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 濤
(開江縣任市國土資源所,四川 達州 636250)
地籍測繪中數據精度與誤差分析
帥濤
(開江縣任市國土資源所,四川達州636250)
為了適應城市發展需求,必須對地籍測繪工作予以高度重視。現階段,地籍測繪工作的任務很重,工作量很大,需要采用科學的測量方法。基于此,對地籍測繪中數據精度與誤差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以期有效解決測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地籍;測繪;測量;精度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建設中土地權屬界線的變化不斷加快,進而對地籍測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在地籍測量精度方面提出更高、更精確的要求,合理、高效地應用高新技術,建立完善、有效、便于管理的國有地籍信息數據庫,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滿足了實際生產工作的需求。
1.1測量管理因素
影響地籍測量是一項繁復、緊密的工作,這種性質決定了測量需要團隊的密切合作,確保整個過程環節的無縫銜接,所以管理工作尤為重要。許多企業忽視其重要性,管理工作存在嚴重不足,導致測量精度不準確。
1.2測量儀器因素
毋庸置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前測量設備相比之前有了巨大的進步,測量儀器的準確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但由于各工程單位技術發展不平衡,規模大小不一,亦或是資金到位與否等存在差距,企業對儀器設備的重視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儀器自身問題依然是影響精度的重要原因。如果施工單位使用傳統的測量設備,沒有及時更新,勢必會帶來誤差,影響測量精度。
1.3測量人員專業素質因素
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問題在整個行業是普遍存在的。當前,由于條件艱苦、環境差等方面原因,我國在地籍測量方面專業人員缺口很大,部分工作人員沒有實踐經驗甚至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便被委以重任,為施工操作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在實際地籍測量過程中,工作人員如果專業技術不到位或者操作不規范,勢必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2.1做好準備工作
開展地籍測量工作之前,要做好土地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工作,并對相關成果進行保存與記錄,針對一些必要的信息,還要進行對比與計算。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具體需要收集與分析的資料包括:第一,國家與政府機關以及相關地方土地部門下發的關于土地管理的官方文件與信函,尤其是行政區的代表代碼,此外測量的技術規范、規程及一些細則與圖式也屬于收集資料的范疇;第二,收集已經存在的測量與控制結果性文件,如測量結果圖標、控制網絡圖及總結報告等;第三,一些地籍信息也需要收集,如航拍圖像與資料、大比例尺度等;第四,已經在相關部門登記過并取得相關證件的地籍檔案材料與相關申報材料;第五,土地征用文件資料,具體有土地轉讓、土地處置、土地劃撥等。
2.2完善測量設備
測量設備是工程測量工作開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影響工程測量精確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完善工程測量設備是控制測量精確度的一個重要措施。而要想做好這一工作,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工程測量單位要根據工程建設領域的發展需求,加強對測量設備的資金投入,進而不斷更新自身的測量設備,使得測量設備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其次,加強對工程測量設備的管理,同時完善該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維修制度,并對這一工作指定專業人員進行負責。一方面,要做好工程測量設備進庫、出庫的記錄,并記錄其使用損害程度;另一方面,定期對工程測量設備進行維修管理,保證測量設備長期穩定的測量準確度。
2.3提高測量人員的專業素質
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問題是影響整個工程測量精度最為普遍的問題。提高測量人員的技術水平,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工程測量工作是一項長期且辛苦的工作,人員流動性強,專業技術人員缺少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出于對工程質量和安全問題的考慮,必須嚴格要求專業技術人員,提高測量人員專業素質是不可避免且刻不容緩的。在地籍測量的過程中,應制定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在測量過程進行多次復測與檢查,以確保測量結果的精度,要求測量工作人員嚴格按管理制度進行,確保測量的后續工作更加順利。
2.4應用GPS測量技術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GPS RTK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精度控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且在功能、測量精度等方面都優于全站儀測量技術。如全站儀在測量之前,必須先在測量區布設多個年控制點,并明確各個點的坐標確,需要消耗很多人力,且全站儀測站的測量范圍相對較小;而GPS RTK測量技術的操作方法非常簡單,能夠確保測量工高效、可靠的進行。此外,GPS RTK系統的精度、環境限制性、初始化速度、抗干擾性等性能都相對較高,能大幅度地提高地籍測量的精度。
地籍測量工作對于城市建設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因此需要提高地籍測量的精度,降低誤差。針對此,需要對地籍測繪中數據精度與誤差的影響因素展開分析,據此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使地籍測量工作得到進一步的完善,為我國城市規劃與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推動我國城市化進程,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與進步。
P271
A
1674-7909(2016)0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