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武





全球財富管理市場西風東漸,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積累的國民財富需要管理和傳承,如何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探索中國特色的家族財富管理模式?我們認為方向有二:一是基于現(xiàn)有的經、金融理論基礎構建家族財富的微觀機理,如投資組合理論下的財富增值保值策略以及基于家庭生產函數(shù)理論的權益重構策略研究等;二是基于歷史文獻和歷史資料的搜集整理分析,探索基于中國文化的特色家族財富管理范式,因為任何國際經驗都必須是與本土的制度文化相容的。鑒于此,本文沿第二個方向進行初步探索,以晚晴重臣盛宣懷為例,重點研究基于歷史文化背景下的家族財富增值、保全和傳承策略,兼顧與之對應的經驗啟示分析。
財富增值的組合優(yōu)化和安全資產策略
作為李鴻章經濟事務和外交事務的首席管家,首席官商盛宣懷合理利用“官督商辦”的政策優(yōu)勢在經營運動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財富,主要方式有二:第一是股權投資,與李鴻章倡辦“洋務”并無個人投資不同,盛宣懷不僅以管位之隆而得以操持航運、路礦、紡織、金融等部門的權柄,而且在官督商辦、官商合辦和商辦的若干大型企業(yè)中擁有個人的巨額股份,是這些企業(yè)的主要的股東和企業(yè)主。比如,招輪船招商局等企業(yè)每次向民間招募股份時,盛宣懷總是率先認購,總計占股約1/4以上。又如,中國通商銀行的額度資本為五百萬兩,開辦后實收二百五十萬兩,其中大部分是盛宣懷個人資本和招商局股金。
第二是優(yōu)化組合,盛宣懷精心優(yōu)化股權投資和利益輸送所得的再投資組合,以盛世遺產的主要類型為例(表1),顯見,投資組合以房產、股票和典股本存款以及存款為主,其中地產等不動產投資占所有資產的56.84%強,股票占比37.89%,其中漢冶萍公司股票占股票總資產的比重高達52.78%。進一步,遺產中的地產多以上海道契地產為主,占地產總量的87.17%。另外,從資產的地域分布來看(表2),上海和湖北的資產占比最大,總計為94.28%,其中漢冶萍和招商局股票價值以資金歸屬地為準計入上海地區(qū)。
由遺產組合明細引發(fā)的三個自然問題是:為什么上海道契地產最多?為什么漢冶萍公司股票價值最高?與之相對應的分別是盛宣懷在做優(yōu)化資產組合時的兩個資產保全策略:安全資產和制度紅利。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的前身是《上海租地章程》,其中有兩條規(guī)定為明顯的不平等條約,一是英國人擁有承租和退租的主動權,進而將“名為買賣”的土地變?yōu)椤巴恋赜米狻保榔跏菫樽夥教峁┢浍@得土地產權和交易權的法律依據(jù);二是英國領事館全權負責居留地內的所有事務,確立了英國在居留地內的絕對權威,儼然將居留地變成了“國中之國”。修改后的租地章程的不平等性雖然有所弱化,只不過將原有的英國的絕對權威變成“英法美”的相對權威而已。所以盛宣懷將具有永久權和法外權的道契作為安全資產重倉配置。
同為李鴻章的幕僚,甲午戰(zhàn)敗李鴻章倒臺后,袁世凱在政治方面的野心昭然若揭,為募集資金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理想,
