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燕 王 瓊 蔡漢鑫 黎金錢
系統心理護理對超聲引導導絲定位乳腺微小病變切除患者手術時間及負性情緒的影響
吳春燕 王 瓊 蔡漢鑫 黎金錢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超聲引導導絲定位乳腺微小病變切除患者手術時間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臨床觸診陰性而有異常影像學表現的乳腺微小病變患者60例,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超聲引導導絲定位穿刺切除,觀察組實施常規護理與系統心理護理相配合,而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統計分析穿刺及切除成功率,分析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并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及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調查。結果:觀察組患者均一次性完成穿刺,觀察組切除成功率較對照組成功率略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的手術時間相比縮短(P<0.05);觀察組術后VAS、SAS及SCL-90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系統心理護理配合超聲引導導絲定位乳腺微小病變切除,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順利完成穿刺切除,縮短手術時間,值得臨床上采用。
心理護理;超聲引導;乳腺微小病變;負性情緒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見疾病之一,其成為女性經常進出醫院就診的主要因素,而乳腺疾病乃至乳腺癌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乳腺疾病的早期普查隨著診療技術及人們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而越來越受重視[1]。近年來隨著醫療影像技術不斷進步,提高了乳腺微小病變的檢出率,但是因為乳腺微小病變因臨床觸診不清等原因而不易被尋找,因此需借助超聲引導導絲定位進行準確的病變部位定位[2],而超聲引導導絲定位乳腺微小病變進行切除的方法是靈活高效、經濟可行[3]。但許多患者在進行穿刺切除時均會有負面情緒產生,包括恐懼、焦慮、抑郁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穿刺切除的手術配合,因此為使穿刺切除順利完成,護理的配合占有重要角色。本文通過對30例超聲引導導絲定位乳腺微小病變切除患者進行系統心理護理,探討其對患者手術時間及負性情緒的影響,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臨床觸診陰性而有異常影像學表現的乳腺微小病變患者60例,均為女性,均為臨床觸診陰性而X線胸片、鉬靶片或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有乳腺微小病灶的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17~66歲,平均(45.34±2.85)歲;其中13例左側乳房病變,14例右側乳房病變,3例雙側乳房病變;病灶平均直徑(0.62±0.02)cm。對照組患者年齡18~64歲,平均(45.41±3.18)歲。其中15例左側乳房病變,13例右側乳房病變,2例雙側乳房病變;病灶平均直徑(0.64±0.01)cm。兩組患者在年齡、超聲顯示病變及病灶大小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首先進行定位,術前幫助醫師準備穿刺用品,如無菌穿刺包、鹽酸利多卡因、已消毒的美國 Bard公司的巴德穿刺針、無菌手套等,囑咐患者取仰臥位,患側上肢外展90°,在超聲引導下測量病灶方位及大小,并用定位筆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在乳房表面皮膚標記其病灶大小,定位結束后,用高頻超聲探頭對乳腺病灶所在的部位進行探測,并測量病灶的大小及病灶與皮膚和乳頭的距離,確定好進針點后,常規鋪巾消毒,在預設的針道及病灶周圍用鹽酸利多卡因浸潤麻醉,皮膚涂耦合劑作導聲在超聲引導下用穿刺針斜行刺入乳房,當針尖到達病灶中央區時,前推導絲緩慢退出穿刺針,將導絲留置于乳腺病灶內,并修剪導絲固定于皮膚。定位成功后患者自行步入手術室,囑咐患者取仰臥位,并確保患者與穿刺過程中體位保持不變。再次鋪巾消毒并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沿穿刺導絲病灶定點切開乳腺皮膚,切開皮下組織,直達乳腺腺體后,切開乳腺腺體尋找病變組織,切除組織后送立即送病理科作病理及切緣檢查。結束后叮囑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如7 d內不能淋浴以防感染等。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系統心理護理
1.2.2.1 術前 在患者診療期間,可根據患者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及需求,在心理護理時融入護理人文關懷,鼓勵患者進行情緒管理日記記錄,與患者共同分享疾病診療過程中的心理體驗與感受。可通過個人訪談、集體交流等形式為患者提供機會和場所發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打開思路,當發現患者認知存在偏差時進行順勢引導,協助其建立積極的、正確的認知行為,減輕患者心理壓力。術前患者因害怕穿刺切除的疼痛,導致患者產生恐懼、不安、緊張等心理壓力。為此,護理人員需耐心、體貼與熱情的對待患者,取得信任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其能積極配合手術。對患者進行認知干預,如耐心的向患者講解與穿刺切除相關的手術目的、醫學知識、注意事項、術中操作流程以及術后情況,減輕無助感和彌補對疾病知識的缺乏或不了解,增加對治療的依從性。
