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華
蒲公英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稱婆婆丁。營養豐富,具有營養保健作用,可作為葉菜食用或沖茶飲用;藥用價值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可全草入藥。是一種珍貴的菜藥兼用型特種山野菜,近年來蒲公英在營養保健方面的開發利用得到迅速發展,前景廣闊。
蒲公英在我國分布廣泛,華北、華中、華東、東北等地區較為多見。在東北地區野生蒲公英生長時間為春、夏、秋三季,但以春季生長時所含的養分最多。它的形態特征較為明顯,易于識別。根為紡錘形或圓錐形,垂直生長,入土較深,單一或分枝。地上莖不明顯,高達10~25厘米,植株及根含白色乳汁。在冬季來臨時養分向根部集中,葉子逐漸枯萎,第二年春天地溫1~2℃時又開始萌發出新葉。葉生長最適溫度為15~22℃。根出葉鋪散,呈蓮座狀,葉片呈倒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15厘米,寬約5厘米,大頭羽裂或羽裂,襲片三角形,全緣或有數齒,頂端稍鈍頭或尖頭,基部漸狹細成柄,無毛或有蛛絲狀細軟毛。主要在春季或秋季開花,春季花期較早?;ㄇo比葉短或等長,但結果時則伸長,有蛛絲狀毛。蒲公英開花后,種子成熟隨風飄落到地面,在土壤溫度15~20℃時種子發芽最快,在25℃以上時反而發芽較慢,種子生根發芽后又可長出新的植株。適應性較強,生長不擇土壤,在林地、路旁、草坡、溝邊,以及房前屋后等許多地方均有蒲公英生長。但以向陽、肥沃、濕潤的疏松壤土生長最宜。
蒲公英營養成分極為豐富。除含有人體必需的膽堿、有機酸、葡萄糖、胡蘿卜素、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等營養物質外,還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賽醇、蒲公英苦素及果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鐵、鈣、鉀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其鈣的含量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鐵的含量為刺梨的4倍、山楂的3.5倍。維生素類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較高。
春季人們往往利用閑暇時間去野外采摘,也有專業人員采摘后到市場批發或者直接賣到工廠。春季野生蒲公英是各大小市場供應旺季,時間長達兩個月,夏季和秋季也有零星供應。人們喜歡用它做涼拌菜,也可包餡、與各種醬搭配生食或經過淹制做成咸菜。各大酒店用量也較多,還有的飯店經過特別料理加工后成為主打菜、特色菜。
目前在野生蒲公英資源較豐富的黑龍江省,已經有企業專業從事蒲公英產品的開發。一是利用它的保健功能生產蒲公英花茶、嫩芽茶等系列產品,主要是在蒲公英生長季進行生產,經過采摘后進行挑選、切段、脫水等工藝,保存了原有的營養成分,使得產品具有茶的濃香,茶的品味,深受銷費者喜愛;二是利用它營養豐富的特點做成蒲公英粉加入到復合營養米中形成蒲公英米,這類復合營養米經過脫糖脫脂,可以充分滿足廣大糖尿病人消費,既能緩解疾病痛苦,又營養保健。三是在掛面生產中加入蒲公英粉,含蒲公英粉的掛面很受消費者的青睞。
現在綠色有機食品事業正在健康快速地發展,打造出一大批安全優質農產品精品品牌,大大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人們對農藥殘留問題非常警惕,青睞于無污染的食品。綠色有機食品作為純天然、無污染的食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由于蒲公英生長環境大多處于未被開發的地帶,屬于純天然無污染的食品,通過加強產地環境保護,防止空氣和土壤污染,加強生產質量控制,實施綠色有機認證使產品提檔升級,是企業品牌戰略的發展方向。
現代生活中,人們的保健意識在逐漸提高,蒲公英系列產品價格合適,很受大眾歡迎,市場廣闊,并且蒲公英代用茶更是老少皆宜,具有廣闊市場。發揮自然優勢,依靠科技進步,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打造特有品牌,既可為消費者奉獻更多獨具特色的蒲公英健康食品,也可為企業自身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蒲公英的產業化發展將會更好更快推動經濟發展。
( 作者聯系地址:黑龍江省海倫市蔬菜產業開發辦公室 郵編:152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