觀念,使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最后才能實現建筑設計的創新。
(一)主體條件
除了踐行好創新過程的三個步驟,還有一些硬性條件必須滿足,其中主體條件是建筑設計創新方法能夠實現的直接因素。所謂的主體也就是建筑設計師和他的建筑團隊,設計師是整個團隊的靈魂,其知識文化修養直接關系到創新作品的成敗和高度。通常建筑設計創新主體會通過學習教育或建筑設計公司來實踐,但是,同樣的原理和方法在不同的設計師手中,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是否能夠達到知識的擴展方面和具備專業知識能力,帶有主體的思維方式運用到實施的各個環節中,是對一個設計師的考驗[4]。
(二)創作條件
建筑設計創新方式實施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創作條件的滿足。它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天氣、土壤、習俗等方面的影響,也是對創新設計的一種外在制約。例如,在內蒙古地區極具民族特色的地方建立相關建筑,就必須考慮到民族風俗和習慣,從蒙古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到歷史人文條件,不同的環境限制著設計創新方案,設計師必須尊重當地的信仰、宗教等。
(三)成果條件
建筑設計創新既包括單純表面意義上的形式創新,更重要的是隱藏在背后的建筑設計理念或者思想的創新,這種內容創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首創。建筑設計不僅可以自己創新,也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翻新,變動、重組、改進都可以成為創新的一部分,但同時也是建筑設計創新的條件。
時代精神的核心是創新,而設計創新不應該是完全摒棄過去的東西,而是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結合基本國情,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創造出符合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優秀設計作品。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在建筑業開辟出更廣闊的空間,設計出更新穎更方便的建筑,為人們的多樣選擇提供機會,將設計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
[1]仇一顆.復雜工程環境下施工工法創新機理研究[D].湖南大學,2013.
[2]產斯友.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現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
[3]隋卓君.基于TRIZ理論的建筑創新設計模式分析[D].合肥工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