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會民
(新安縣國土資局規劃股,河南 新安 471800)
推廣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江會民
(新安縣國土資局規劃股,河南 新安 47180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水資源越來越顯示出緊缺的態勢,節約用水成為每個人的社會責任。農業是用水大戶,如何在農業中節約用水是農田水利部門應著重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節水灌溉技術的運用和推廣無疑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可持續發展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水資源的調配、農田用水的傳送和澆灌農作物是農田水利灌溉的基本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因素會造成水資源的流失和浪費,如渠道滲漏、地面蒸發等。而運用節水灌溉技術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1.1 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通常運用于較大面積的農田灌溉。其是利用噴灌機產生的壓力帶動卷盤運轉,通過噴灌機管道和噴頭將水噴入農田進行灌溉的技術。該技術需要運用壓力水泵和動力機作為動力支撐。在噴灌過程中,通過操控噴灌機即可對農田進行灌溉,灌溉路線可以自主確定,噴灌機可以適用于各種地形,操控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可以實現高效灌溉[1]。同時,噴灌可以將水均勻地噴射到農作物上,使灌溉面的水量均勻,實現節水目標。
1.2 微灌技術
微灌是在滴灌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灌溉技術,主要適用于經濟作物的灌溉工作。微灌技術主要包括微噴灌、滲灌、滴灌等方式,其特點是流量小、周期短、灌溉時間長,能將準確的水量直接輸送到農作物根部土壤,節水效果顯著[2]。微灌技術的組成結構包括灌溉控制系統、輸水管道系統和水過濾系統3個部分。其所采用的技術主要有脈沖灌溉技術和微噴霧技術,操作者可以根據具體的農田灌溉要求選擇合適的灌溉技術。根據灌溉設備的性能情況可靈活選擇是進行常壓微灌還是重力微灌,是地面灌溉還是地下灌溉。與以往的大水漫灌相比,微灌實現了對水量的嚴格把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新型灌溉技術,達到了節約用水的目的,應予以廣泛的推廣利用,從而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1.3 雨水集蓄灌溉技術
雨水集蓄灌溉技術是通過采用工程設施對自然降水進行收集并用于農田灌溉的一項節水技術,其實現了對自然降水的合理利用。該技術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在季節性缺水的區域尤為適用。雨水集蓄灌溉技術對促進農業進步、發展節水農業具有重要意義。
1.4 行走式灌溉技術
行走式灌溉是指把灌溉機械器具放置在機動車上,在機動車行駛的過程中,對農作物進行節水灌溉。這種灌溉技術多用于節水播種工程和抗旱保苗工程中,實現了抗旱作業與節水灌溉的有機結合。
1.5 灌溉渠道防滲技術
渠道防滲技術是利用防滲膜把灌溉目標區域與非灌溉目標區域隔離開來,防止水資源浪費的一項有效節水技術。該項技術多用于水庫灌溉項目。在實施灌溉工作時,為了避免滲透造成水資源流失,需首先利用一些防滲材料來增強灌溉渠道的防滲性能,如塑料薄膜材料的運用、混凝土襯砌、石頭襯砌等方法都是灌溉渠道建設過程中的主要防滲方法。為了達到防滲漏效果,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防滲材料。漿砌石塊和干砌石塊都是目前節水灌溉工程的主要材料。為了增大輸水流量,混凝土渠道可以采用U型設計,減小過水斷面。渠道防滲技術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能夠有效防止水資源蒸發或滲透流失,在農田灌溉工程中可以長期廣泛使用。
1.6 管道輸水技術
在水資源傳輸過程中,很多因素會導致水資源損耗,如水面蒸發、渠道雜草吸收等。為了減少輸水過程中的蒸發損失,可以選擇管道輸水方式。尤其在采用滴灌、噴灌的技術方式進行灌溉時,更需要使用高壓輸水管進行輸水。管道輸水可以提高傳輸水資源的環境質量,減少水資源流失與浪費,從而大大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每種灌溉技術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在具體的農業生產中,選擇何種灌溉方式,應以確保農作物生長需要為基本原則。適合農作物生長特點的灌溉方式才是最好的灌溉方式。
2.1 因地制宜,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河南省洛陽市位于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復雜。各縣區地理環境、氣候等不盡相同。所以,在選擇灌溉技術時,應因地制宜,運用適合本地具體情況的灌溉方式。
各地區農作物結構差異較大,各地的農田灌溉用水量也不盡相同。各地有關水利部門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對農田灌溉方案做出合理化的調整,選擇適合本地實際的灌溉技術類型,提高農業用水的利用效率。對于大面積的糧食作物區,應選取行走式灌溉技術或其他地面灌溉方式,降低資金投入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對于小面積的經濟作物區,則可以采取較高技術含量的灌溉技術,實現精準灌溉、高效灌溉。同時,應盡量增加低用水量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減少高用水量農作物的種植面積,通過調整農作物結構,達到農業節水目的。
2.2 加強農田水利灌溉技術人員隊伍建設
水利灌溉技術推廣的首要任務,是對農業生產中的灌溉技術實施人員進行及時有效的技術培訓,使其掌握先進的適應當地需求的灌溉技術,培養其節水灌溉的思維模式,使他們在進行農田灌溉工作時,有專業的技術作為強有力的支持,把節水灌溉技術運用落到實處。通過技術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灌溉技術隊伍,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同時,農田水利管理部門還需構建生產和研發相結合的服務制度,設備健全和人員管理相協調的服務體系,為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發與推廣開辟道路。
2.3 加大農田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力度
農田節水灌溉技術雖然可以有效節約農業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但在節水灌溉設施建設的初期,其投資額要遠遠高于傳統灌溉工程。農村生活水平較低,農民難以承擔前期設施建設費用,節水灌溉技術將難以推廣開來。對此,國家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節水項目的投資力度,制定完善、科學的技術推廣制度,增強其可操作性,對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從政策、資金、人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扶持,加大技術推廣力度,促進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順利發展。
洛陽市山區占45.51%,丘陵占40.73%,平原占13.8%,年均降雨量僅546 mm,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農業用水需求量大,水資源較為緊缺。在這種情況下,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離不開政府和有關水利部門的支持。建立一支專業化的技術團隊,向廣大農民傳授節水灌溉技術知識,是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根本途徑。推廣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是洛陽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1]哈買提·哈力合馬什,古蘭旦·艾斯克爾.推廣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J].吉林農業,2015(8):88.
[2]王金秀.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J].北京農業,2015(3):167.
S274
A
1674-7909(2016)2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