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鑫(佛山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控中心,廣東 佛山 528000)
探討我國危險廢物鑒別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趙鑫鑫(佛山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控中心,廣東 佛山 528000)
作為我國危險廢物監督管理中的技術重點——危險廢物鑒別技術,在進行環境監督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功能,但在實際危險廢物鑒別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文章主要從危險廢物的含義出發,指出了我國危險廢物鑒別各個程序階段存在的問題,如:危險廢物鑒別能力的問題、危險廢物名錄的問題以及危險廢物鑒別標準的問題,從細節中提出了部分合理的解決方案與措施。
危險廢物;鑒別工作;存在問題;措施
隨著我國不明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案件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環保部門根據已頒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加強了打擊危險廢物的非法傾倒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力度。但由于我國經濟不斷發展,許多固體廢物產生的來源也在進一步擴大。危險廢物鑒別工作在環境管理的和環評驗收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發展背景下,我國檢測機構和環境監測部門利用現有的鑒別標準進行危險廢物鑒別工作,但鑒別過程中常出現以下問題:
1.1 危險廢物名錄問題
(1)一些危險廢物的分類范圍太過籠統 在匯編危險廢物名錄過程中為了不發生遺漏的情況,利用比較廣泛的方法對危險廢物發生的源頭進行定義,將一些沒有危險性的固體廢物也囊括進去,導致在具體環境管理中遇到很大的難度和爭議。
(2)名錄增補的管理方案與基本準則不健全 有時不能根據危險廢物的類別來鑒別新出現的危險廢物,使環境存在諸多隱患;除此之外,由于新工藝技術的不斷引進,使用新型的原料或者是生產工藝,導致不斷改變一些固體廢物的特性,但是從名錄排除過程中不能利用鑒別程序進行,只能按照危險廢物來管理,這樣就加大耗費了更多的社會和經濟資源。
(3)名錄的行業類別更新不及時 我國出臺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相關的生產工藝和名錄中“行業來源”的名稱不吻合,這樣就很難對危險廢物的類型與代碼進行確認[1]。
1.2 相關規則時效性與可操作性不高
(1)頒布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的規定,對未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無法鑒別,但可能對人體健康或生態環境造成有害影響的固體廢物,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認定,這一規定在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具有的時效性和可行性不高,導致難以使用。
(2)實際鑒別工作中,需要鑒別的固體廢物的來源具有未知性,即便清楚源頭,但固體廢物的形成原因各種各樣,難以確定檢測的物質的危險性;同時相關規定中未根據行業類別對鑒定項目進行明確,在具體鑒別的項目中存在“寧可錯選,也不漏選”的工作思路,致使鑒別的項目太多,而現行規定采樣份數又太多,造成鑒別的費用太高,浪費鑒別時間,導致鑒別工作難以進行,廣東省一份樣品的危險廢物全項目檢測費用通常在5萬元以上。
(3)我國危險廢物鑒別技術的相關標準也明確規定了采樣份數,在對最小份樣數進行測算時必須按照固體廢物產生量進行。但是,要想現行規范的許多鑒別項目的要求必須收集5份以上的樣數,這無疑增加了工作量與經費支出。
(4)由于固體廢物產生的時間都是間隔性的,如廢水、污泥等,這就要求必須依據上述的標準對危險廢物進行分別采樣鑒別;相關規定中要求樣品采集應分次在一個月(或一個生產周期)內等時間間隔完成,而且還要根據浸出標準的方法規定對這些危險廢物浸泡長達18小時,加上樣品前的處理與檢測時間,無端耗費了太多的鑒別時間[2]。
1.3 缺少危險廢物鑒別能力
當前,我國對危險廢物鑒別的單位主要是各個環境監測部門,國內危險廢物管理工作和廢氣、廢水的管理工作相比較,起步緩慢,各個環境檢測部門鑒別危險廢物的檢測能力受限,相關鑒別標準中的許多檢測項目沒有形成能力。例如某省各個環境檢測機構的毒性物質含量的鑒別能力、急性毒性初篩能力、反應性物質含量的鑒別能力和易燃性物質鑒別能力沒有形成,只是具有簡單的部分浸出毒性和腐蝕性鑒別能力,而社會上具有能力和資質的第三方鑒別機構數量極為稀缺,且鑒別費用極高。鑒別能力不足嚴重影響了危險廢物鑒別工作的有效性、科學性以及完整性[3]。
①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工作,按時更新《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細化危險廢物的產生來源,對典型的危險廢物產生的工藝進行確定。②對專家數據庫進行完善;設立的專家數據庫主要有:環評編制的專家、環保部門廢物管理方面的專家、分析檢測單位的專家以及行業專家等。專家在鑒別廢物危險特性時,應該依據監測分析數據、生產工藝以及行業情況等信息對廢物的樣本數與檢測指標進行確定,最后依據分析檢測數據對廢物的屬性進行確定,最大程度的發揮專家庫的作用。③對危險廢物監督控體系與鑒別工作的程序及時改善;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沒有詳細規定的或者是依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難以鑒別的,但是這些有害的固體廢物能夠影響到生態環境或者是人們的身體健康,應該及時定期更新名錄。④建立一個具有全國性的危險廢物鑒別數據庫,讓全國各地的環境檢測部門能夠及時共享危險廢物鑒別數據的信息資源。⑤同時,盡早建立危險廢物監督質控體系與鑒別工作的程序,進而有效的質控與監管危險鑒別工作程序中的各個環節,如:制定合理的方案、分析和采樣等,有效提升鑒別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和公正性。⑥制定合理科學的危險廢物鑒別技術方案與研究分類體系,在日后的鑒別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很少的測試項目量和樣品量進行檢測,從而減少鑒別使用的時間,使鑒別方法具有可行性,從而提高鑒別效率。⑦加快對危險廢物初篩技術的研究,采取合理科學的危險廢物鑒別緊急措施,同時出臺初篩技術指導細則,以此達到危險廢物緊急管理的目的。⑧提升危險廢物的鑒別能力;每個地區的環保部門應該根據當地的社會經濟情況、危險廢物污染情況和環境質量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能力建設方案,以此提升危險廢物的鑒別能力。⑨鼓勵與支持社會化檢測機構參與到危險廢物鑒別工作中,放寬有關危險廢物鑒別資質的要求,積極引進市場機制,調動更多社會的力量關注危險廢物鑒別工作。⑩設立完善的危險廢物豁免體系;對于價值量高的危險廢物去向應該執行豁免管理,引導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朝著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把危險廢物中的焚燒和填埋類歸為危險廢物管理的重要內容,如圖1所示。
綜上,在我國危險鑒別工作中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工作,建立完善專家數據庫和全國性的危險廢物鑒別數據庫,及時改善危險廢物監督質控體系與鑒別工作的程序,制定合理科學的危險廢物鑒別技術方案與研究分類體系,提升工作人員的危險廢物鑒別能力。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化檢測機構參與到開展的活動中,從而確保鑒別工作具有有效性、科學性以及完整性。
[1]張霖琳,金小偉,呂怡兵,等.我國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監測中的技術問題和建議[J].中國環境監測,2015,31(1):11-16.
[2]戴玄吏,巢文軍,余益軍,等.危險廢物鑒別監測現狀、問題及建議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38(9):156-159.
[3]王亞虹,宋文斌.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5,40(5):1-4.

圖1 固體廢物焚燒工藝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