袁世凱打起同門兄弟盛宣懷的主義,借機接管了盛宣懷的鐵路和電報事業(yè)。鑒于此,為借助1904年頒布的《大清公司律》中的相關產權保護政策以及實現(xiàn)公司運作由“管辦——官督商辦——招商承辦”向“股份制”轉型發(fā)展進而脫離政治力量的干擾,盛宣懷相繼對旗下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1908年,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xiāng)煤礦,合組成完全商辦的股份有限公司;1909年,輪船招商局在上海召開了第一次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招商局首屆董事會,盛宣懷當選董事會主席。這些表明,隨著股份制的推行,在這些企業(yè)中,股東開始取代政府,“商辦”取代“官督”,而成為企業(yè)管理中的主導力量。同樣,到了民國二年(1913年),漢冶萍公司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盛宣懷被推舉為總理,隨后又被推為董事長。事實上,盛宣懷在本輪股份制改革過程中一石三鳥:擺脫政治干擾、做到產權保護而且實現(xiàn)個人意志。
財富傳承的動息存本和愚齋義莊機制
盛宣懷借鑒三井住友家族“不分家產已歷數(shù)百年,家有議會,會有憲法,子孫繼承弗替”的做法,設立“動利不動本”的分家析產遺囑,其中于1914年嘗試設立至善堂地產總管理處,旨在建立遺囑執(zhí)行的組織機制。然而,盛宣懷逝世后不久,家族成員對遺囑中的分家析產策略存在異議,故于1917年成立愚齋義莊,下設董事會和清理處,負責分家析產策略的重大事情商議和財產清理工作,經商議決定“仍應遵照遺命十成分派宗旨,除應還債務、應提公用結清外,所有家產以五成分派五房,以五成所收利息為義莊……”的“家產莊息”分家析產策略。
分家析產機制與財富傳承策略
1920年1月23日,在遺產清理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確定“公中、五房各半得五百八十萬零三千零五十七兩一錢九分四厘”并愚齋義莊所得產業(yè)清單。在2月3日的第五次會議上確定五房分配明細,即仁、義、禮、智、信五分產業(yè)清單,以備五房抓鬮分配,資產明細見表3,顯見,愚齋義莊資產以權益類的股票資產為主,而五房資產則以房產等固定資產為主,再者,愚齋義莊的資金使用以資產的利息為上限,而五房則以分配到的實際資產為準,這就是前述的“家產莊息”分家析產機制。
進一步,由表3中的資產結構及愚齋義莊章程并歷次遺產清理小組會議,可以總結盛宣懷家族財富傳承“一代、傳男、均分”的主要熱點。為分析問題方便,我們從代際傳承的角度分析這一特點,正常而言,在規(guī)劃財富傳承方案時,決策者應考慮父輩、同輩、子輩以及孫輩的財富分配問題,而本文討論的盛宣懷案例則只要考慮子輩中五房在世兒子的財富傳問題。鑒于父輩已過世,在此不做討論,而同輩和孫輩則是通過義莊中的常州盛氏老宅義莊、本支子弟或各房自由安排予以完成財富傳承安排。同輩中的妻妾盛莊夫人和蕭姨太太則是通過計提生活費的方式保障其晚年生活,其中由祖輩傳下的公典遺產均納入二位的晚年生活保障資產中去,再次印證家族財富傳承中的一代性特點。事實上,即便在傳男不傳女的“宗法制”繼承方式傳統(tǒng)體制下,并未不考慮子輩中女兒們的相關安排,如通過計提嫁妝費的方式來做財富傳承安排,如七小姐、八小姐的嫁妝費均為6萬兩。最后,鑒于盛氏遺產中以房產等不動產和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為主,所以在規(guī)劃五房的遺產份額中既要考慮房產和股票的比例均衡問題,還要考慮資產組合的收益即月息問題,自始至終體現(xiàn)“均分”二字,可見董事會在家族財富傳承分配策略制定方面的睿智。
最后,在上述的“家產莊息”分配方案中,明確了五房、盛太夫人以及蕭姨太太和小姐們所得遺產的處置安排。首先,盛太夫人和蕭姨太太的贍養(yǎng)費堅持“動本不動息”的基本原則,遺產由愚齋義莊代為管理,二位百年后按“家產莊息”策略原則分配。其次,七小姐和八小姐等所得遺產中的實業(yè)部分,當義莊中有現(xiàn)金后照價收回。再次,如果五房中某房想要出售其名下的遺產,義莊和其他各房擁有優(yōu)先購買權。最后,義莊的不動產和權益類資產等堅持“動本不動利”的基本原則,應由董事會商議決定是否將其中部分資產變現(xiàn)以購買不動產等資產。這表明,在“家產莊息”的策略下雖然有違宮?!皠颖静粍永钡姆峙湓瓌t,但在“愚齋義莊”機制下嚴守宮保遺囑,體現(xiàn)了家族辦公室或家族信托亦或家族基金會等現(xiàn)代意義上傳承機制的優(yōu)勢,也可以是這些傳承機制的先驅。事實上,“愚齋義莊”還具有“表決權信托”的雛形,在首起遺產糾紛宣判結果中有一條“盛氏遺產中保存股股票選舉權,應由莊夫人主持辦理”,又如表3所見,股票資產占義莊資產中的絕大多數(shù)。