1.2.2.2 術中 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往往因為沒有家人在場,而容易沒有安全感,護理人員需親切地與患者聊天以轉移其注意力,如說患者感興趣的話題,選擇喜歡的音樂聽;在進行局部麻醉之前,向患者事先提示會偶輕微疼痛,并給予心理安慰,緩解不良情緒;手術過程中,患者因為恐懼導致患者緊張不安的情緒加重,指導患者進行平靜呼吸以及放松全身肌肉等行為干預方法,使患者緊張和恐懼的心理得到緩解,減輕其心理壓力。當患者仍不能擺脫恐懼或者情緒波動較大時,可采取較為有效的虛擬現實暗示療法,轉移患者注意力,進而使患者更多地置身于虛擬與現實結合的精神過程中,以維持患者的積極放松狀態,使患者在良好的意識狀態下接受穿刺切除術,以保證手術的順暢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護理人員全程細致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出血情況及生命體征,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判斷,如有出現異常,應及時向醫師匯報情況;護理人員也可以在全程中輕握患者雙手,或撫摸其頭部,以此鼓勵患者,安撫情緒,使其能積極配合穿刺。
1.2.2.3 術后 當患者在等待病理結果時,因為對疾病的恐懼感,而使其產生焦急、煩躁等負面情緒,患者等待病理結果的心情往往是焦急、煩躁的,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用其專業知識與良好的溝通技巧安撫患者,結合虛擬現實暗示的心理干預方法,盡量提高患者對疾病積極方面的了解程度,減輕患者不良情緒,反復宣教使患者熟悉在家期間日常生活相關注意事項,并發癥的觀察、處理。
1.3 療效標準[4]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焦慮心理進行評價,其含有20個項目,每個項目均以1~4分進行評分,當累計總評分40分以上時,說明患者存在焦慮癥狀;恐懼程度采用視覺模擬量表 (VAS)對患者的恐懼程度進行評價,患者根據自己的恐懼感受,以0~100分進行評定,分數越高說明患者恐懼程度越嚴重;采取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患者的感覺、思維、情感、意識以及行為等精神癥狀進行評定,共90項,每項以1~5分進行評分,統計其總分。由護理人員于術前1 d和術后1 h各評定1次,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對本臨床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或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一次穿刺及切除的成功率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次穿刺及成功切除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
2.3 兩組患者VAS,SAS及SCL-90評分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VAS,SAS及SCL-90評分比較(分
注:兩組患者術前、術后VAS,SAS,SCL-90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乳腺癌做好早期發現與診斷是治療乳腺癌的預防方法,隨著彩超等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提高了觸診陰性乳腺疾病的檢出率[4]。但是乳腺微小病變對即使是有豐富經驗的外科醫師也是難題,而超聲引導下導絲定位技術能對所有可疑的乳腺微小病變進行準確的定位及固定,以使醫師能夠選擇性地對病變部位進行一次性的穿刺,并進行活組織病理檢查,不僅準確診斷病情,也達到了治療的目的[5]。它是一種能以最小的手術范圍對病灶進行完整準確定位穿刺的方法,與傳統的觸診定位手術相比,其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少以及使患者損傷降到最低程度等優點[6]。超聲引導導絲定位穿刺切除與直接手術切除相比,能在超聲顯示下進針穿刺,穿刺成功率高,切除完整,對于病理檢查以及細胞的分型有較大的效益,對患者損傷及副作用小,切除成功率高,是一種簡易、靈活、安全的診斷方法[7]。但穿刺過程中患者仍會產生負性情緒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穿刺切除。
本研究中結果發現,觀察組比對照組的穿刺和切除成功率均升高,表明術前的充分準備、術中與醫師的良好配合以及對患者的系統心理護理能使穿刺、切除順利進行。這是因為超聲引導下的穿刺切除雖對患者損傷低,但仍是一項有創性的檢查技術,因此患者對穿刺產生的恐懼,擔心疼痛與出血、對結果的緊張不安均會影響穿刺切除,而心理護理有針對性的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向患者術前講解穿刺切除的相關目的、注意事項等認知干預,可以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增加,有效幫助患者調節軀體功能,而使穿刺切除能夠順利進行[8]。本研究還發現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的相比明顯縮短,這與肖媛慧[9]的研究結果一致,因為在穿刺過程中,護理人員護理配合到位,其有效的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消除其心理負擔,轉移患者注意力減少患者的恐懼感,使患者積極的配合穿刺,縮短了手術時間。術后觀察組的VAS、SAS及SCL-90評分均優于對照組,這是因為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安慰鼓勵以及術中對患者進行的呼吸放松與音樂放松等行為干預緩解了患者焦慮、抑郁、恐懼等負性情緒,而穿刺結束后,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害怕結果的心理進行安撫,減輕患者緊張與恐懼心理,培養其積極心理[10]。
超聲引導導絲定位穿刺切除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手術方法,心理護理配合超聲引導導絲定位乳腺微小病變切除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順利的完成穿刺切除,減少手術時間,值得臨床上采用。
[1] 肖媛慧.超聲引導下乳腺腫塊活檢診斷中的護理及體會[J].影像技術,2016,28(3):9-10.
[2] 李繼升,王春榮.超聲引導導絲定位在切除乳腺微小病灶的臨床應用[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3,30(1):117.
