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露
提到“金箔”,您恐怕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富貴、奢侈與豪氣。但是如果將金箔添加到我們日常飲食中隨處可見的白酒里,那么,這到底是提升了白酒的附加價值,讓其陡然列入“貴族豪門”,為飯局主人添光增彩呢?還是污染了食品本身,進而可能影響飲用者的身體健康呢?
金箔是將純度為99.99% 的純金以物理方式將其氣化,使其均勻分散成小分子,再將這些小金分子重新堆棧排列,然后以精準控制分子磊晶堆棧的方式形成食品添加劑——金箔。此前,國家衛計委在其官網上公布的《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征求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中,規定金箔在白酒中的最大使用量為20毫克/千克 ,也就是每公斤白酒添加金箔的量不得超過20毫克。
事實上,金箔在很早之前就被列為了食品添加劑。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于1983年正式將黃金列入食品添加劑范疇。國際權威風險評估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在上世紀70~80年代所做的評估結果顯示,金屬金作為食品添加劑添加到食品當中,功能主要是“色素”,由于使用量極少,所以認為其并不會產生危害風險,不需要設定安全值。2013年,歐盟制定的“金箔添加劑”相關標準中顯示,金屬金可用于糖果、巧克力的裝飾涂層,也可以用于一些酒類,主要用途是作為色素使用。目前,歐盟對金屬金的使用沒有明確的限量規定,認為可以按需適量使用。在澳洲和新西蘭,金屬金可以用于裝飾糖果,由于不會直接食用,所以沒有限量規定。此外,還允許應用于酒精飲料和一些低度酒,限量不超過100毫克/千克。可見,金箔既不是釀酒的原料,也不是必要的輔劑,它和色素、香精一樣,只屬于“工藝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劑范疇。
那么,究竟金箔對人體是否具有保健作用呢?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目前已確定人體必要的元素有20多種,但肯定不包括金,而且金元素的穩定性特別好,食用量較少的情況下,“金”在體內不發生任何反應,而且也不消化,會直接隨糞便排出體外。但是如果食用過量的話,會影響人體本身的消化功能,造成胃腸道不適,嚴重的還會引起胃黏膜出血。此外,由于金箔在白酒釀造工藝中沒有任何作用,因此,添加了金箔的白酒在口味上并不會有任何特殊之處。
“黃金酒”“白金酒”的問世,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營銷策略,商家打著這樣的旗號,可以將這類產品更好地推銷給“土豪”。 如果有的消費者希望以金箔酒、白金酒其中飄飄灑灑的金片來滿足自己的面子,購買消費也無妨。但要提醒您注意的是,金箔酒并沒有任何保健功效,飲用過量還會導致腸胃受損,而為此多花上幾百甚至上千元錢,是否真的值得,就需要您好好考慮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