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洪策
(鄧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河南 鄧州 474150)
鄧州市芝麻高產穩產栽培技術
冀洪策
(鄧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河南鄧州474150)
芝麻又名胡麻、油麻,是喜溫作物,其既是油料作物,又是工業原料,經濟價值極高。基于此,根據河南省鄧州市的土壤、氣候等條件,總結出芝麻高產穩產栽培技術,為種植者提供參考。
芝麻;栽培技術;高產
選用優良品種是地膜覆蓋芝麻獲得優質高產穩產的基礎,為了充分發揮地膜覆蓋栽培的增產潛力,提高經濟效益,應選擇適應地膜覆蓋種植的優質高產穩產抗病品種,如豫芝4號、豫芝5號、豫芝7號、輿芝12號和駐芝15等。
2.1精心選地
芝麻一怕漬,在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上種芝麻,最易受澇減產,甚至絕收。芝麻二怕重茬,重茬病菌多,病害嚴重,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因此,芝麻地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層較厚,土壤質地疏松肥沃,有灌溉條件,排水良好,連續3 a沒有種過芝麻的地塊。
2.2精細整地
芝麻種子小,根系弱,幼苗生長緩慢,精細整地是奪取一播全苗、壯苗的重要措施之一。冬耕時,將地深耕20~30 cm,只耕不耙。春耕時,精耕細耙,清除殘余根茬,確保土壤細碎無坷垃,上松下實,通透性好,地面平整。
地膜芝麻生育期長,生長發育快,植株高大,必須增施肥料才能滿足其對養分的需求。同時,由于地膜芝麻倒伏的可能性大,且生長后期又極易脫肥早衰,因此地膜芝麻非常講究施肥技巧。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在施肥方法上,將全部有機肥及磷鉀肥和總氮肥的50%用作底肥,其余50%氮肥作為追肥。芝麻根層分布淺,淺施底肥增產效果好,一般增產10%左右。種肥用量少,效果好,可滿足苗期對養分的需要。開花前追肥可充分滿足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旺盛時期對養分的需要,盛花期噴施磷鉀肥,能增蒴,增粒重,提高含油量。在芝麻高產條件下,還應考慮硼、鋅、錳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一般底肥每667 m2施有機肥3 000.00 kg、磷酸二銨20.00 kg、硫酸鉀10.00 kg、尿素5.00 kg、硫酸鋅1.00 kg和硼砂0.25 kg。
為了充分發揮地膜覆蓋栽培的防澇、防漬和防病效果,解決芝麻種植中產量低而不穩問題,提高芝麻產量和品質,地膜芝麻必須實行壟作覆膜,標準化起壟是提高覆膜質量和確保密度的關鍵,底墑充足是覆膜栽培成敗的關鍵。因此,覆膜前起壟時要有墑搶墑,無墑造墑,確保足墑起壟。地膜覆蓋芝麻的種植方法,多采用起壟雙行種植,一般每隔80 cm起一壟,壟面寬45 cm,溝寬35 cm,壟高約10~12 cm,每壟種2行,平均行距40 cm,要求壟面土壤細碎,中間略有隆起,壟直邊齊。
芝麻地膜覆蓋栽培所用的地膜,要寬度適宜,不碎裂,耐老化,透明度高,一般使用線形低密度聚乙烯微薄地膜,幅寬70~80 cm,厚度以0.006~0.008 mm為宜。厚度小于0.005 mm,增溫保溫效果差,易破碎;厚度大于0.008 mm,地膜用量大,成本高。每667 m2約需地膜6.00~7.00 kg。
播種是芝麻種植的一項重要環節,提高播種質量,確保一播全苗,才能達到高產穩產。地膜覆蓋芝麻高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地膜的增溫、保溫作用提早播種,從而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挖掘芝麻的高產潛力。因此,地膜覆蓋芝麻必須適時早播。播前5 d內,5 cm地溫日平均達到12.5℃即為覆膜播種適期,一般播種適期為4月15—20日。播種前要做好種子處理工作,一是曬種,播前選晴天在陽光下曬種2~3 d;二是選種,采用風選或水選,選擇籽粒飽滿,無病蟲雜質的上等種子;三是藥劑拌種,用50%辛硫磷乳油拌種防地下害蟲,用25%的多菌靈拌種防苗期病害,或用2.5%適樂時10 cm拌種1.00 kg。
