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爽 遼寧大學商學院 遼寧遼陽 111000
我國房地產庫存問題的研究及對策
文/宋爽 遼寧大學商學院 遼寧遼陽 111000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進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在時隔三年后再次以較大篇幅在“兩會”工作報告中出現,“房地產去庫存”成為2016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本文分析了房地產庫存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對國民經濟的危害,最后從供需兩側提出解決對策以穩定房地產市場,促進其健康發展。
房地產;去庫存;供給側;需求側
2010年以來,為緩解供應不足的矛盾,各地紛紛加大土地供應。然而,隨著住房需求逐漸得以滿足,各地土地供應的腳步卻未能及時“剎車”,商品房庫存過高,供應結構性過剩的問題已經十分突出。國家統計局在2015年底公布: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71853萬m2,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億m2。2016年1-2月為7.39億m2,增長15.7%,在建施工面積約70m2。2015年房屋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土地成交額首次出現同時負增長,預示著中國房地產已從賣方市場步入庫存市場。為了刺激房地產需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如2015年5次降息降準,330政策,降首付等。然而在宏觀政策影響下,一線城市樓市一夜暴漲,樓盤銷售一空,而三、四線城市商品房仍然無人問津。由于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0%左右,小則影響上下游企業包括鋼鐵、水泥產業等,大則影響GDP的增長和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消化房地產的高庫存意義重大。
2.1 一線城市限購及一、二線城市房價高企
2010年4月國家出臺了以限購限貸為主的調控政策,從那時開始一線城市的限購都沒有放松。今年年初一線城市成交價突增,部分地區漲幅超過100%。為防止房地產泡沫,金融風險,以及部分人借房炒作,哄抬房價,部分城市出臺政策提高限購政策執行門檻,抑制外來的投資投機需求。由于限購,使得白領及外來人口被房地產邊緣化,打壓了合理的剛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因此,一、二線城市形成高庫存是限購及房價收入比過高導致的。
2.2 三、四線城市建成區域需求減少,供應量大
為什么實行宏觀調控以來,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火熱,進一步加劇了樓市資金“虹吸效應”,而占全國80%庫存量的三、四線城市交易清淡,城市分化日趨明顯。其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盲目引進和房企無序開發,營銷策略模式陳舊化,加上交通、醫療、教育等公共配套不全,居住項目品質低下,項目可居性、宜居性非常差,無法滿足人們的改善型需求。
(1) 資金和人口流失嚴重
由于三、四線城市產業薄弱,公共設施不先進,城市造血功能不足導致大部分高收入人口流入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人口的流失造成了資金的流失,加上土地增值空間不大,在人們眼里房地產早已不是剛性而是彈性了。
(2) 借開發其他地產做借口,實為建設普通住宅
一些開發商以養老、旅游地產做噱頭,行建普通住宅之實,結果造成大面積房產積壓,且無人管理。
嚴重的庫存會使房企運營困難,導致企業破產倒閉,進而引發經濟、金融、社會問題。例如三角債關系的出現,使得企業周轉困難,可能引發職工失業進而導致社會不安定因素產生;易導致金融風險。開發商的開發貸款等在項目未能交工的情況下,很可能無力承擔貸款的償還,業主極有可能斷供,勢必引發金融風險;部分地方政府的財政難以為繼,尤其是四、五線城市多是靠土地財政維系當地的財政支出,但大量的庫存致使銷售回款困難,政府稅收得不到保證,進一步出賣土地的幾率很低。
政府一年多來推行的去庫存政策,如推行公積金貸款,降低首付比例等加杠桿的措施,不僅沒有解決本質問題,更加使一線房價暴漲,加重了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難度。其根本原因是所有的政策基本沒有超出刺激消費者需求側的范圍,而在改善房地產供給側方面著力不夠,使去庫存陷入“邊去邊增”的怪圈。因此房地產去庫存化要供需兩端同時發力。
4.1 供給側
要嚴格限制房地產開發供地,加大對城市房地產開發用地管理制度。地方政府要調整規劃,完善滯銷樓盤周圍公共設施的配套建設,通過嵌入文化、科技、綠色環保等宜居要素調整和優化滯銷的樓盤。對于僵尸企業及爛尾樓可以采取直接收購或兼并重組,將其轉讓給優質企業。房企應打造出“高品質”的商品房。開發商不僅要運用新技術、注重產品的品質,更重要是投入使用后的運營服務,做一個以輕資產模式或部分或全部持有物業的城市配套服務商。特別是針對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要圍繞其實際需求,生產出長壽命、好性能、綠色低碳的好房子;同時提供人性化的社區服務,才能充分調整供給側的結構,發揮供給側對需求側的吸引力和拉動力,全面激發市場活力,以產品升級調動住房需求,進而消化庫存。
4.2 需求側
首先,政府要“因城施策”。對于重點城市要取消限購政策,取消限購不僅解決去庫存,更降低了房租,解決租房者的負擔。同時要通過政策手段限制投資投機需求,防止房價過快上漲,避免房地產泡沫破裂,增加中小套型土地配比與供應,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加強中介行業監管,規范交易流通環節。對于三、四線城市,應該鼓勵農民進城購房,推進城鎮化發展。政府應對購買住房的農民實行“優惠政策”,例如實施財政補貼、降低購房成本,子女可享受城市教育等。同時政府應大力推進人才引進,加快推動配套服務建設。其次,要推動城市群建設,構建大城市帶動小城市體系。通過大城市的需求帶動小城市的經濟增長從而增加中小城市的機會,通過城市集群的建設推動社會分工的細化,如此即可由點帶面,推動經濟增長,帶動房產的去庫存化。最后,可以發展以避霾、養老、旅游為主題的異地二居所和改善型需求,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科技資源的協同布局。
房地產是我國經濟的重要行業,房地產去庫存是我國今年的重要工作,解決房地產庫存任重道遠,望政府及相關企業能夠穩定房地產行業,使其蓬勃發展。
[1]莫開偉.供給側改革是房地產去庫存的有效良方[J].證券時報,2016.
[2]倪鵬飛.農民工市民化與化解房地產庫存[J].專家論壇,2016.
[3]牛播坤.二手房或成中國房地產救命稻草[J].中國房地產業.2015.4
宋爽(1995-),女 ,漢族,遼寧省遼陽市人,學生,單位:遼寧大學商學院工程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