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承松,白雪靜,王玉珍
(1.天津農學院,天津 300384;2.天津農副產品深加工技術工程中心,天津 300384)
食品分析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 安承松1,2,白雪靜1,王玉珍1
(1.天津農學院,天津 300384;2.天津農副產品深加工技術工程中心,天津 300384)
食品分析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專業課。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教學內容整合、教學方法的改進、考核方式的創新等方面對食品分析課程改革進行有益的嘗試與探索。實踐證明,這些措施不僅可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也為應用和創新型人才培訓打下良好的基礎。
食品分析;實踐教學;改革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關注,教好食品分析課程,使學生掌握現代食品分析技術,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成為目前相關高校教學的主要任務。本文從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初步探討食品分析實驗教學改革,為同行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食品分析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課程的矛盾,使學生能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工作實踐中。本著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就業為導向,嘗試食品分析課程的改革。
1.1 采用板塊化教學,優化教學內容
模塊化教學的基本原理是根據實驗原理將不同類型的實驗分類,通過模塊化教學使學生系統地認識同類型的實驗,更快地掌握所學內容。根據食品分析涉及的主要內容,教學內容可分為3個主要模塊:①重量法原理實驗模塊。該模塊主要涉及水分測定、灰分測定、脂肪測定等試驗。②容量法原理實驗模塊。該模塊主要涉及有機酸含量測定、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水的硬度測定等實驗。③比色法原理實驗模塊。
1.2 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結合
教師在講解某類食品檢測項目時,首先要介紹與此類食品相關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然后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用國家標準方法檢測分析樣品,強化學生的標準意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結合食品檢驗的職業標準,有針對性地培訓學生中級工要求的技能,以縮短教學和社會工作的差距,使學生在本門課程結束后能順利考取食品檢驗工高級。
1.3 調整教學內容結構
食品分析是一門交叉應用學科,課程內容涉及廣泛,出現與其他專業課內容重合的現象。對于重復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只帶領學生進行總結性的復習。同時,以新教學大綱為參考依據,結合專業特點和本學科的發展趨勢,優化整合教學內容,在確保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理論上,更深層次地向學生補充本課程涉及的各領域的新內容,使學生構建出有彈性的知識理論體系。例如,在儀器分析中,可向學生介紹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紅外吸收光譜儀分析等現代儀器分析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1 采用微型實驗分析食品
微型化學實驗遵循綠色化學理念,用微小號試劑在微導化儀器中實驗,其試劑用量是常規實驗的1%~10%[1]。
2.2 加強校企合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食品分析是一門緊密聯系生產、生活的課程,這就要求當前的食品分析教學除教授專業知識外,還要加強企業生產實習和實踐教學[2]。目前天津農學院已與天津武清國家糧食儲備庫、天津武清區運河主食配送有限公司、天津市沛豐水產養殖公司、天津狗不理集團公司等多家企業成立產學研聯合體。企業參觀學習過程中,學生可從企業取樣到實驗室分析,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3 強化多媒體教學
網絡教學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不僅為教學提供了充足的教學資源,同時也擴大了教學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中涉及的文本、圖像、動畫、音頻和動畫等信息直觀地呈現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在多媒體上模擬真實的實驗環境和實驗操作過程,同時在放映過程中教師適當地講解與補充。多媒體展示可使學生對實驗有感性的認識,大大減少實驗中出現的失誤,同時也可減少實驗藥品的消耗和實驗安全事故的發生。
考試改革不僅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核,也是評價學生是否達到本專業培養目標、是否具備相應能力的考核。根據食品分析課程的特點,成績構成比例調整為理論考核占40%,實驗報告占30%,現場考核占30%。理論考核采用傳統的試卷考試法,把課程涉及的基本知識和操作要點放在試卷上,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驗報告打分的重點是學生對實驗原理的分析、對實驗操作過程的撰寫、對實驗報告數據的處理和對實驗過程中問題的分析,采用統一的卡片式報告,每個實驗一張卡片,卡片中統一要求要填寫的內容,課程結束后裝訂成冊,解決學生實驗報告混亂的現象。在現場考核中,把實驗的關鍵部分出成20道操作題目,采取抽簽的方式現場考試,這不僅可真實地考核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臨場應變力。
食品分析是天津農學院食品科學和食品安全專業的重要專業課,通過對該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探討,加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效果顯著,教學質量明顯提高,畢業生深受相關用人單位的歡迎。進一步加強改革、不斷創新也是該課程今后要不斷探索的課題,為國家培養更多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1]鐘云紅,達 建.食品分析實訓室綠色化的研究與探討[J].食品與發酵科技,2014(1):96-98.
[2]張新愛.關于食品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農產品加工學刊:中,2013(9):85-86.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Analysis Course
An Chengsong1,2, Bai Xuejing1, Wang Yuzhen1
(1.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2. Tianj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enter, Tianjin 300384, China)
The food analysis is a practical course. This paper made some beneficial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for food analysis course reform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improvement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The practice proved that these measures not only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al ability, but als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Food analysis;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G642.0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24.003
安承松(1968-),男,副教授;專業方向為食品質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