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波 徐明 陳麗梅
辣椒病毒病是近幾年溫室辣椒栽培中常見病害。該病發生特點是:危害嚴重,減產幅度大,防治困難,一旦染病全株帶毒,極易造成辣椒落葉、落花、落果,發生嚴重時減產達30%以上,極大影響了種植效益。針對辣椒病毒病的發病規律及為害特點,2013年至2014年經兩年經驗總結,在栽培中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研究出一套綜合防治技術措施,使辣椒病毒病發病率明顯下降,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一、發病癥狀
辣椒病毒病常見有花葉、蕨葉、矮化、黃化、明脈、畸形、壞死等多種癥狀。
1. 花葉
葉片出現不規則濃綠與淡綠相間的花斑,田間發現心葉出現花葉,則表明該植株已感染病毒病。花葉分輕型花葉和重型花葉兩種類型,輕型花葉病葉初現明脈輕微褪綠,或現濃、淡綠相間的斑駁,花葉不皺縮。重型花葉除表現褪綠斑駁外,葉面凹凸不平,葉脈皺縮畸形,或形成線形葉,生長緩慢,果實變小,嚴重矮化。
2. 蕨葉
葉片變小、卷縮、扭曲、叢生現象嚴重。
3. 矮化
植株變矮,常伴隨蕨葉叢生同時發生。
4. 黃化
病葉明顯變黃,出現落葉現象,田間分布不均勻。
5. 明脈
葉脈顏色變淡,半透明。
6. 畸形
病株變形,如葉片變成線狀,即蕨葉,或植株矮小,分枝極多,呈叢枝狀。
7. 壞死
植株部分組織變褐壞死,表現為條斑、頂枯、壞死斑駁及環斑等。
二、病原
引起辣椒病毒病的病源有十多種,比較嚴重的有以下2種:黃瓜花葉病毒(CM),主要靠蚜蟲等昆蟲傳播;煙草花葉病毒(TMV),主要靠汁液接觸傳播,其余的多為馬鈴薯Y病毒(PVY)、馬鈴薯X病毒(PVX)等多種病毒。馬鈴薯Y病毒主要靠蚜蟲和汁液傳播;馬鈴薯X病毒主要毒源是馬鈴薯,主要靠摩擦傳播,種子和土壤不帶毒傳播。
三、傳播途徑
甜(辣)椒病毒病傳播途徑隨病原種類不同而異,但主要可分為昆蟲傳播和接觸傳染。
1. 昆蟲傳播
可借昆蟲傳播的病毒主要有黃瓜花葉病毒、馬鈴薯Y病毒及苜蓿花葉病毒,其發生與蚜蟲的發生情況關系密切,在田間主要靠蚜蟲飛遷傳毒,主要種類有桃蚜、蘿卜蚜和瓜蚜等。
2. 接觸傳染
煙草花葉病毒與馬鈴薯X病毒主要靠汁液接觸傳染及經傷口傳播病毒,病葉和健康葉相互摩擦,健康葉絨毛稍有損傷,就可傳播。煙草花葉病毒還可在種子和土壤帶毒傳播,發病后種子和土壤可帶毒傳播。初傳染源為帶病殘體和其他寄主植物,未充分腐熟的帶毒肥料也可導致初侵染。而馬鈴薯X病毒在種子和土壤中不帶毒傳播,主要通過移苗、綁蔓、整枝、打杈等各種農事操作傳染;操作人員的手、衣服、工具等帶毒也可作為媒介傳播。
四、發病條件及規律
1. 發病條件
辣椒病毒病發病與溫室小氣候條件、蚜蟲發生密度及農事操作等因素有關,在高溫、干旱,日照過強的氣候條件下,辣椒抗病能力減弱,若遇到蚜蟲發生、繁殖,易導致辣椒黃瓜花葉病毒病嚴重發生。田間農事操作粗放,病株、健株混合管理,煙草花葉病毒侵染就會加重;陽光強烈,病毒病發生也相應加重。
2. 發病規律
根據栽培經驗,一般辣椒比甜椒抗病;早熟品種比晚熟品種抗病;葉細長、果實為牛角形或羊角形的辣椒比葉大而闊、果實為燈籠形的甜椒抗病;耐熱品種比耐寒品種抗病。辣椒病毒病發生時間早晚對產量影響也不一樣,如越晚對產量和質量影響越小,辣椒苗期感病造成的損失最重;新建溫室土壤瘠薄缺肥或老溫室連作地易引起該病流行。長勢弱的植株發病比較嚴重;溫室辣椒與茄科蔬菜連作,或與溫室黃瓜、煙草鄰作,也會提升發病概率,加重發病程度。
五、綜合防治措施
目前防治辣椒病毒病尚無特效藥物,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對策。
1. 選用抗病品種
根據辣椒品種之間抗病性差異,結合日光溫室保溫性好,小氣候穩定,管理方便的特點,針對市場茬口安排,最好選擇抗寒、抗病強,豐產性好,早熟性強,且座果率高,果型較大,株型緊湊,適宜密植的辣椒品種進行溫室栽培。目前抗病毒病較好的溫室辣椒品種,尖椒類可選擇湘研1號、湘研2號、湘研4號、早豐1號、中椒2號;甜椒類可選擇甜雜1號、甜雜2號、海豐2號、中椒4號、中椒5號等。
