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琴
(豐寧滿族自治縣農牧局,河北 承德 068300)
關于增加農民收入的幾點思考
李亞琴
(豐寧滿族自治縣農牧局,河北承德068300)
黨中央國務院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按照新農村建設的標準“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具體要求來看,其核心問題就是生產發展。沒有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就不會有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只有農村經濟發展了,農民收入增加了,農民的生活才會更加寬裕。有了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加之管理民主化,農民的“求變、求富、求強”的愿望就會實現。
農民收入;增加;農業科技;農機化
目前,農村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對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開辟農民增收的新途徑。但是,近年來農民增收難度增大,增長速度放慢,增長點相對匱乏,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實現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不僅是當前農村經濟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也是關系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問題。那么,近年來農民收入的現狀如何,導致農民收入增幅緩慢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進農民收入的提高。對此,筆者進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科技創新是調整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檔次,開拓市場、增加效益的根本措施。農業科技的應用是農業增產增效的必要保障,是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前提,是促進農業發展,加快農民增收的重要生產力。為此,必須進一步加大科教興農戰略的實施力度。一要廣泛開展科技培訓工作。對廣大農民進行“田頭”教育,把科技真正交到農民手中,使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干就有效益,形成自覺吸納科技成果的動力。二要提高科技示范帶區建設水平。要突出抓好示范園區新技術的集成與配套,實現良種與良法、農機與農技的最佳結合;要實施標準化種植,規范化管理,統一技術規程,統一操作程序,使其成為科技的集散地,科技推廣的示范地;要加大科技示范帶區建設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示范帶動作用,使效益最大化,增強農民建設示范帶區的自覺化。三要加大科技推廣力度。現在農業科技很多,但是推廣的層面卻很小,查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農民的素質低,對科技的認知度和實施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科技推廣方式方法單一,導致科技推廣速度慢。因此,要在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示范、引導的基礎上,改革農業科技推廣體制,培育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組織,創新科技推廣方式。可以采用技術人員包村、包地塊,技術人員與農民進行合作等多種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使技術人員推廣科技變被動為主動,加快科技推廣步伐,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促進農民增收。
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重大政策。種糧補貼、良種補貼和購置農機具補貼以及減免農業稅等,都給我國農村工作帶來了好的發展機遇。幾年來,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糧食生產年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產,農業結構調整不斷向縱深推進,農民收入不斷在增長,社會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還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豐寧縣的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農民增收緩慢等現實問題仍然是今后發展的艱巨任務。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就是要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農村新的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關鍵是創造和運用先進的生產工具,而農業機械就是最重要的先進生產工具,是農村、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因此,大力發展農機化,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農業,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生產發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徑。
要依靠科技、面向市場,努力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和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業,千方百計打牢農民增收的基礎。努力做大做強糧食產業,加快發展經濟作物特別是特色產品和園藝產品,積極培育種植業的新增長點。要大力發展養殖業,積極推進專業化和規模化生產,積極發展集約化經營,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經營效益,充分發揮畜牧水產業的增收作用。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轉變農業的增長方式。切實強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加強動物防疫和重大病蟲害的防治力度,落實防汛防旱的各項措施,不斷提高抗災救災的能力,從根本上切實減輕農民的損失。同時,要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進一步拓展農業的外部增收渠道。要充分利用好農村的各種自然資源和生產要素,大力發展農村的非農產業,積極發展小城鎮和區域經濟,進一步搞活農村經濟,努力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鄉鎮企業的改革和調整力度,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搞活農村非公有制經濟,努力增加農民的就業渠道。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農產品的促銷力度,健全農村的市場體制,搞活農村商品流通,改善好農民增收的市場化環境,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的新形勢下,大力推廣農機科技技術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是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一項重大措施。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目標責任制,加強技術隊伍建設,加強技術培訓,充分發揮農機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和科技帶頭人的作用,為“十三五”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起好步開好局作出更大貢獻。
F323.8
A
1674-7909(2016)0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