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安全優(yōu)儲管理
大白菜的貯藏適溫為-1~1℃,相對濕度為85%~90%。大白菜貯藏期間的損耗主要是脫幫、失水和腐爛。脫幫、失水主要發(fā)生在貯藏前期,腐爛主要發(fā)生在貯藏后期。
在入貯初期,由于大白菜含水量很高,組織脆嫩,呼吸作用強,水分極易蒸發(fā),加之易損傷且易受微生物侵染,如果溫度過高,不僅會促使大白菜衰老和腐爛,而且會加速大白菜葉柄離層的形成,使其脫幫,所以,控制好溫度是搞好大白菜貯藏的決定性因素。此外,晾曬過度、組織過度萎蔫也會引起脫幫。
1.晾曬。大白菜收獲后,要在田間進行適當(dāng)晾曬,達到菜體直立、外葉垂而不折的程度,一般曬菜失重約為毛菜的10%左右。晾曬使外葉失去一部分水分,組織變?nèi)彳洠蓽p少機械損傷,縮小了葉球體積,提高庫容量;同時,由于失水使細胞液濃度提高,冰點下降,因而也增強了大白菜的抗寒能力。但是如果晾曬過度、大白菜失水過多,會破壞其正常代謝功能,加強水解作用,促進離層形成而導(dǎo)致脫幫,從而降低大白菜的耐貯性和抗病性。
2.整理與預(yù)貯。大白菜入貯之前,要適當(dāng)加以整理,剔除黃幫爛葉,但不黃不爛的外葉要盡量保留以保護葉球。在整理時可進行分級挑選,以便管理。預(yù)貯期間要注意氣溫變化,既要防熱,又要防凍。一旦大白菜受凍,可將其放在窖外緩慢解凍,然后再入窖。入窖原則是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越晚越好。
3.藥劑處理。在收獲前2~7天用25~50毫克/千克的2,4-D溶液進行田間噴灑,或在采后浸根,有明顯抑制脫幫的效果。用50~100毫克/千克萘乙酸處理也有類似效果。
李敏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zhèn)農(nóng)技校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