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由強

說到文藝批評,目前業界普遍認可俄國偉大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的觀點,那就是文藝批評是運動的美學。早在19世紀上半葉,別林斯基就深刻地認識到作家藝術家是時代的產物,不僅應該深入反映所在時代的社會運動,還應該更加超越這個時代。別林斯基的這種文藝批評不但牢牢地植根于俄國社會發展和文藝的歷史進程中,而且有力地推動了這個歷史進程。
今天,我們國家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階段,全國各族人民都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不懈奮斗。曲藝工作者作為文藝輕騎兵理應策馬揚鞭,與這個時代同頻共振,勇立潮頭,成為這個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那么我們拿什么做到這些?拿作品說話!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觸及人的靈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鳴的。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我理解,優秀文藝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和水平。衡量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文藝工作者,最終要看作品。創作生產優秀作品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點也是大家公認的,那就是須臾不能健康的文藝批評(文藝評論)。文藝作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意識形態和商品經濟的雙重屬性,具有認知、教育、審美、娛樂等多重功能,必須接受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和歷史檢驗等多重主體檢驗,必須面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益等多種效益的考量。如何遵循文藝規律、建立和把握科學的文藝作品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有效地指導和引領文藝創作,都需要文藝理論評論工作者的積極介入和潛心研究。
與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曲藝藝術創作和市場十分活躍,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在有些曲藝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典、顛覆歷史,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以丑為美,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有的搜奇獵艷、一味迎合部分觀眾的低級趣味,重拾前輩名家剔除的“倫理哏”、“葷口”、“暗臭”等糟粕,價值取向出現偏差;有的胡編亂寫、粗制濫造、牽強附會,心態浮躁、閉門造車、遠離生活,奉行短平快、遠離高精尖,制造了不少文化“垃圾”;有的只寫一己悲歡、杯水風波,脫離大眾、脫離現實,缺乏對社會現實的深切關注,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藝術欣賞需求,等等。凡此種種都警示著我們,努力創作生產出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曲藝作品,何等急迫和重要。
什么樣的文藝作品才是優秀作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這就是優秀作品。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文藝創作如果只是單純記述現狀、原始展示丑惡,而沒有對光明的歌頌、對理想的抒發,對道德的引導,就不能鼓舞人民前進。應該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文藝評論(批評)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褒優貶劣、激濁揚清。具體到曲藝藝術來說,我以為,理論評論應當進一步研究和建立曲藝作品的評價體系,合理設置反映市場接受程度的量化指標,把價值取向、藝術水準、審美情趣、群眾口碑等作為評價的主要標準,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更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在曲藝評論活動中,應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倡導藝術民主、學術民主,擺事實、說真話、講道理,拒絕“友情”褒揚、紅包評論,不戴帽子、不打棒子。堅持正確導向,自覺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傾向。曲藝創作者、表演者也應重視理論評論,正確對待批評,以敬重之心待之,樂于接受批評。要大力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把社會效益和社會價值放在首位,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在藝術作品質量和水平上實事求是,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象思潮敢于表明態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于表明立場,堅決防止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更多書寫人民偉大實踐、反映時代要求、彰顯崇高信仰、傳遞真善美的優秀曲藝作品推介給廣大受眾,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真正發揮文藝評論(批評)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