等同家族基金會的愚齋義莊
接下來,我們重點分析愚齋義莊董事會的人員構成和主要特點以及資金用途,以茲借鑒。董事會成員有七人(圖1),分別是夫人、后裔、家族、親屬、法律顧問各一人和廣仁善堂兩人,主要職責特點如下:一是丙丁戊三項董事由甲乙己三項董事公推,從中可以看出董事會的家族主導性;二是成員中宮保后裔五房及盛太夫人無論何時不得超過兩人以示限制,這也表明家族成員權利的有限性;三是盛太夫人任首任董事會會長,而且對其任期并無年限約束,待其百年后,由五房輪流按照長幼次序增加一名董事,此后,會長由董事會公推,任期限定為一年,由此可見董事會對家族成員的獨立性;四是除盛太夫人及五房代表外,其余董事任期三年,每年只準辭職一名,并按照丙丁戊己順序依次辭職,顯見董事會決策的連續(xù)性;五是董事會決議以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為準則,如果出現(xiàn)贊同和否決的票數(shù)相同,最后的決策權屬于會長,進而表明董事會決策的集中性。
資金使用方面,董事會決議將義莊利息按4:4:2分成三份,分別用作善舉準備金、本支義莊準備金和公共開支等用,涉及家族成員和本支子弟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條款設計非常合理精細,如本支子弟安排中的(3)、(4)和(5)不得高于五房內子弟所得很好地平衡他們之間的關系,既照顧到每個受益人,又不要讓受益人認為存在分配不均問題(表4)。此外,對善舉準備金和本支義莊準備金都設置了使用上限,以控制開支,余款則以購買具有較高升值潛力的房產為主。
對當下家族財富管理的經驗借鑒
簡言之,首席官商的家族財富管理以制度文化為中心,構建以優(yōu)質安全資產為主的資產組合,制定與制度文化相容的財產保全策略,在“一代、均分”的指導原則下做好財富傳承的權益重構策略,同時,兼顧公益慈善的相關制度安排。就依靠制度方面而言,家族財富的資產組合以制度保障優(yōu)異的上海道契地產為主,其他權益類資產為輔;利用公司法出臺的制度優(yōu)勢,通過股份制改革保全已有股票類資產的權益;建立歷史悠久且受法律制度保護的義莊機制進行“家產莊息”二元制財富傳承策略構建,其中家產以優(yōu)質的上海道契地產為主,而置入義莊的資產則以保障程度不高的低估值權益類資產為主。
最后,在宗法制的傳男不傳女繼承方式下,家族財富傳承僅將兒輩一代作為受益人對象,對父輩、同輩和孫輩的權益則通過計提或義莊等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事實上,這也是構成家族遺產風波的兩個主要原因之一,即便如此,如果沒有老四盛恩頤提出要對義莊中除公益慈善外的基金按原方式進行分析,也不會出現(xiàn)因女子繼承權引發(fā)的內部家族遺產風波,更不會出現(xiàn)中央政府趁機將盛氏家族和義莊中的公益慈善資產收歸國有的風波。再者,老四盛恩頤提出再分義莊資產的原因是“黃賭毒”揮霍了其繼承的幾乎所有財產,海翔藥業(yè)的接班人在4年內將父親40年創(chuàng)辦的家族企業(yè)拱手讓人同樣因為一個“賭”字,這是企業(yè)主在培養(yǎng)優(yōu)選二代接班人或職業(yè)經理人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遠離“黃賭毒”。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