2. 經常輪作換茬
溫室種植辣椒忌連作,可實行輪作換茬,注意不可在前茬作物為番茄、茄子、馬鈴薯等茄果類的地塊上種植,溫室前茬作物也不能是黃瓜和煙草作物,但可與芹菜、胡蘿卜、蕓豆、豆角等作物輪作。以減少土壤毒源的傳播。種植前及時清除田間殘株落葉和雜草,清潔田園,防止土壤傳毒和人為傳毒。
3. 整地施基肥
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溫室進行土壤化驗,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溫室要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7000千克,氮磷鉀三元復合肥30~50千克,磷酸二銨30~40千克,硫酸鉀20~30千克,硫酸鋅1.5~2千克,結合整地作基肥深施,深耕耙細待用。
4. 種子處理
辣椒苗床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有條件的可將充分干燥的種子置于70℃的恒溫箱內干熱處理3~5天,進行干熱消毒。或將種子在清水中浸泡3~4小時,用10%磷酸三鈉溶液或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撈出反復沖洗凈種子上的藥液,出水后置30℃條件下催芽3~4天;待種子出芽率達70%出芽即可撒播于苗床上。播種后覆土1厘米厚并澆足水即可,一般每10米2的苗床播種50~100克,可定植0.5~1畝。
5. 苗床消毒
在2年以上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溫室或大棚內選擇地塊建苗床。選擇新茬地塊,起出苗床土,每立方米土加50%多菌靈100克拌勻過篩后填于苗床內,再用50%多菌靈加50%乙磷鋁錳鋅,按每平方米各10克加細干土拌勻,撒入畦面劃鋤入土。endprint
6. 溫室消毒
在辣椒種植前7~10天,10月中旬左右選晴天將溫室密閉好,清除溫室內的一切雜草,帶出棚外。然后用80%敵敵畏500倍液加20%粉銹寧800倍液或50%多菌靈300倍混合液對溫室棚壁、支柱、地面均勻噴霧,然后封閉進行高溫燜棚。悶棚方法:選晴天微風的上午9時左右,噴藥后關閉溫室大棚所有通風口使其自然升溫,溫室40℃以上保持3小時,45℃以上保持2小時,然后從溫室上部先通風,半小時后再從窗口通風。也可在溫室內每立方米用硫磺粉4克、80%敵敵畏0.1克及鋸末8克,點燃,封閉24小時,再打開通風口大放風。高溫悶棚可有效殺滅殘存的蚜、螨、白粉虱等害蟲及部分病源。
7. 適時播種
根據日光溫室性能,辣椒秋冬茬栽培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9月下旬定植,此茬口正好遇到高溫季節,蟲害重,病毒病也較重。而冬春栽培茬為10月上中旬進行播種,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此時播種溫度較低,利于培育壯苗,病毒病發病輕,能趕在春天淡季上市,經濟效益高。為此辣椒在10月上中旬播種對減輕病毒病的危害非常明顯。
8. 培育壯苗
培育壯苗是預防辣椒病毒病的關鍵,具體措施如下:
①苗期管理。一是合理澆水。辣椒播種后覆土1厘米厚并澆足水,往后床土不干不澆水,遇干旱可用小水勤淋,切忌大水漫灌,保持見干見濕,一般6 ~ 7天即可出苗。二要控制苗床溫度。待50%的種子出苗時撤去地膜,出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中午不要高于30℃;夜間15℃左右。最低苗床溫度不可低于12℃,溫度過高則要通風練苗,溫度過低則要采取保溫措施。三要注意分苗練苗。2片真葉適時分苗,苗距8厘米× 8厘米,定植前切塊囤苗7~10天,促進根系發育。冬春茬苗齡70~90天。四要葉面追肥。辣椒出苗后、間苗和定植前,可以葉面噴肥,可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或噴灑0.1%~0.2%硫酸鋅溶液進行葉面噴肥,以培育壯苗。
