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超
(聊城大學美術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
淺析一個優秀的設計師應具備的品格
趙廣超
(聊城大學美術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摘要:在當代社會下,新的時代需要設計師的藝術情操和綜合知識的多方面投入,各學科知識間的相互碰撞,交織輝映綜合素質的寬闊,高超的藝術表現技巧以及科學理性的設計方法論是設計師進行設計創新的先決條件,這就決定了設計的主體——設計師必須具有大內存的智能結構。
關鍵詞:設計師;專業知識;創新性;服務意識
1精深的專業知識
1.1手繪構思設計。手繪是應用于各個行業手工繪制圖案的技術手法,設計類手繪主要是前期構思設計方案的研究型手繪和設計成果部分的表現型手繪,前期部分被稱為草圖,成果部分被稱為表現圖或者效果圖。手繪是從事建筑,服飾陳列設計、櫥窗設計、家居軟裝設計、空間花藝設計、美術、園林、環藝、攝影、工業設計、視覺傳達等專業學習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程。手繪基礎說到底就是構圖,構圖是一種表達方式,巧妙的構圖能很好的表達作者的思想。手繪的形式分門別類,各具專業性,對建筑師、研究學者、設計人員等設計繪圖相關職業的人來說,手繪設計的學習是一個貫穿職業生涯的過程。手繪技能訓練提高,對現代社會設計美學的傳承有著不可取代的現實意義。
1.2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英文Computer Aided Design,簡稱CAD。指利用計算機技術,處理計算機存儲器中的設計數據,并在顯示器或繪圖儀上產生設計圖的一種方法。包括二維繪圖設計、三維幾何造型設計,藝術設計常用的計算機軟件有Photoshop(PS)、3Dmax、AutodeskCAD、Sketch up等。在工程和產品設計中,計算機可以幫助設計人員擔負計算、信息存儲和制圖等項工作。在設計中通常要用計算機對不同方案進行大量的計算、分析和比較,以決定最優方案;各種設計信息,不論是數字的、文字的或圖形的,都能存放在計算機的內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檢索;設計人員通常用草圖開始設計,將草圖變為工作圖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給計算機完成;利用計算機可以進行與圖形的編輯、放大、縮小、平移和旋轉等有關的圖形數據加工工作。
2強烈的創新性和社會服務意識
2.1強烈的創新性。設計的核心是一種創造行為,創造來自于設計師的創新性思維,設計師必須以高深的綜合素質為基礎條件,在科學理性的方法論指導下,并輔以恰當的創作環境才能使自己的設計創意潛能充分開發和展現。設計的尊嚴就是創新,求新、求奇、求異是設計師永恒的追求。創新不但預示著新發現的可能,而且體現著一定的叛逆精神,有“破”才能有“立”,設計師的成功首先是其創新精神的成功。雖然創新思維的過程伴隨著艱辛、快樂與激情,但設計師的大腦思維只有達到感性與理性的高度融合,才是真正的創新性思維一種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新穎的設計才會在大浪淘沙中閃爍出與眾不同的光芒。
隨著設計步伐加快和設計市場的發展,面對滿天飛來的訂單,許多設計師無暇充電,一套設計方案兩三天就可以完成了。更有甚者,直接拷貝別人的作品來交差,設計隊伍缺乏原創精神,原創設計較少。就如山寨品來說,通過山寨產品的流行,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現今的設計有兩個問題,一是抄襲現象嚴重,設計淪為山寨廠商的斂財工具,對西方優秀的設計奉行拿來主義,將設計這門美化人類心靈的職業淪為山寨廠商的“搖錢樹”,不加入任何民族意味的主觀思考;二是設計品味低俗,一大批設計低俗粗制濫造的產品流向市場,這些產品的設計沒有任何藝術價值更不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同時,也是對自我的一種侮辱,是一種沒有上進心與自尊心的表現。
因此,設計師必須重視設計的原創性,不要一味的借鑒。同時,設計師也要認識到,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是前提,對每一個項目都堅持高質量嚴要求,一步一步來實現自己的社會責任,而不應自我貶值。設計是提高產品高附加值的手段,同種商品,名牌的價格和非名牌的價格相去甚遠,國產的一些產品到了國外貼上名牌商標或換上包裝后搖身一變便可身價大增。作為設計師其價值就是設計,而現在的設計公司提出設計免費的口號,設計師不提高自身素質,成了專業的繪圖員、洽談業務員、材料推銷員,談客戶接單成了主要任務,設計成了輔助工作了,本末倒置,設計師在整個大環境下設計水平很難提高。成功簽單,就是一個好的設計師,設計師自我貶值,免費設計,由原創到壓縮,設計師與設計都失去了實際的意義。如果設計師都能十分敬業地對待每一件大作品和小設計,利益與質量都會得到保障,人們對設計行業的逆反心理才有望慢慢轉變,設計師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實際工作能力,能適應社會各層面的需求。
2.2社會服務意識。設計幾乎涵蓋了人類有史以來的一切文明創造活動,設計師的責任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責任來自于各方面的要求和期待,這與設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密切相關。不管從什么角度出發,設計師的職責都是為大眾而設計,創造所需要的產品。被譽為現代設計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在工藝美術運動中首先強調“藝術、設計是為大眾服務的,而不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設計影響建構著當代人們的生活,設計師設計的不僅是一樣東西,它可以影響人們的生活。
作為設計創造的主體,設計師的設計必須是用來改善人們的生存條件和環境,為人們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和環境服務的,設計的目的是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而不是為小部分人服務,尤其是那些被遺忘的大多數,更應該得到設計師的關注。就以我國來說,在一些城鎮和邊遠鄉村,許多家庭、學校、醫院、農場的工具、設備多是缺乏設計的。
設計是為全人類服務的,不是只為少部分人服務的,設計師應該給予全人類的大部分。用簡單的一句話說:“為人類的利益設計”,是社會對設計師的要求,也是設計師崇高的社會職責所在,也只有在實現這個目標的同時,設計師的設計才有意義,設計師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為人類的利益設計”這里說的“人類”,當然是指全體的人們。
參考文獻:
[1]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
[2]柳冠中.設計方法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梁祝熹.淺談設計師的社會職責[J].廣州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08.
作者簡介:趙廣超(1990-),男,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5級研究生,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J5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