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寶元


【摘 要】本文以國內外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建立了一個能夠指導企業將社會責任管理融入企業管理實際的評價模型,為企業采用指標評價達標的形式加強社會責任管理建設、持續改進社會責任管理工作提供可操作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關鍵詞】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能力;評價模型
0 引言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發展實際中,社會責任管理已經成為其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任務。然而,我國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建設情況不容樂觀,一些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流于形式,一部分企業僅限于發布社會責任新聞,樹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形象,還沒有將社會責任管理融入企業管理實際。
本文旨在以國內外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建立一個能夠指導企業將社會責任管理融入企業管理實際的評價模型,為企業采用指標評價達標的形式加強社會責任管理建設提供方法工具。
1 國外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研究現狀和趨勢
西方學者普遍認為,學術界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研究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萌芽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如表1所示。
2 國內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研究現狀和趨勢
我國的社會責任管理研究與社會經濟發展進程高度相關,根據對現有資料的整理研究,也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如表2所示。
3 我國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能力評價模型的建立
根據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研究的主要成果,將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任務融入到管理能力評價各層級指標結構中,我們可以建立我國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能力評價模型,如表3所示。
4 結語
我國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能力評價模型并非一成不變,企業還應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適應性改良應用,從而使評價模型更加貼近社會責任管理需要;我國國有企業建立符合自身實際、具有特色的評價模型后,就可以采用適當的評價方法對指標調研結果進行評估和計算,從而獲得各層級指標評價值和整體評價結果,連續多年的評價結果比較更有益于企業持續改進社會責任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央企業管理提升活動領導小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輔導手冊[M].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2]Michael E. Porter, Mark R. Kram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1.
[3]朱貴平.關于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科學發展觀透視[J].經濟問題,2005(7).
[4]尹倩.基于約翰·埃爾金頓“三重底線理論”淺談CSR對企業永續發展的影響[J].東方企業文化,2012(4).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