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逸濤
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的舉措
葉逸濤
隨著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農機化進程不斷加快,機型種類日益增多,作業范圍日趨廣泛;但如何充分發揮現代農機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機綜合能效,及時消除農機事故隱患,確保農機安全生產,也成了農機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下面就加強農機安全生產談幾點看法。
農機駕駛操作員受教育程度較低,安全觀念淡薄。農機培訓機構和農機推廣部門要加強師資和各類硬件建設,保證培訓時間和培訓質量,培養操作人員養成作業前檢查農機技術狀況,特別是影響作業安全的零部件加強檢查的良好習慣,從根本上提升機手的駕駛安全理念、法制意識和駕駛操作水平,從而有效地提高農機綜合能效,降低事故隱患。
以農機協會和“平安農機”建設為載體,結合節假日、“安全生產月”和各項整治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及“農民信箱”等平臺,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農機安全宣教活動,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著力普及農機安全生產意識,努力營造農機安全生產氛圍,切實增強農機從業人員、村民群眾和農村學生的安全、法制意識。
在近年隱患排查治理取得成效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深化排查治理,扎實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檢查、拖拉機安全檢測、拖拉機及駕駛人檔案清查、拖拉機交通安全整治、拖拉機駕駛培訓機構及農機維修站點整頓等隱患排查治理行動,探索建立農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努力從根源上消除事故隱患,防范農機事故特別是較大以上事故的發生。
要嚴格執行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牌證有關規定,嚴把登記、檢驗、考試、發證關,從源頭上把住安全關口;在農忙、節假日等重要時段,農機部門要主動會同公安、交通、安監等部門開展以農機為重點的安全執法行動,強化拖拉機路面特別是鄉村道路及工程施建單位的安全管控,確保農機安全生產。
農機部門要完善農機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縣級與各鄉鎮農機站及協會分會簽訂責任狀,各鄉鎮農機站及協會分會與每個拖拉機駕駛員簽訂責任狀,促使農機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落實到位。在鞏固前幾年“平安農機”建設成效基礎上,再申報有條件鎮、村為平安農機示范鎮、村,把“平安農機”建設工作引向深入。繼續推進“公安駐農機聯絡室”建設,建立健全長效運行機制,并積極探索向鄉鎮延伸發展,著力構建起警農合作的農村道路拖拉機交通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實現農村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
農機安全監理設施和裝備是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必備條件,是農機監理規范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機安全監理隊伍是搞好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保障。在加強培訓,規范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和人員管理,提升隊伍整體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平安農機”和安全監理裝備建設,加大對農機安全技術檢測設備、事故處理勘察設備、安全檢查專用車輛、安全宣教設備、考試機具、辦證大廳等設施的投入,努力提高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強農機安全生產的保障能力。
農機安全生產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政府的關注投入,需要農機安全管理部門的傾力付出,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作者信息:三門縣海游街道農機管理站,31710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