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開彪,李淑玲,陳毓慶,王 磊指導:潘 文
1 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甘肅 蘭州 730050;2 甘肅省中醫院
潘文教授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中醫病機的認識*
康開彪1,李淑玲2,陳毓慶2,王 磊2指導:潘 文
1 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甘肅 蘭州 730050;2 甘肅省中醫院
潘文教授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中醫病機不外“虛”“實”兩端,虛者多由腎虛、脾虛所致,實者多由瘀血、痰濕、肝郁所致,臨床單純表現為實證或虛證者較少,往往二者兼夾致病。
多囊卵巢綜合征;病機;潘文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種高雄激素血癥、排卵障礙及多囊卵巢為特征的病變。臨證多見月經失調、不孕、肥胖、多毛等。該病涉及多個系統,臨床診療較為復雜[1]。多囊卵巢綜合征屬祖國醫學“閉經”“月經后期”“經量過少”“癓瘕”“不孕”“崩漏”等范疇。由于本病病因多樣,病機交錯復雜,且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導致本病具有多臟腑功能紊亂,虛實夾雜,纏綿難愈的特點,臨床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近年來中醫藥對該病的治療逐漸顯現其優勢。
潘文教授是甘肅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甘肅省中醫師承教育指導老師,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二層次人才,甘肅省醫療衛生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世界中醫藥聯合藥傳統知識保護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潘文教授從事中醫婦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0年,在中醫藥治療婦科疾病方面具有深厚造詣,尤其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有較為深入的研究。筆者有幸侍診于旁,研究、整理導師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經驗,從該病中醫病機的虛、實兩端進行了闡釋,現論述如下:
《校注婦人良方·求嗣篇》云:“有腎虛精弱,不能孕育成胎者”指出腎虛精弱是導致不孕的原因。潘文教授認為婦女一生多虛、多瘀、多郁,故“虛”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生的根本病機,具體表現在腎虛、脾虛兩方面,以腎虛為本。
1.1 腎虛
1.1.1 腎氣不足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云:“腎氣盛……天癸至……陰陽和,故有子”,是言有子之原由,在乎腎氣之盛衰,此雖生理變化,而病理亦未嘗不關乎腎氣之盛衰,陰陽之調和與否。明代張介賓所撰《景岳全書·婦人規》言:“經候不調,病皆在腎經”。腎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沖任之本,主生殖。《醫學衷中參西錄》提出:“男女生育,皆賴腎氣作強。”亦闡明腎在女性生殖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故不孕之本在腎。
祖國醫學認為月經是由天癸、臟腑、氣血、經絡協同作用于子宮而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基于腎虛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基本原因病機的共識,補腎成為眾醫家辨治PCOS最主要的思路。潘文教授認為,血是月經產生的物質基礎,而臟腑是氣血生化的本源。腎中所藏的精氣,通過腎的氣化功能可轉化為月經的基本物質——血。若腎氣不足,則腎的氣化功能不全,血化生不足,而致閉經、月經過少[2]。天癸是產生月經必不可少的物質,而腎氣的盛衰主宰著天癸的至與竭。腎氣盛,天癸至,沖任通暢,氣血和調,月事以時下;若腎氣虛,則天癸不至,沖任不充,氣血失調,月事不以時下。腎虛不足,蘊育乏力,因而卵泡發育遲滯;氣虛推動不足,因腎氣不足卵泡發育遲滯;氣虛推動無為,卵泡發育不成熟,腎氣不足則卵泡難以突破卵巢而被閉鎖,導致不孕。故補腎是調經種子的第一要法。潘文教授認為治療上應暖宮助孕、溫腎助陽以改善機體激素水平,改善子宮內環境[3]。
1.1.2 腎陰不足 《格致余論》云:“陽精之施也,陰血能攝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或有腎陰不足,陰虛火旺,血海太熱,不能攝精成孕。《女科經綸·嗣育門》引朱丹溪云:“婦人久無子,沖任脈中伏熱也……其原必起于真陰不足,真陰不足則陽盛內熱,內熱則榮血枯”。腎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對臟腑起著濡潤、滋養的作用;腎陰是月經的物質基礎。腎陰虧虛,精血不足,沖任、胞宮、胞脈失于濡養,可見不孕;或沖任血虛,血海無法按時充溢,而見月經過少、月經后期、閉經;或陰虛而生內熱,熱擾沖任,血不歸經則發為崩漏。
潘文教授認為,腎陰充盛是卵子發育成熟的物質基礎,腎精虧虛,卵子難以發育成熟是無排卵的根本原因。腎陰虧虛,沖任失于充養,血海不能按時滿盈;或腎陰虧虛,無以化生經血,而致月經過少,甚至閉經。病程日久,陰損及陽,陽損及陰,陰陽互損,可導致腎陰陽兩虛,或素體性躁多火,暗耗陰血導致腎陰不足,沖任失滋,子宮干澀不能攝精成孕[4]。
