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滿,夏睿明(重慶西部藥城名老中醫館400012)
夏睿明教授自擬方——辛涼飲治療小兒發熱
劉榮滿,夏睿明(重慶西部藥城名老中醫館400012)
發熱/中藥療法;發熱/中醫病機;外感病證;方劑;自擬方
作為川渝地區首屈一指的中醫兒科專家,夏睿明教授對兒科各類疾病均研究頗深,經驗十分豐富。臨床上,堅持以“療效第一”的實用原則,有一套獨具一格的完整的理、法、方、藥體系,療效卓著。早在20世紀70年代,夏教授就針對外感發熱公開發表《對小兒“外感發熱”與銀翹散化裁運用的體驗》長篇專題論文,對小兒的外感發熱按八綱辨證,運用四診合參,全面、客觀、準確地對小兒外感發熱的病因、病機、治則、治法、方劑等進行了詳細闡述,該文對中醫兒科醫生在臨床上治療小兒發熱極具臨床指導意義。在此,對其指導思想和辨證論治分型進行簡要概述。文章首先說明發熱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急性病的伴隨癥狀,屬于外感疾病,以祛邪為主要治則。外感發熱證型有:表寒證、表熱證、表熱兼氣分證、表熱兼陽明腑證、表熱兼肺郁證、表熱兼肺胃熱證、表熱兼暑濕證、表熱兼痰證、表熱兼食滯證、溫邪游溢三陽、麻疹欲出未透、痄腮重癥,共12個分型,另附熱入營、血兩證。遣方均為銀翹散化裁,保留銀翹散之意,而組方隨證而變,靈活多變,實用有效,堪稱治療小兒發熱之全。
夏睿明教授深藹岐黃之精髓,運用五運六氣在臨床上的影響,在隨后多年行醫之路,深入總結思考并創新,傳承前輩醫家的基礎上,從天、地、人三方面思索并創立了治療小兒外感發熱的方劑——辛涼飲。該方充分考慮到六淫致病的季節性特點,并結合西南地區的濕溫之邪氤氳特點,以及小兒嬌弱之體,并廣泛運用到本地患兒,療效卓著?!秲冉洝に貑枴吩啤霸谔鞛闊?,在地為或,其性為暑”。風為春季主氣,易散易行;暑為夏季主氣,易上升易化火;濕為長夏之氣,易下行易滯膩;西南地區因地理環境影響,易感受暑濕之邪,內蘊肌表,發之不出。辛涼飲正是出于此類外感發熱而立。這類發熱,身熱不揚,體溫游走在37.3~38.5℃,患兒食少納呆、舌苔厚膩、大便秘結,皮膚按之初身熱不甚,慢慢熱勢漸起,同時伴口干舌燥,心煩不眠,甚則夜啼。組方:藿香10克、紅花6克、大黃3克、葛根20克、葦根20克、茅根20克、板藍根20克,隨癥進行加減,心煩夜啼加山梔、淡豆豉;熱甚加石膏、粳米;納呆加炒二芽、神曲。用量根據患兒病情和年齡,按0~1、>1~3、>3~7、>7~12歲4個年齡段不同,以上為1~3歲的參考劑量,2日1劑,水煎服,時酌時飲,同時配合清淡飲食、充分休息、飲足量水,3~5日可愈而不復發。十二正經中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互為表里關系,便解熱出,此方中的大黃需后下,其意之妙正在此處。該方君藥為藿香,芳香化濕,清熱滌濁,同時配合紅花、大黃涼血通便泄熱,佐以根莖類藥涼血生津解渴,小有釜底抽薪之意。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0.002
A
1009-5519(2016)20-3102-01
(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