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

《北京小學生連環畫》配送到北京市小學校
該書由北京市教委采購,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出版社出版。這是2014年北京市教委實施傳統連環畫進校園文化工程的繼續。2015年《北京小學生連環畫》全套共兩百冊,主要匯選了《楊家將》《楊門女將》《張思德》《紅旗譜》等優秀傳統連環畫。此次出版,又約請專家對內容做了重新校訂,更具時代特色。
“第三屆架上連環畫展”在中國文聯舉辦
展覽于11月23日至28日在中國文聯文藝家之家舉行。這是繼上海、大連、沈陽、昆明、北京八一美術館成功舉辦之后的全國巡回展覽第六站,共展出十四位特邀作者和十八位優秀作品作者的兩百四十六幅作品,展出作品不僅代表了目前連環畫創作的較高水平,也反映出“架上”觀念下的連環畫在學術探索上極具當代眭的審美追求。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左中一,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建文,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徐里,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陶勤,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主任丁杰,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沈堯伊,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藝術委員會工作部副主任賀絢,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李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相關領導和嘉賓以及部分參展作者共同出席了開幕活動并參觀了展覽。趙實、左中一在徐里、丁杰等相關領導的陪同下觀看了展覽。趙實高度肯定了展覽弘揚抗戰精神、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的主題,以及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多年來在推動連環畫事業發展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此次展覽調動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進行創作,表現手段也多種多樣,幾乎涵蓋了所有畫種:題材豐富,從抗日戰爭到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從西南聯大到抗戰文藝,藝術家們通過連環畫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現了抗戰歷史。展覽投稿踴躍,不但應征作品有四千件之多,而且其中近百分之三十是“80后”“90后”年輕藝術家的創作,對此,趙實表示,今后連環畫還應該多面向青少年增加出版發行,通過看連環畫、讀故事,讓下一代來認識歷史、了解歷史,培養愛國情感和愛國情懷,這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工作的責任。
此后,展覽還于12月12日在北京ZERO零藝術中心(798藝術區)展出。
《北總布胡同32號——人民美術出版社的老藝術家們》(續)出版
該書是《北總布胡同32號——人民美術出版社的老藝術家們》的姊妹篇。《北總布胡同32號——人民美術出版社的老藝術家們》于2014年1月出版,介紹了薩空了、邵宇、劉繼卣、王叔暉等十二位曾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的老藝術家的藝術經歷,文情并茂,信而有征,得到各界的熱情贊譽,于2015年1月重印。續集向讀者介紹了魯少飛、力群、林鍇、姜維樸、沈鵬、費聲福、陳惠冠等十四位老藝術家。他們活躍于20世紀中國美術界,在廣大人民群眾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作者林陽身兼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和老藝術家后代之雙重身份,傾情敘述了老藝術家們的生平點滴,高度評價了他們的藝術成就,及其為中國美術事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經典連環畫原稿原寸系列——西廂記》等圖書榮獲第七屆中國出版集團出版獎
由中國出版集團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出版集團出版獎日前揭曉,共有八十五部出版物獲獎。其中人民美術出版社共有三部連環畫作品榜上有名。《經典連環畫原稿原寸系列——西廂記》獲“優秀設計獎”,《王叔暉作品選》(法文版)、《漫畫中國歷史》(韓文版)獲“優秀走出去獎。”
大型美術影像紀錄片《歲月丹青》(上部)在京發布