1.1.3 腎陽不足 腎陽為人體陽氣的根本,對臟腑起著溫煦、生化的作用。腎陽即命門之火,在陰陽關系之中,又以陽氣為主導,陽氣是生命活動的關鍵。
潘文教授認為,腎為藏精之臟,卵子是生殖之精,卵子的發育成熟與腎精充盛密切相關,其正常排出完全依賴于腎陽的鼓動作用。若腎陽虧虛,既不能鼓舞腎陰的生化和滋長,又使氣血運行無力而瘀滯沖任胞脈,還因腎陽鼓動無力使卵子不能正常排出,導致不孕。此外,腎陽虛弱,即命門火衰,胞宮失于溫煦,宮寒不孕。或水液代謝失常,瘀濕阻滯胞宮,而見月經量少、錯后,久而無血可下,孕育受阻。陽虛氣微,封藏失職,以致沖任不固,出現崩漏、月經失調等[5]。腎陽虛,命門火衰,陰寒內生,沖任、胞宮失于溫煦,可導致宮寒不孕。
1.2 脾虛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沖主經水,經水源于血,而血又為脾胃所化生,脾主運化水濕和生化氣血,胃為水谷之海,若脾胃不能正常運化,導致氣血虧虛,不能受孕。《蘭室秘藏·經閉不行三論》曰:“婦人脾胃久虛……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經絕。”脾為后天之本,在一身之氣機中主后天運養之職。
潘文教授認為,脾虛致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經血化生乏源,后天不能供養先天,精血枯竭,胞絡失榮則月經閉止,受孕無能。此外,脾虛則統攝無力,致脾不統血,則發為崩漏。脾陽虛衰,脾為生痰之源,濕痰為患,蘊于下焦胞宮,且濕為陰邪,則導致胞宮溫養失職,出現月經過少、閉經、帶下諸疾,甚至影響胞宮孕育之機。
潘文教授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在發病時因虛致病,但標多有“實”的表現,具體表現為血瘀、痰濕、肝郁等。
2.1 血瘀
2.1.1 寒凝血瘀 中醫理論認為,血得溫而行,得寒則凝,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滯血液導致血瘀的重要原因。潘文教授認為,一方面,婦女多素體陽虛,如過食寒涼生冷,致寒從內生,陽氣不運,影響生化功能;另一方面,由于體內陽氣不足或陰寒內盛,使經脈收縮痙攣,血液流動緩慢而形成瘀血,血不養經,不通則痛,導致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等[6]。
2.1.2 氣滯血瘀 早在《景岳全書·婦人規·子嗣類》就有情志導致不孕的相關論述:“情懷不暢,則沖任不充,胎孕不受”。《靈樞·五音五味》篇明確了“婦人之生,有余于氣,不足于血,以其數脫血也”。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指出“瘀血內停……惡血內漏”能使婦人無子。明清醫家對瘀血致不孕給予了高度重視,如《張氏醫通》說:“瘀積胞門,子宮不凈”能導致不孕。都說明了氣血之間的重要關系。潘文教授認為,肝主疏泄,性喜條達惡抑郁,若肝失條達,疏泄失常,氣機郁結,導致血海沖任失調,郁滯化火,出現血熱之證。氣機不暢,導致氣滯血瘀,血脈不通,甚至血不歸經、陰血下注胞宮無時、瘀阻沖任,從而引發月經失調、不孕或痤瘡、多毛、閉經、崩漏、不孕。
2.2 痰濕痰濕為水液代謝失常的病理產物,為有形之邪。在《丹溪心法》中就有關于其致病的相關論述:“若是肥盛婦人,享受甚度,恣于酒食,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軀脂滿溢,閉塞子宮。”《傅青主女科·種子》中說:“婦人有身體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者……乃脾土之內病……不知濕盛者多肥胖……且肥胖之婦,內肉必滿,遮隔子宮,不能受精,此必然之勢也。”
潘文教授認為,痰濕流注下焦,壅塞胞宮血脈,遂致月經后期,甚至閉經、不孕;痰濕流注下焦,致使沖任失司,軀脂滿溢,閉塞胞宮,而致不孕;或者由于痰濕脂膜在體內積聚、蘊結,從而導致體胖、多毛。此外,痰濕積聚,脂膜壅塞,還可致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導致不孕[7]。
2.3 痰瘀互結潘文教授認為,痰濕屬于實邪,易阻滯氣機,致使氣機升降失常,氣滯血易滯,遂致瘀,痰瘀交結,壅塞胞宮,則致閉經、不孕、月經不調。痰濕阻滯沖任,血海不能滿溢則發閉經、不孕[8]。
2.4 肝郁《濟陰綱目·卷之六》云:“凡婦人無子,多因七情所傷,致使血衰氣盛,經水不調。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色淡如水,或紫如血塊,或崩漏帶下,或肚腹疼痛,或子宮虛冷,不能受令孕。”提出情志因素導致不孕。”女性多氣多郁,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不孕的致病因素。在《傅青主女科》就有肝郁導致不孕的記載:“女人善懷多郁,肝經一病……艱于生育。”潘文教授認為,肝氣郁結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主要病因。肝藏血,腎藏精,藏血與藏精的關系,是精和血之間存在的相互滋生和轉化的關系。月經是精血藏與泄協調平衡的結果。若肝郁致肝之疏泄與腎之閉藏之間的關系失調,會導致女性月經失常[9]。此外,肝郁橫逆乘脾,脾失健運,致濕內生,壅塞胞脈胞宮,則不能攝精成孕,壅于肌膚則肥胖、多毛。若七情不遂,肝氣郁結,或陰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體失養,橫克脾主,脾失健運,水液運化失常,疲濕內生,而見閉經、形體肥胖[10]。
潘文教授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在臨床單純表現為實證或虛證者較少,往往二者兼夾發病,具體可表現為肝郁脾虛、脾虛濕滯、腎虛血瘀、腎虛痰凝等方面。
3.1 肝郁脾虛情志不遂,郁郁不樂,或恚怒傷肝,肝失疏泄,日久則肝郁克伐脾土,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水濕內停,聚而成痰,痰濕壅塞胞脈、胞宮,則不能攝精成孕,故不孕。
