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廣東華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
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李艷
(廣東華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圍繞污水處理和凈化,結合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分析其污水治理和凈化效果,探究其研究進展。
關鍵詞:現代環境生物技術;水處理;應用
1前言
水污染問題不僅會阻礙社會發展的進程,同時也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充分發揮科技的優勢,有效保護了水資源,提升了水污染治理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2現代環境生物技術的優點
現代環境生物技術是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往往具有良好的吸附力和沉降性,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或者將其與水分析,沉降并排除,進而達到除污的效果。生物降解能力是現代環境生物技術所具備的優勢功能,尤其在大規模范圍的污水治理當中效果顯著,通過生物絮凝、降解和吸附等一系列步驟流程,高效的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同時對去除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集中處理和回收,可有效避免發生二次污染[1]。
3現代環境生物技術類型
3.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具有代表性的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在水處理的到的廣泛的應用,主要應用于有機污染物的處理。利用生物絮體及活性污泥當中的微生物來分解有機物,形成CO2,可有效緩解污染。對于不溶性有機污染物來說,可利用活性污泥法進行有機轉化,并有效予以利用。在污水處理當中,活性污泥法的效果十分顯著,可有效去除BOD。目前,在凈化程度要求更高的污水處理當中,開始聯合應用物化法、水解酸化法以及活性污泥法來去除。活性污泥法同樣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其去污效果很容易受到水量變化的影響,在脫氮除磷方面效果較差。
3.2固定化酶法
固定化酶法主要利用具有生物活性的水不溶性酶來去除有機污染物或重金屬污染物,固定化酶可作為催化劑進行使用,催化氧化還原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離子,可應用于大范圍的污水治理。在該過程中,可循環利用固定化酶,保持生物活性,利用其高效催化的優勢功能,具有十分穩定的去污效果,能夠將有機污染物或重金屬離子與水分離。目前固定化酶法在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治理當中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其效果十分顯著。
3.3生物膜法
利用膜生物反應器作去污工具,主要應用于含有有機物、NH3-N、酚類、氰化物、重金屬、醛等有毒性物質的污水當中,利用生物膜來進行過濾,將污泥攔截并回收至反應器內,利用膜生物反應器進行去污,可以將污水凈化至生活用誰的標準。該方法操作簡單,且去污效果良好,對于大規模范圍內的污水予以有效的處理,有效回收和處理污染物,進而恢復水質,不會產生二次污染,既達到凈污排污的要求,同時滿足了節約用水的要求。
3.4生物脫氮技術
活性污泥法、固定化酶法以及生物膜法等現代環境生物技術雖然具有良好的污水處理效果,但是在脫氮方面還有所欠缺,生物脫氮技術的應用則有效改善;這一問題,生物脫氮技術是利用酶和微生物對污水中的有機氮予以轉化,形成NH3-N,在硝化作用下進一步轉化為NH3-,應用反硝化技術將其還原為N2,進而完成脫氮的過程,對于含有大量有機氮的污水治理有著顯著的效果[2]。
4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方向
4.1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是水污染的主要來源,由于很多工廠企業缺乏環保意識,未能配完善的排污系統,工業廢水以及固體廢棄物不能集中進行處理,往往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地面或河道、溝渠當中,進而造成水污染。部分污水會滲入地下,進而導致淡水的污染。因此,工業廢水是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在水處理中的主要應用方向,加強水源保護,工業廢水必須經過排污系統處理后統一排放。工業廢水中含有有機物、NH3-N、有機汞、有機磷、重金屬、醛等有害物質,利用現代環境生物技術的絮凝、降解和吸附等功能,高效進行排污。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在不斷的改進和升級,其排污去污效果也在不斷提升。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生物技術之外,生物流化床技術、微生物絮凝劑都是目前最先進的環境生物技術,更多環境生物技術得以開發,對于工業廢水的治理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4.2飲用水源
淡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而如今同樣面臨的污染所帶來的危機。對于飲用水來說,其水質直接關系到人們健康安全,對于環境生物技術的要求也就更高。用于飲用水源凈化的環境生物技術的去污和凈化效果要比治理工業廢水的效果更好,需要將水質提升至更高的標準,或者說實現飲用水的再造。目前,生物濾料技術應用于飲用水凈化正在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當中,如果能夠得以普及和推廣,將會創造出更大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5結論
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新時期社會發展的目標,需要從污染治理入手,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應用現代環境生物技術,提升污水處理和凈化的效果。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推廣和應用,對環境、社會以及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郭祥,鐘成華,王濤,周曉琴,蘇翔.環境生物技術在污染治理中的研究進展[J].三峽環境與生態,2012,02:32-35.
[2]鄭曉燕,王晶.環境生物技術的發展[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04:93-94.
作者簡介:李艷(1987-),女,漢,寧夏銀川,研究生,廣東華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污水處理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X5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