12月2日,中國國家畫院大型美術文獻系列影像紀錄工程《歲月丹青》六十集(上部)音像出版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據了解,本次結集出版的六十集,從2010年10月開始啟動,至2015年10月完成制作,是該系列工程的階段性成果。據介紹,《歲月丹青》系列運用音視頻記錄的方式,通過老藝術家本人和師友、理論家的口述,還原藝術家一生的藝術經歷。該系列囊括了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連環畫、公共藝術、漫畫、書法、美術理論等藝術門類,覆蓋包括黃永玉、力群、孫其峰、賀友直、陳天然、方成等在內的老中青三代優秀藝術家。中國國家畫院與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聯合攝制的《歲月丹青》大型美術文獻工程由兩大板塊組成。其一,收集、拍攝藝術家的文字、圖片、影像素材、實物等文獻,每位藝術家的影像資料不少于四小時。這些文獻將永久保存在中國國家畫院影像文獻資料庫,成為中國美術的珍貴資料,以供今后研究之用。其二是從收集、拍攝的素材中萃取精彩片段,制作成電視紀錄片,集結制作成音像出版物,面向公眾發行。
據透露,下半部分《歲月丹青》系列將繼續拍攝七十歲以上的老藝術家的其余部分二十三集,同時,還包括“口述新中國美術七十年”(三集)、“新中國美術家”系列和中國國家畫院“一人一品”系列。全部《歲月丹青》系列紀錄片預計到2018年完成。
張光宇藝術展在滬舉辦
2015年12月12日,由輔仁書苑和龍美術館主辦的“張光宇與上海文化”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舉行。張光宇是中國現代漫畫運動中的旗手和奠基人之一,同時在工藝美術、出版、設計、動漫、美術教育等領域均有很深的造詣。
研討會由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原華東師大藝術學院院長周長江主持,張光宇三子張臨春,美術評論家謝春彥,著名畫家錢逸敏,上海戲劇學院客座教授、畫家查國均,上海美術家協會顧問、美術史論家朱國榮,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美術評論家潘耀昌等來自北京、上海的文化學者及評論家三十多人深情緬懷了張光宇先生的藝術成就和人生經歷。隨著近年中國文化藝術環境的開放,藝術院校、藝術史論研究機構對以往藝術大家的研究,以及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參與推廣,使得張光宇的藝術慢慢被肯定、梳理發掘出來。尤其是近年來人民美術出版社相繼出版了《瞻望張光宇——回憶與研究》《追尋張光宇》,以及唐薇、黃大剛主編的《張光宇集》等評論文作品集,使得藝術界對張光宇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張光宇藝術研討會也相應在各地展開。此次藝術展對于海派藝術的系統梳理,以及上海文化藝術的發展起到了補充和提示作用。《諸子百家國風畫傳》將輸出海外版權
由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策劃出版的這套書包括《孔子畫傳》《孟子畫傳》等,以中國風濃郁的中國畫,融匯吸收歐洲群像、肖像歷史畫的繪制手法,讓諸子百家形象豐潤呈現。據悉,該書在中英雙語的基礎上,法文版洽談最近也順利落地,明年6月即將在比利時新落成的中國文化中心首發,日文和韓文版權目前也在洽談中。《連環畫里的時代記憶》出版
該書是一部深入研究“小兒書”文化的文章結集。通過對一本本連環畫的解讀,往日的那人那景躍然紙上,讓人強烈感受一個逝去年代的生活氣息和審美場景。作者梁東方收藏的無數連環畫化成了他筆下流淌的對歷史的追思和回顧。該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內附大量“小兒書”封面、內文圖,圖文互釋,綜合文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解讀方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小視角透視大時代的作品。《畫說常州》連環畫在常州首發
11月29日下午,常州文化名人、常州市民俗學會會長季全保和女兒季曼孜攜八本反映常州歷史文化的連環畫《畫說常州》分別在常武新華書店、“常州最美書屋”——龍博悅讀小屋與讀者及網友們見面,共同畫說老常州,展示老常州市井風情、風俗,勾起了現場網友的懷舊情懷。該書在不久前舉辦的文化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得到了與會人士的強烈反響。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中國民俗學會會長朝戈金先生等專家贊譽該書:小人書做出大文章!讀圖時代的民俗文化精典,全國首創。江蘇美術出版社編輯張一芳認為:畫家用畫筆以及深厚的歷史人文功底編繪了《畫說常州》,以傳統連環畫的形式向讀者徐徐鋪陳一個古樸盎然的老常州、一個充滿人間煙火和歲月溫馨的老常州。作為江陰人,看到一句句相通的方言、一個個熟悉的地名,不由心生親切。
《劉少奇與長沙》連環畫原稿捐贈劉少奇紀念館
日前,革命元勛后代——劉少奇女兒劉愛琴、任弼時女兒任遠芳等代表來到湖南劉少奇銅像廣場,舉行敬獻花籃儀式。隨后,參加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系列捐獻活動。中國工藝美術師、著名畫家邵家聲捐贈了《劉少奇與長沙》連環畫原稿,該書記錄了劉少奇青少年時代和革命早期在長沙以及1961年回鄉蹲點調查過程中的動人事跡,生動地展示了一代偉人劉少奇的崇高風范和優秀品格。邵家聲采用細膩而不失雄渾的畫風,真實還原劉少奇故鄉的民風民情,在人物造型、線條描摹上再現劉少奇的音容笑貌和赤子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