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俄狄浦斯王》的悲劇藝術"/>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楊雪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2)
?
英雄主義的悲歌
——論《俄狄浦斯王》的悲劇藝術
楊雪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2)
摘要:《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著名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曾被亞里士多德評為“十全十美的悲劇”。它取材于古希臘英雄傳說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故事,被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煉成“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情結”。俄狄浦斯的悲劇結局,表現了個人堅強意志與命運不可抗爭的沖突。
關鍵詞:俄狄浦斯;悲劇;雙重性;逆轉
古希臘悲劇是歐洲戲劇的開端,在歐洲文學史上占有光輝的一頁。古希臘的三大悲劇詩人包括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其中,索福克勒斯被稱為“戲劇藝術中的荷馬”,其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是一部成就很高且影響巨大的悲劇,蘊含了豐富的悲劇藝術,我們從跌宕起伏的情節中可以感受古希臘悲劇的藝術魅力。在本文中,我將從命運悲劇,語言的雙重性,逆轉模式三個方面分析這部戲劇的悲劇藝術。
1典型的希臘式“命運悲劇”
《俄狄浦斯王》這部悲劇最終是以俄狄浦斯為犧牲品的,在全劇中,正是俄狄浦斯本人,獨自支配了整個事件。按照古代希臘人的理解,命運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俄狄浦斯無論怎樣掙扎,都難逃命運的束縛,因為神諭決定了他的命運悲劇是必然的。在整部悲劇的情節展現中,命運被描述為無形的、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巨大力量,始終伴隨著俄狄浦斯。
悲劇的開頭,俄狄浦斯為了盡快找出兇手,“向全體公民這樣宣布:你們里頭如果有誰知道拉布達科斯的兒子拉伊奧斯是被誰殺死的,我要他詳細報上來……。”表示要接力捉拿那殺害拉伊奧斯的兇手。并且發出“加入兇手是我家里的人,我愿忍受我剛才加在別人身上的詛咒”的誓言。在調查兇手的過程中,特拜城的先知特瑞西阿斯,俄狄浦斯的母親與妻子伊奧卡斯特以及拉伊奧斯的牧人都先后企圖阻止他,但這都無濟于事。俄狄浦斯不是那種滿足于權宜之計,輕易妥協就范的人,他勇往直前,力排眾議,一直走到了這條自己創開的路的盡頭,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始至終支配著事件的他,自始至終被玩壞了。這就深刻地體現了這部戲劇中俄狄浦斯堅強意志與命運不可抗爭的沖突,俄狄浦斯的行為是悲壯的,因為他無辜地承受著命運的打擊;俄狄浦斯又是高貴的,因為他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仍奮起抗爭,捍衛人的尊嚴與榮譽。俄狄浦斯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但是最終也難逃命運的懲罰。
2語言的雙重性
俄狄浦斯話語中的雙重含義與他在戲劇中的雙重身份相吻合,整個悲劇就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俄狄浦斯是雙重的,他本身就構成一個謎,首先,他的名字就是一語雙關,“俄狄浦斯”,意思是“腳腫的人”,這一生理缺陷使人聯想起被父母詛咒、棄于荒郊野嶺的嬰兒。可是,“俄狄浦斯”還意味著“懂得關于腳的謎語的人”,他解開了女妖斯芬克斯的謎語,智慧使俄狄浦斯登上了特拜的王位。
除此之外,俄狄浦斯無意中說出他自己并不理解的意思的話構成他話語中唯一的真理。例如,俄狄浦斯剛一出場,就無意之中用形容“替罪羊”的話語為自己下了定義,他對請愿的人們說:“你們每人只為自己悲哀,不為旁人;我的悲痛卻同時是為城邦,為自己,也為你們。”稍后他又說:“我是為大家擔憂,不但為我自己。”可是,俄狄浦斯錯了,他確實應該為自己擔憂,因為克瑞昂聽到的神示中所說的“污染”,正是俄狄浦斯自己。所以,俄狄浦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道出了真理:正是因為他本人就是污染,就是城邦的“罪惡”,他的的確確承擔著所有的臣民的痛苦。
于是,俄狄浦斯語言中包含的雙重含義以一種頭足倒置的形式再現了天神語言的雙重含義,正如神示使用的謎語式表達法一樣。俄狄浦斯后來發出了悲痛的哀號“我成了不應當生我的父母的兒子,娶了不應當娶的母親,殺了不應當殺的父親”,最終落得了悲劇的下場。
3“國王”與“替罪羊”的逆轉模式
半神的國王——替罪羊,是俄狄浦斯的兩幅面孔。當特拜城陷入因女妖斯芬克斯而引起的恐懼之中時,是俄狄浦斯解開了斯芬克斯的謎語,拯救了特拜城,于是人們擁護俄狄浦斯為城邦的新國王。在戲劇的開頭,俄狄浦斯對請愿的人們講話,像是父親對孩子們一般,例如“孩兒們,老卡德摩斯的現代兒孫……我,人人知道的俄狄浦斯,親自出來了。”祭司這樣說:“俄狄浦斯,全能的主上。”“啊,最高貴的人,快拯救我們的城邦!”從這些語言可以看出,此時的俄狄浦斯是特拜城的半神的國王,擁有崇高的地位。
但是后來,用于形容聲名顯赫的俄狄浦斯的詞匯陸續離開了他,最終附著在天神的身上,隨著天神的偉大日趨明顯,俄狄浦斯的偉大逐漸化為烏有。在第二百零二行,為了消除城邦的瘟疫,歌隊把父親這一稱呼賦予宙斯:“我們的父親宙斯啊。”為了完成阿波羅的神示,把藏在城邦里的污染清除出去,使城邦得救,俄狄浦斯因為殺了特拜城的老國王拉伊奧斯便成為“污染”,最終淪為了“替罪羊”。
在“國王”與“替罪羊”這二者的對立中,它們是對稱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不能互換的,這就體現了這部悲劇的“逆轉”主題。俄狄浦斯從“國王”變成“替罪羊”,圍繞這一線索發生的一系列逆轉,決定了俄狄浦斯這個人物的特征,使其成為雙重人物的典型,同時也是悲劇人物的典型。
《俄狄浦斯王》可以稱得上是古希臘悲劇的典范,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這部戲劇中,向我們展示了人的自由意志與殘酷命運之間不可調和的沖突,從俄狄浦斯具有雙重性的語言中揭示其本人命運的悲劇性,從俄狄浦斯由“國王”變為“替罪羊”的逆轉中,我們看到了俄狄浦斯的淪落。索福克勒斯用命運的主題,悲劇的構思,波瀾起伏的情節為我們奏響了一曲英雄主義的悲歌,這曲悲歌的中心不僅是對命運的不可抗拒的悲哀,更顯示了在命運面前勇于斗爭反抗額悲壯。這種悲劇性的藝術手法使《俄狄浦斯王》這部戲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對后世悲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索福克勒斯著[古希臘],羅念生譯.俄狄浦斯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2]陳洪文,水建馥著.古希臘三大悲劇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3]羅念生著.論古希臘戲劇.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2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