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鳳梅
批注式閱讀法的有效應用
范鳳梅
批注是閱讀過程中一項重要的閱讀技巧,想要在最快的時間內讀懂書、讀好書,就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批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能夠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會閱讀,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和鑒賞產生閱讀的一般思維,并從中完善自身人格,提高人生境界,豐富和充實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批注式閱讀教學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意義
就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形勢來看,閱讀教學并非整個語文教學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部分教師都將閱讀教學視為語文基礎教學中的一個輔助環節,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應付考試中的閱讀題,應試教育的氣氛濃烈。而語文閱讀自古以來就是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對文章有深刻的了解,對漢語有深刻的了解,首先就要能夠自由自主地進行文章的閱讀,并能夠從文章中自主提取知識點。
批注式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引起重視,不僅是由于閱讀是提升學生語文整體學習水平的杠桿,同時,正確的語文閱讀能夠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等綜合素質。批注式閱讀法可以使學生即使不通過教師的灌輸式教學也能夠從中消化知識,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和閱讀效率來說大有裨益。
(二)功能
新課標的深化改革要求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化學生的個性發展,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而批注式閱讀法能夠將高中語文教材中較為形象化的語言形式轉化為較為通俗的釋義語言,學生通過批注式閱讀法,自主思考文章的通俗化解釋,總結自行進行批注后的閱讀經驗,發散形象化思維,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深化對文章的認識和理解,有效避免了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而導致的學生閱讀思維僵化,無法進行自主學習的現象發生,深化了新課標的課程改革要求,讓學生能夠真正學會讀書。
(一)循序漸進,分層批注
批注式閱讀法的使用需要教師時刻注意使用的時間點,要避免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閱讀教學。因此,循序漸進的分層教學方法是批注式閱讀法在閱讀教學中的首要有效應用方式。在進行批注式閱讀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分層次讓學生自己對課文進行解讀,充分運用各類批注符號等進行批注,并適時向學生提問,促進學生從淺層次向深層次過渡。
例如,教師在進行《兩小兒辯日》的閱讀教學時,先向學生提問:為什么孔子“不能決也”?讓學生在經過充分思考后進行對課文的批注,學生了解到孔子是真正的君子,“不能決也”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值得學習;之后教師再深入提問:通過這句話可以聯想到什么道理?這種道理在哪里還有所體現?學生從淺層次過渡到深層次的思考,循序漸進,有條有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也為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課文帶來很大幫助。
(二)加強引導,注重點撥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較為叛逆,常常對學習有抵觸心理。而高中語文閱讀都需要從文字中獲取知識點,這就會讓學生感覺到語文閱讀非常枯燥無味,閱讀的效率自然會降低。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強化對學生閱讀思維的引導,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壓力,使其產生抵觸心理。
例如,教師在講解《凡卡》時,可以利用課文結尾凡卡的夢,引導學生根據結尾合理地推測后續故事,學生既產生了興趣,又會對補充式批注方法有所了解,并強化學生對課文主旨的認知,閱讀學習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三)創新方法,拓展思維
批注式閱讀方法不僅應該體現在課堂上,更要體現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真正體會批注式閱讀帶來的語言學習優勢。語文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和引導學生養成閱讀時進行批注的良好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布置課后閱讀作業,讓學生將閱讀批注交由教師點評,從而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避免形式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思維固化的情況發生。
在閱讀教學中,批注式閱讀法能夠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有效手段,讓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對此,教師應當明確批注閱讀法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將各種閱讀批注方法教授給學生,確保學生對批注閱讀法的使用更加流暢,閱讀的過程也更加輕松。
★作者單位:江蘇鄭集高級中學城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