②物理防蚜。溫室越冬茬辣椒栽培育苗時,正值10月上中旬,蚜蟲活動頻繁,宜采用防蚜育苗方法:一是進行白色尼龍網紗覆蓋育苗,即播種后出苗前,在苗床上覆蓋30目白色尼龍網紗,防止蚜蟲飛進苗床傳染病毒病。此外利用蚜蟲對銀灰色的負趨性,在育苗床邊鋪銀灰色塑料薄膜,在床面上方30~50厘米處縱橫拉上幾道2厘米寬的銀灰色塑料薄膜條,薄膜條之間相距10厘米左右,可預防蚜蟲傳毒。
③藥劑防蚜。苗期防治蚜蟲可在出苗后和分苗定植前用50%的抗蚜威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75%吡蟲啉2500倍液,或40%的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上述藥劑可分別加入0.1%~0.2%硫酸鋅溶液充分混合后噴霧,可防治蚜蟲,增強植株抗性。
④預防病害。辣椒苗床出齊苗后,可在辣椒分苗定植前用0.1%~0.2%硫酸鋅加抗毒劑1號500倍液,或83增抗劑100倍液,或20%病毒A或20%病毒寧600倍液噴霧1次。此外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65%甲霜鋁銅600倍液噴霧,預防苗期其他病害。
9. 適時定植
辣椒起壟栽培后及時進行地膜覆蓋,每畝地膜用量為6 ~ 7千克。辣椒溫室栽培只要氣溫在10℃以上,且10厘米地溫在12℃以上時,即可定植。溫室辣椒苗定植應在辣椒第一分杈具有花蕾時進行,此時辣椒苗株型矮壯,抗病力強,適合定植。定植后每7 ~ 10天噴1次NS83增抗劑100倍液,連噴3 ~ 4次。
10. 間作遮陽
為減輕病害發生,溫室內種植的辣椒可以與冬瓜、苦瓜、虹豆、菜豆等高稈作物間作,即可避免強光高溫危害,又可減輕病毒病的發生。
11. 合理密植
辣椒定植密度因品種和市場而定。早熟種比晚熟種稍密,甜辣椒比牛角椒稍稀。種植方式多為高壟雙行栽培,壟面寬70 ~ 80厘米,壟溝寬45厘米,壟高15 ~ 20厘米,壟面栽2行。若追求總產量及效益,栽培季節適當延長,可單株栽培,株行距35 ~ 40×60厘米 ,每畝定植2800 ~ 3000株;若以搶早上市為目的,追求前期產量及效益,后期因市場價格低,及時拉秧換茬。可采用:單株栽培,株行距35×50厘米,每畝定植3800株左右,或雙株栽培,株行距40×60厘米,每畝定植2800穴左右,但雙株栽培生長后期要注意通風透光,病株或弱株要及時拔除,防止落花落果。
12. 科學澆水
辣椒采收期要勤澆水,澆小水,尤其采收期結合施肥,需要經常澆水,澆水土壤以見干見濕為原則。若濕度過大,則要及時放風排濕,避免高溫高濕,以免病害加重。高溫時可5 ~ 10天澆一遍水,以增大溫差減輕發病。
13. 合理追肥
有條件的可取土化驗,進行配方施肥。重施有機肥。定植后,辣椒門椒花座果后可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追施硫酸鉀復合肥20 ~ 30千克,同時追施鋅肥,每畝可用硫酸鋅2 ~ 3千克灌根;第二次追肥可在對椒采收后進行,每畝可施磷酸二銨30 ~ 80千克、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0千克。結果中后期結合澆水每20天追肥1次,以鉀肥和速效有機肥為主,少施氮肥。此外結合噴藥也可用0.1%硫酸鋅,或0.2%磷酸二氫鉀,或0.3%的尿素進行葉面追肥,以保證花期、結果期所需的養分。辣椒葉面噴肥每10 ~ 15天噴1次,連噴2 ~ 3次。
14. 整枝吊蔓
