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慧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安陽 453000)
?
乒乓球教學方法的歸納與應用
苗慧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安陽 453000)
1乒乓球教學方法的歸納
1.1興趣激勵法。興趣激勵法就是在教學訓練正確選抒、使用培養興趣的方式,營造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學習和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要是通過乒乓球人文教育與情感激勵.目標設定激發學生訓練興趣。人文段練通過介紹國球歷史、闡明乒乓球運動的好處,激發訓練興趣。情感激勵:對于從礎薄弱學生的學生,樹立他們的白尊心,給他們更多的關心、愛心和熱心,多給鼓勵與表揚,少給批評與斥責;對于以出和素質比較好學生,提出更高要求,更高的目標前進,使之克服驕傲白滿的情緒。目標激勵:設置適當的目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興奮性。把訓練的目標或較復雜的技術動作分解幾段,每一段都設立一個通過一定的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讓學生們每學一段都可以通過自測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效果,使學生看到自己階梯式的進步,從而產生一種滿意的感覺,激起進步學習的欲望。
1.2體育俱樂部教學法。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主要分三種類型,即課外體育俱樂部,課內體育俱樂部和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在這三種類型中,課外體育俱樂部為指導形式,這種形式以拓展學校體育功能,培養良好的體育習理和行為為主要目標:課內體育俱樂部模式是近幾年高校教學改革的熱點,以現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為依托,體現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構建新型的大學教學方式為目標;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是伴隨著素質教育的興起,提出課內課外一體化,以終身教育思想為指導,培養適應學習社會的能力為目標。課外體育俱樂部大多以課外體育活動出現,由于該模式有較高的自愿性和自主性,所以一直受各院校的普遍采用,表現出較強的生命力。
1.3小群體學習法。小群體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按體能、技能、興趣、愛好等不同需要或以系、班為單位組成人數較少、白選小組長的學習方式。具體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系或班為單位組成4-6人的體育學習小組,白選小組長,教師示范、講解后,在小組長的帶領和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小群體成員制訂教學目標,在練習互相幫助、相互評價、相互提供反饋信息,并能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復習,以達到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學習的后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小群體成員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由各組小組長組織小組間的比賽,以提高學生的裁判能力,加深對技術動作的理解。
小群體學習法運用于乒乓球教學中,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動作結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運動動作的正確確表象,同時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練習,從而達到更好更快地掌握,提高動作技能的。小群體學習法運用于乒乓球教學,把教與學的心從教師轉移到了學生的身上,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獲取知識的信息能力。小群體成員通過教師的指導制訂教學目標,自我評價學習效果.相互指導、幫助、共同探討掌握技術動作的方法,通過在成員問、小組間的相互激勵競爭體驗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培養了創新能力,增強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1.4同質搭配和異質搭配混合訓練法。當兩個人可以對練時就出現了一個問趣,就是對手問題。以往的觀念就是兩個水平相近的人一起訓練,這樣固然好。因為這樣兩個人進步是同步的,而且是很快的。但異質搭配也有好的方面,比如不同技術水平伙伴的搭配,技術水平高的一方對技術水平偏低的一方可以起到學、傳、幫、帶的作用。技術水平的一方,可以學會如何幫助別人去打球.被幫助的一方;從而受到對方的正確熏陶,感悟別人的幫助,樹立幫助意識。另外,高低水平同學的搭配,從另一個角度講.以培養學生的球風:不同打法、不同風格、不同球拍性能伙伴的搭配,可以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給學生以思考、以啟迪:不太熟悉的教學、情感表現不同伙伴的搭配,可以培養學生的交換意識,提高其交際能力:不同性別同學伙伴的搭檔,可以引導學生有一個與他人良好相處的意識,即如何與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水平、不同職業的人去打球。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應該同質搭配和異質搭配結合進行訓練。
2乒乓球教學方法的應用
方法雖多,但是在不同方法中可以摸索到規律。綜合來說,這些教學方法主要遵循了以下幾條:
2.1啟發誘導。興趣激勵法、探究型教學法、乒乓球總識教學法這些方法都是通過對學生的啟發誘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來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錄的提高。興趣激勵法側重于學生對乒乓球運動興趣的培養,探究型教學法側重于學生主管能動性的培養,乒乓球意識教學法則是通過潛意識的啟發和誘導來促成乒乓球意識的養成。
2.2因材施教。小群體學習法同質搭配和異質搭配混合訓練法這兩種方法則亞于根據學生的差異及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法與訓練策略。小群體學習法就是對不同水平的對象應選擇不同難度的技術動作和戰術配合。每個班的學生個性不同,身體素質、技戰術水平也有差異.通過分群分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同質搭配和異質搭配混合訓練法讓學生了解不同風格的掃法,拓寬學生的訓練視野和訓練風格,提高乒乓球教學的教學質量。
2.3以人文本。興趣激勵法、心理訓練法、表象訓練法、乒乓球等意識教學法都是有效的利用人類的心理特征與思維特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乒乓球意識素養,在注意體能訓練的同時.生理訓練和精神訓練。這充分體現了乒乓球教育以人文本的特色和宗旨。而實踐證明,在乒乓球訓練中,只有以人為本,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人體的規律進行訓練才能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陸琦.多媒體組合教學法用于乒乓球草本技術教學的實驗研究.科技信息,2006.
[2]王汝英,朱會生.探究型教學法在人學體育乒乓球教學的實驗研究.山西師大體育學院,2005(2).
[3]季紅英.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式教學法的實驗研究.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
[4]劉芳,李茜.分層次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技術課中的應用.四川體育科學,2004.12.
作者簡介:苗慧,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