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胡珊敏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劉浩,胡珊敏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產物,是未來商業模式的發展的趨勢。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開發性和全球性等特點,電子商務的發展超越了傳統的商業模式成為一種新型的交易模式。電子商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傳統企業商業模式的改變,同時對傳統的國際貿易轉型提供動力。其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的影響體現在深化國際貿易分工、改變國際貿易的交易方式,從而促進國際貿易效率的提高。對此,為了使我國在國際貿易競爭占據有利地位,要大力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中介
1電子商務的含義及特點
電子商務以網絡為交易平臺,通過網絡信息為技術手段,以網絡交易為主要內容。和傳統的實體交易的商業模式相比,新型的電子商務具有如下的特點:
(1)簡化流通環節,提高交易效率。電子商務不需要中間商,不會經過一手代理商、二手代理商等交易的主體,買方直接通過網絡和生產的廠家進行交易,溝通方便,消息傳達準確,消息傳達效率高。
(2)節省客戶選購產品的時間,為客戶提供較多的選擇。電子商務的交易平臺為中,生產同類型的廠家較多,使客戶可以在足不出戶的前提下有廣泛的選擇余地。
(3)提高資金的流通效率。電子商務中的資金往來無需通過銀行,直接在客戶、廠商之間來往,大大加快了資金周轉效率。
(4)加大了企業間的競爭,提高企業整體的水平。企業通過互聯網之間的交流,熟悉和了解對手的產品用途、功能以及銷售情況,幫助企業的不斷推出新品,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從而加大企業的競爭力。
2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電子商務對傳統商務模式的效率提高具有重大作用,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廣泛應用,促進國際貿易在運作方式、交易環境等方面產生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1國際貿易的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以及國際貿易的運行方式革新
互聯網為國際貿易的訂貨、交易提供高效的平臺,同時為國際貿易的談判提供了新的平臺。
EDI 工程是信息技術與社會化服務系統的結合,進出口商利用電子表格進行商品的報關、商檢、保險、運輸、結匯等工作,極大的降低了人力、物力和時間的
投入,降低了交易費用和流通成本,提高了國際貿易交易的效率。電子商務的發展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為傳統的國際貿易提供新的交易環境,使全球貿易通過信息網絡鏈接成一個統一的市場,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化的形成。
2.2國際貿易交易雙方發生巨大變化
現代社會在國際貿易中會遇到新的復雜的環境,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國際貿易公司相互間的交流提供高效的交流手段,同時為相互合作提供平臺,在相互合作的前提的條件下解決有單個公司無法解決的問題。這種相互合作的企業組織形式在資本關系上不具有強制各個公司發生聯系的權力,而是由于承擔了一定的信息功能而具有某種實體性。
2.3國際貿易經營管理方式產生巨大革新
以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貿易,為國際貿易提供一種信息較為完全的市場環境,達到跨國界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從而使市場機制能夠更為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這種方式突破了傳統貿易以單向物流為主的運作格局,實現了物流、信息流、商流高度統一的全新戰略。這種經營戰略,把代理、展銷等多種傳統貿易方式融為一體,把全部進出口貨物所需要的主要流程如市場調研、國際營銷、倉儲報關、商檢等引入計算機網絡中,為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和貿易商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式的商貿服務,解除了傳統貿易活動中的物質、時間、空間對交易雙方的限制,促進了國際貿易的深化發展。
3促進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發展的措施
3.1加快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起到巨大作用,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提。當前全球電子商務中,其中80%銷售額發生在美國,由于美國在資本、技術水平的巨大投入和完美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為其在激烈競爭中取勝起到巨大作用。與其他發達國家的資金投入的現狀相比,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明顯投入不足、基礎薄弱。要使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必須要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與此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
3.2加強對電子商務關鍵技術的研究
要發揮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巨大作用,必須要解決技術問題。技術問題是各國發展電子商務共同面臨的問題,但我國在電子商務信息網絡建設上的技術水平相對較弱。所以提高電子商務相關技術的攻克成為重中之重。通過電子商務發展國際貿易,涉及外經貿及與其業務相關的銀行、稅務、海關、外匯、保險等諸多部門和行業,電子商務在我國的推行也有賴于以上各行業、部門和單位之間的協調與共同努力。當前圍繞著保密技術、安全管理、CA 認證及電子支付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各方應加強聯系、緊密合作、共同開發,改變國內網絡“ 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早日實現國內網互聯,建立起全國外貿專用信息網,進而有計劃、有組織地實現同聯合國貿易信息網及其他國際商務信息網絡的聯網,并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國的技術研究力量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3.3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對話
電子商務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拓展了時空范圍,加快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面對電子商務帶來的諸如關稅與稅收、統一商業代碼、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新問題,各國加強了對話與合作。對于國際性討論對話活動,我國政府雖有參與,但不夠積極。事實上,這些對話活動不但直接影響著電子商務下新貿易規則的制定,決定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強了各國與世界的交流,提高了各國電子商務的國際兼容性。對此,我國政府應予以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涂勤.電子商務 :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J].世界經濟,1989(2).
[2]楊堅爭.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若干政策問題[J].商業經濟研究,1999(8).
[3]向頎.看美國電子商務[J].中國經貿導刊,1999(15).
中圖分類號:F74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