3.2 脾虛痰濕潘文教授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若素體脾虛,加之飲食不節、過食膏粱厚味,或因勞倦思慮過度,傷及脾臟,脾失健運,水精不能四布,反化為飲,聚濕生痰,致氣機不暢,沖任不通,生化功能不足,痰濕脂膜下注,蘊滯胞宮,最終發為月經過少、閉經、不孕等;或痰濕脂膜積聚,蘊結體內,浸漬四肢、肌肉,則形體肥胖,多毛[11]。
3.3 腎虛血瘀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指出:“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為瘀。”潘文教授認為,若腎氣不足,推動無力,則脈道澀滯而成血瘀;若腎陽不足,陰寒內生,寒凝經脈,則氣血運行不暢而成瘀血;若腎陰不足,則血行不暢而瘀阻經脈。表現為月經過少、閉經、不孕等[12]。腎內陰陽平衡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而且精血同源,所以補腎活血為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基本法則。
3.4 腎虛痰凝潘文教授認為,腎陽虛,命門火衰,不能上暖脾土,脾氣亦虛,不能散精,水濕停聚,漸生痰涎,阻滯胞宮,而發閉經、不孕;濕痰溢于肌膚,癥見肥胖多毛[13]。先天腎氣不足,或房勞過度,損傷腎氣,腎虛不能化氣行水,聚濕成痰,夾濕下注,阻滯胞宮胞脈,而不能主行月經或攝精成孕。攘濕積聚,塞于體表,可見肥胖,或痰濕凝聚而致卵巢增大,包膜增厚。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婦科常見的生殖功能障礙性疾病。元陽為人身之原動力,胎兒的攝養,需賴陽氣的溫養,故本病以腎虛為本,以瘀血、痰濕為標。病機為臟腑經絡氣血無余可下,導致沖任失于榮養,或臟腑經絡氣血失調所致病理產物(痰濕、瘀血)直接阻滯沖任,沖任失其通暢。沖任不通、沖任不盛而發為本病。
[1] 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256-257.
[2] 康開彪,牛崇信,潘文.潘文教授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中醫病因的認識[J].西部中醫藥,2014,27(8):22-23.
[3] 潘文,王曉萍,王貴霞.補腎活血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中醫研究現狀[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9(12):1508-1510.
[4] 王貴霞,潘文,王曉萍.補腎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中醫臨床研究現狀[J].新中醫,2013,45(2):123-125.
[5] 潘文,王曉萍,王貴霞.補腎化瘀方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伴胰島素抵抗患者內分泌環境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4):295-297.
[6] 潘文,王貴霞,王曉萍.多囊卵巢綜合征伴胰島素抵抗的發病機制研究及中藥干預作用[J].西部中醫藥,2012,25(12):121-123.
[7] 潘文,李明明,王曉萍.補腎化瘀方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伴胰島素抵抗大鼠激素水平及血糖的影響[J].新中醫,2015,47(12):222-224.
[8] 潘文,張翌蕾,許彩鳳.補腎化瘀方合五苓散加減治療中心性肥胖型PCOS臨床觀察[J].新中醫,2016,48(2):146-148.
[9] 張翌蕾,潘文,汪永娟.多囊卵巢綜合征病因病機中西醫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6,22(7):1004-1006.
[10]劉迎萍,潘文,劉國安.補腎化瘀方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伴胰島素抵抗月經稀發42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6):87-89.
[11]張瑞瑞,劉雙萍,雍志強,等.腎虛血瘀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研究進展[J].新中醫,2016,48(8):282-283.
[12]王貴霞,潘文,王曉萍.補腎化瘀方治療腎陽虛型多囊卵巢綜合征月經不調42例[J].西部中醫藥,2016,29(6):71-72.
[13]馮麗萍,潘文.近5年多囊卵巢綜合征中醫證型及用藥規律研究[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6,21(7):955-958.
Understanding on TCM Pathogenesis of PCOS by Profesor PAN Wen
KANG Kaibiao1,LI Shuling2,CHEN Yuqing2,WANG Lei2Director:PAN Wen
1 Gan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50,China;
2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1004-6852(2016)11-0044-03
2016-05-08
2016年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項目(編號GZK-2016-54)。
康開彪(1979—),男,碩士學位,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婦科疾病的中醫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