[3] 崔春香.三維超聲輔助下運用麥默通微創切除乳腺腫物患者的心理護理[J].護理研究,2014,28(6):2265-2266.
[4] 郭旭霞.彩超及鉬靶X線在乳腺疾病診斷中的對比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24):3636-3637.
[5] 劉 琳,周慶華,王忠敏,等.臨床不能觸及乳腺病變影像引導下導絲定位手術切檢的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4,23(12):1088-1091.
[6] 李俊霞,崔志剛.乳腺定位導絲在乳腺觸診陰性腫物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24):2875-2876.
[7] 董嬌樓,趙亞麗,馬志新,等.超聲引導下穿刺導絲定位切除乳腺未觸及小包塊的臨床應用[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0,26(3):279-280.
[8] 胡 輝.圍手術期心理干預在乳腺切除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醫療裝備,2015,28(13);148.
[9] 肖媛慧.超聲引導下乳腺腫塊活檢診斷中的護理及體會[J].影像技術,2016,28(3):9-10.
[10]王亞芳,華 玲,周 英.乳腺癌術后化療行 PICC 86例負性情緒調查及心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4):53-55.
(本文編輯 馮曉倩)
Influence of system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ime of opera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of the patients of minute breast lesion resection via wire-localization guided by ultrasound
WU Chun-yan,WANG Qiong,CAI Han-xin,et al
(Luohu District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of Shenzhen,Shenzhen 518000)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ystem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ime of opera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of the patients of minute breast lesion resection via wire-localization guided by ultrasound. Methods:Selected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nute breast lesions showing negative and abnormal imaging findings clinically diagnosed in the period from Februar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 and all patients received breast lesion puncturing resection via wire-localization guided by ultrasound. Th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system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Puncture and resection success rate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operation time, and also th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use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of Zung, and symptom checklist(SCL-90 ). Results: The patients from observation group all completed puncture surgery in one tim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higher rese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shorter oper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scoring of VAS, SAS and SCL-90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system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minute breast lesion resection via wire-localization guided by ultrasound,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could be effectively eased, the puncturing resection could be completed smoothly, and the operation time could be shortened, so it was worthy of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Psychological nursing;Ultrasound guided;Minute breast lesion;Negative emotion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4.052
518000 深圳市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婦幼保健院
吳春燕: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