在辣椒主枝3 ~ 4層分枝時,可將“門椒”以下的側枝及徒長枝,一次性摘除。但不可過早,過早會影響根系發育,適宜時間為側芽長度在6 ~ 7厘米時,再一次性打掉,以促進通風透光。中期由促秧轉向促果,及時去掉底部老葉、黃葉、病葉并疏除過密及細弱側枝。結果中期要及時用塑料繩固定辣椒的主側枝,預防倒伏。方法是:在溫室南北向每行上方沿行向拉2~3道細鐵絲。均勻地擺好,把塑料繩固定在鐵絲上,固定辣椒主側枝時,生長旺的枝要壓低些,抑制其生長;生長弱的枝要抬高些,促進其生長。endprint
15. 保花保果
溫室辣椒在低溫時期,落花、落果嚴重,應用藥劑進行保花保果。開花期可用20 ~ 30毫克/升的2.4-D水溶液,或用25 ~ 30毫克/升的番茄靈溶液噴花,也可在辣椒開花期用5%萘乙酸10毫升對水10 ~ 30千克噴花,噴藥時間可在上午8 ~ 11時進行,7 ~ 10天噴1次,連噴3 ~ 4次,能明顯提高坐果率,增加結果數。
16. 溫濕度管理
辣椒定植后為促進緩苗,5 ~ 6天不要放風,溫室溫度控制在30℃左右,緩苗后開始通風,白天溫度控制在25 ~ 30℃,夜間溫度為15℃。因高溫高濕不利于辣椒開花座果,此時可逐漸加大放風量,進行排濕,把溫室空氣濕度控制在50% ~ 60%。
17. 農事操作
溫室種植辣椒在進行整枝、綁蔓、沾花、噴藥、噴施葉面肥等農事操作時,對病株與健壯植株分開操作。要先操作健株再操作病株;農事操作的衣服和噴霧器械不要亂丟;在操作辣椒病株、噴藥后都要及時用肥皂水洗凈手,以防手帶毒傳毒。
18. 防治蚜蟲
①物理治蚜。日光溫室辣椒定植后要及時防治蚜蟲,可用銀灰色的薄膜或紗窗,或用普通農用薄膜涂上銀灰色油漆,掛于溫室北墻面或平鋪畦面四周可以避蚜。也可利用蚜蟲對黃色趨向性強的特點,每畝地插6~8塊黃色誘蚜版誘殺。
②藥劑治蚜。堅持3天普查一次蟲情,發現蚜蟲或白粉虱為害,可選用20%辛氯乳油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500倍液加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辟蚜霧2000倍液加80%敵敵畏1000倍液等混合噴霧。結合噴藥,上述藥劑可添加磷酸二氫鉀葉面肥或光合微肥一塊噴施葉面。
19. 病毒病防治
①拔除病株。早期發現病株要及時拔出,拾出溫室外集中燒毀或掩埋,病穴要撒入石灰進行消毒。
②葉面追肥。結合噴藥防病,可在藥劑中加入0.2%磷酸二氫鉀溶液、光合微肥,或硫酸鋅800倍溶液等葉面肥進行葉面追肥,可加快植株生長,提高抗病力。
③藥劑防治。在病毒病發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病毒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加光合微肥200克對水60千克混合噴霧,或用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或抗毒劑1號200 ~ 300倍液加入硫酸鋅800倍溶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溶液)進行復合噴霧。也可用以下混配藥劑交替使用: 20%鹽酸嗎啉呱500倍液+香菇多糖或伏毒1000倍液噴霧;5%菌毒清300倍液加硫酸鋅8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再加入綠芬威1號1000倍液噴霧;用NS-83增抗劑100倍液加2.8%克病靈500倍液加辣椒靈1000倍液進行噴霧;奧力克辣椒病毒專用藥40克對水15千克水加+葡萄糖50克+有機硅+0.2%硫酸鋅進行噴霧防治,以上藥劑可交替配合使用,每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3~4次。在辣椒采收前15天要停止用藥。
(作者聯系地址:孔令波 徐明 山東省曲阜市靜軒東路151號曲阜市農業局 郵編:273100;陳麗梅 山東省曲阜市鼓樓南街129號曲阜市農業機械管理局 郵編:273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