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旭昱
(湖南工程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
?
2015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小威廉姆斯的技術統計分析
龔旭昱
(湖南工程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以及比較研究法對2015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中小威和莎拉波娃的技術運用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小威的一發進球率、速度、得分率、ACES球數量、接發球得分率、破發成功率都高于對手;體能、心理素質強于對手;但非受破性失誤多于對手、二發得分率、二發平均時速也低于對手。本文著重對小威與莎拉波娃在決賽中表現出來的競技能力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2015澳網;小威廉姆斯;女子單打;技術
2015賽季初本年度第一項大滿貫賽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伴落下帷幕。當今女子網壇兩大天后小威和莎拉波娃在決賽中狹路相逢,兩盤激戰后,賽會頭號種子世界第一小威以6:3/7:6(5)險勝世界第二莎拉波娃成功奪取個人第6座澳網獎杯。
小威現今33歲,早已退出職業網球選手的黃金年齡,但她用一座澳網證明自己并未老去,仍然屹立于世界女網之巔,本文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比較研究法著重對小威與莎拉波娃在決賽中表現出來的競技能力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小威長期稱霸女網的成功之道,以便為我國女子網球隊員在日后的職業化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文以2015澳網女單決賽小威和俄羅斯選手莎拉波娃在比賽中的得分技術與數據為主要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通過知網檢索并查閱中國期刊網、WTA及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官方網站關于小威和莎拉波娃的比賽資料,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參考性資料。
1.2.2錄像觀察法。通過反復研究小威廉姆斯和莎拉波娃單打決賽錄像,對雙方各項技術進行統計分析。
1.2.3比較研究法。通過對小威廉姆斯和莎拉波娃在比賽前的對戰記錄、比賽中臨場發揮的技戰術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小威廉姆斯能夠獲取最終勝利的原因。
2結果與分析
2.1雙方發球數據比較結果與分析
通過表1得知,小威本場比賽發球優勢明顯中,無論是ACE球數量、一發進球率和得分率、最快發球時速和一發平均時速全面領先于對手,在關鍵分上屢屢送出ACE球或者發球直接得分化險為夷,強勁的發球使得小威從一開始就占據比賽主動,使得自身發球局極少被破,也是小威取得本次勝利的關鍵。
2.2雙方接發球、網前數據比較結果與分析。由表1可知小威接發球得分率、破發率遠遠高于對手為,而自己僅被破掉一個發球局。說明小威的發球局比對手穩固,接發球能力強于對手,尤其對破發點、局點等關鍵分技戰術上的把握展現出超一流選手的成熟與穩,這是小威贏取比賽的重要原因。
2.3雙方正反拍主動得失分數據比較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本場比賽是一場高水平的底線對攻大戰,雙方的制勝分均高于非受破性失誤。雖然小威的制勝分和非受迫性失誤都要高于對手,但小威制勝分更多,使得小威的主動得失份上仍比對手多7分,說明小威在主動得分上強于對手。
兩人同為暴力底線進攻型球員、移動能力偏弱,均注重前3板的進攻效率,底線多拍相持不到。如表1知,5拍以上多拍相持莎娃略占優勢,但5拍以內小威展現出壓倒性優勢,比賽總得分上小威76分,高出莎娃的12分均靠5拍以內進攻所得,說明小威前3拍的強勢高效進攻得分是獲取比賽勝利的關鍵。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1)強勁的發球和大力正拍進攻是小威贏得本場比賽的關鍵。ACE多,雙誤少,發球穩定且攻擊性強,無論是發球速度、一發成功率、得分率上優勢顯著,但二發贏球率低,移動能力差,移動回擊球失誤高,非受迫性多。(2)小威接發球能力突出,對破發點、局點等關鍵分的把握能力強,但得分手段過于單一。(3)小威前三板的進攻效率顯著。正拍進攻能力尤其突出,但多拍相持能力弱于對手。
3.2建議。(1)小威在以后的二發訓練中應保持穩定性、增加攻擊性,提高二發得分率。積極上網,運用切削放短等戰術使得分多樣化。提高移動能力,增加底線多拍相持中擊球的穩定性。(2)當今女子網球比賽風格男子化,注重發球的質量以及底線進攻的效率。因此擁有強勢的發球積極的進攻意識,完備的技戰術運用以及穩定的心理素質是中國女網球員未來取得突破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張華.2011年美網彭帥止步十六強的技術分析[J].內江科技,2011,(12).
[2]孫京主.對2012年美網女單決賽中小威廉姆斯的技術統計分析[J].新西部,2012(21).
作者簡介:龔旭昱,男,漢族,湖南益陽,大學輔導員,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2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