芝麻播種方法以條播最好,距離壟邊距8 cm,要求下籽要均勻,深淺一致,播深一般2~3 cm,每667 m2播種量為0.50 kg,播后及時鎮壓。
播種后蓋膜前,每667 m2用拉索100~150 mL,或50%乙草胺80~100 mL,加水50.00~60.00 kg,對壟體均勻噴霧,蓋膜后再對裸露的地表補噴一次,可防止雜草危害。
播種和噴除草劑后立即覆膜,一般順風覆膜,一人順膜展膜拉緊抻平,緊貼地面,兩人在兩邊培土,達到實、嚴、緊。“實”就是將地膜兩邊垂直埋入壟兩邊土中并踩實,“嚴”就是地膜要緊貼壟面而不留空擋,“緊”就是縱膜適度要拉緊。最后每隔3~5 m用土壓橫帶,防止刮大風時,將地膜吹翻或扯破。
8.1適時破膜放苗
芝麻播種后一般4~5 d出苗,出苗后應及時破膜放苗。春播地膜覆蓋芝麻每667 m2適宜種植密度為8 000~1萬株,壟面上行距30 cm,壟與壟之間的行距為50 cm,株距為18~20 cm,可按株距破膜放苗。用手指或刀片正對幼苗處在地膜上開十字形小口,引苗出膜,每孔放出兩三棵苗即可,立即在膜孔上再蓋一把濕土,封嚴膜口,確保地膜增溫保墑效果。當幼苗長到3對真葉時,即可定苗。
8.2旱澆澇排
足墑播種覆膜,可確保芝麻前期生長對水分的需要,一般不需澆水。芝麻開花結蒴時,對水分十分敏感,既怕旱又怕澇,應及時做好防旱排澇。當土壤水分不能滿足生長需要,在葉片剛剛出現萎焉時,應立即溝灌潤壟,要小水慢灌,溝內水面不要超過壟溝水位的2/3,以水能及時滲完為宜,切忌積水,防止水漬。澆水后要及時對溝內進行中耕松土,防止雜草叢生和土壤板結。為避免澇災,灌水前應切實注意天氣變化,杜絕在雨前灌水。芝麻封頂后一般不需要灌水。當雨水過多時,應及時排水,防止澇災水漬。
8.3追施關鍵肥
芝麻初花期根據芝麻長勢酌情每667 m2追施尿素5.00~8.00 kg。追肥方法:天旱時,可結合灌水追肥;土壤墑情較好時,可在壟面插孔灌注肥料水溶液或用追肥槍追肥,追肥后及時用濕土封追肥孔。
8.4化學調控,防倒伏
播種前用100~150 mg/kg縮節胺浸種,或在苗期4對真葉時每667 m2用矮壯素20 mL或50 g多效唑加水50.00 kg噴灑。可促根蹲苗,防止倒伏。花蕾期噴灑葉面寶、噴施寶等植物調節劑。
8.5適時打頂
芝麻適時打頂,可減少養分無效消耗,使養分集中供給已結的蒴果,使芝麻成熟一致,達到子粒飽滿,提高含油量,提高品質和產量。一般打頂時間在盛花后8~10 d或成熟前25~30 d。打頂宜在晴天進行,應摘小頂,打頂方法是用手掐去主莖和分枝莖頂端2~3 cm生長點為宜。
8.6防治病蟲害
8.6.1防病害。芝麻主要病害是枯萎病、葉斑病、疫病等。防病害主要采取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嚴禁重茬,清除病殘體等綜合措施;藥劑防治,可采用2.5%適樂時10 mL拌種1.00 kg,或用40%多菌靈500~7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噴霧防治。
8.6.2防蟲害。芝麻主要蟲害有地老虎、蟋蟀、螻蛄、蚜蟲、芝麻天蛾及芝麻螟等。防治地老虎、蟋蟀、螻蛄每667 m2可用90%的敵百蟲250 g加炒香的麥麩15.00 kg加適量水拌成毒餌,傍晚撒施在植株根部地表面,誘殺幼蟲;或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防治蚜蟲、芝麻天蛾、芝麻螟可用40%氧化樂果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殺,每667 m2噴藥液50.00~60.00 kg。或采用噴灑抗蚜威、敵殺死、48%樂斯豐乳油等防治害蟲。
8.7科學噴施關鍵肥
為防止覆膜芝麻后期早衰,延長頂部葉片功能期,在芝麻盛花至結蒴期每667 m2用0.3%~0.4%磷酸二氫鉀+1%~2%尿素+0.1%~0.2%硼砂溶液,每隔7 d噴一次,連噴兩三次,每次噴肥液50.00~60.00 kg,促花增蒴,增加粒重,提高含油量,效果很明顯。
芝麻植株變成黃色或綠色,葉片幾乎完全脫落,下部蒴果子粒充分成熟,中部蒴果子粒十分飽滿,上部蒴果子粒已進入乳熟后期即為最適收獲期。一般用鐮刀割,每10顆捆成小捆,5捆搭靠在一起曬晾,3~5 d后逐捆倒過來敲打脫粒,然后重新搭靠曬晾,一般兩三次即可脫完。芝麻收后要及時撿拾殘膜,以免影響下茬作物的生長發育。
S565.3
B
1674-7909(2016)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