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長貴
嶺上開遍映山紅
岳長貴

岳長貴
遼寧東港人。1962年畢業于丹東師專。歷任中學語文教師、市文化館長、鎮黨委副書記、市作協主席等。副研究館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專著20多部,近400萬字。童話《小貍貓告狀》、短篇小說《八只綠皮鴨蛋》、長篇小說《賊船》先后獲遼寧省文學創作獎,報告文學 《永遠的老榆樹》《海闊憑魚躍》獲國家級創作獎。
登上郁郁蔥蔥的龍頭山,映入眼簾的是嫣紅似火的映山紅。在青山綠樹之間,一團團,一簇簇,開得那么熱烈、絢麗。陣陣微風吹來,那一片片翠綠的葉子襯托著火紅的花朵,各具神韻,千媚百態,綺麗多姿,爛漫得迷眼炫目。
我靠在一棵大松樹上閉眼歇息,灌木叢中有許多不知名的小鳥“嘰嘰喳喳”熱情地呼喚著我,朦朧中我仿佛聽到宋祖英那甜美而抒情的歌聲: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悠美的歌聲使我進入夢幻世界,夢幻中我自己也變成了一株映山紅,腳長出了細長的根須,深深地扎進了泥土和巖層,呼吸著天地的元氣。頭上也長出鮮嫩的綠葉,襯托著嬌艷的花朵,融入大自然之中。
我就是帶著這種心境走進山下一所中學的 “映山紅”文學社的。也許,映山紅文學社近30年的創業歷程注定要成為一道別致的風景,如同龍頭山上盛開的映山紅一樣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山外世界的有心人總會在某一時刻關注這爛漫的山花。
一
提到“映山紅”,就不能不提到育花人——合隆中學的語文教師孫成文。就是他,在1988年1月,創建了遼寧省第一家農村初中生文學社——“合隆中學映山紅文學社”。緊接著,《映山紅》創刊號誕生了。創刊號融注了孫成文一個寒假的心血,從選稿、改稿到最后的刻板、印刷,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
他從沒學過刻板,經常是下筆太重,蠟紙碎了,就換一張重刻,直到自己滿意為止。為此,他拇指、食指、中指都磨出血泡,然后成繭。為了保證印刷質量,印壞了一版,重新刻寫再印……
《映山紅》共油印出版了43期,其中1991年第3期《映山紅》在成都召開的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會上,被評為全國中學優秀校刊三等獎,評委們稱它為“油印刊物中的精品”。1997年11月,《映山紅》改為激光照排,編輯水平也越來越專業。
為了使學生們能看到高質量的報紙,每期的2萬字稿件,都是孫成文從近10萬字的稿件中精心挑選出來的。
2001年春節前夕,孫成文在一次車禍中撞斷了左小腿,而3月份又是《映山紅》新年第1期的出版月份,而厚厚的石膏讓他很無奈地躺在炕上,他心急呀!后來他便通過電話讓文學社社委會的學生把稿件送到家里,他就在炕頭的那張小桌上完成了2001年第一期《映山紅》的編輯工作。到排版室進行報樣校對時,他讓妻子用自行車把自己送到車站,扶上客車,到了東港車站后又讓騎三輪的師傅把他扶下車,每次往返,他那條傷腿都腫得粗粗的,按一下,挺深的坑,晚上又疼得睡不著覺。家人說,你何苦呢?孫成文對此只是一句話:“沒辦法,這是我熱愛的事業。”
二
—個人能在28年時間里始終如一地堅持,始終如一地追求,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
《映山紅》至今己出版了120期,刊發稿件二百四十多萬字,這二百多萬精練的文字凝聚著孫成文28年來含辛茹苦的創業精神。而《映山紅》報所獲得的“全國中學文學社團示范報刊”的至高榮譽,也正是對孫成文敬業精神的褒獎。
要辦好社刊,首先要有優秀的稿件,孫成文深知這—點,從文學社成立之初到現在,孫成文利用課余時間堅持給文學社的學生們上輔導課,每周兩節,風雨不斷。
輔導課的內容從談自己的創作體會到基本的寫作知識講座,從限時作文訓練到集體改稿會,形式多樣化,為學生們所喜聞樂見。為了改變傳統的作文輔導觀念,孫成文注意搜集信息。1999年末,當新概念這種作文方法誕生時,孫成文就及時地把它運用到文學社輔導的課堂上來,通過自己的分析講解、例文導讀,讓學生們及時地掌握這種寫法,從而運用到作文實踐中。
于是,文學社輔導課上出現了這樣的內容:聽歌曲寫作文、根據文字配圖畫、根據美術作品進行書面文字表述,給一段引言,讓你想象或聯想寫出作文……
為了給學生們現身說法,孫成文始終堅持文學創作,2003年他出版了個人第一本散文集和詩歌集。2012年他又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和詩歌集。他用自己的創作經驗與體會去引導學生、啟發學生。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更新的寫作知識,2002年,孫成文承擔了國家“十五”教育科研課題“創新寫作與研究”的實驗,他把實驗過程中的經驗所得進行匯編,整理成冊。2003年,江蘇教育出版社為孫成文出版了初中生寫作指導讀本《教你寫作文》一書。然后,他所承擔的“創新寫作與研究”課題通過了國家級驗收。
孫成文自工作至今,一直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語文的批改備課任務本身就比較繁重,可是他從未因為文學社的工作而耽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教學成績也始終位于全市的上游。不僅如此,孫成文還分別幫助丹東五中、十九中、三十中、二十四中、十三中以及東港市黑溝學校組建了文學社團,并且多次為這些學校上寫作輔導課。2004年 3月,在丹東市初中校園文學聯社成立大會上,孫成文被推選為丹東市中學生文學聯社副秘書長,并兼任丹東市中學生文學聯社社刊執行主編。
對此,孫成文有自己的態度,他說:“我熱愛文學,愛好寫作。寫作是一種精神的享受,我要把這種精神傳遞給學生們。因此,我不會輕易放棄!”
當看到一期期社報出版、學生的作文發表、獲獎時,孫成文心中的那份喜悅之情真是無以言表,他對記者說:“我認為一個人的幸福永遠建立在對事業的追求上,看著一批批學生從龍頭山起步,像映山紅一樣地綻蕾開放,我就心滿意足了!”
三
28年來,孫成文利用課余時間無償為1100多名社員上輔導課1300多節;利用休息時間組織文學社活動300多次;輔導學生在全國及省市報刊中發表各類文學作品1000多篇,有460名學生的作文在他的指導下獲得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一、二、三等獎。他個人40次獲得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優秀指導獎和最佳組織獎,16次為學校捧回了全國作文大賽集體獎。60名社員的小說、散文、詩歌在孫成文的精心指導下多次在《語文報》《中華文學選刊》等十幾家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
《映山紅文學社大事記》上記載了這樣兩條內容:
一、“映山紅”在孫成文這個辛勤園丁的培育下愈發鮮艷奪目。遼寧省和東港市的教育文化主管部門8次對映山紅文學社進行表獎,中華全國總工會、團中央、文化部群眾文化司、中國教育學會、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也10次表獎了映山紅文學社。
二、孫成文用自己的工作熱情和業績,得到了全國中學語文教育界的信賴,因此成為全國知名文學教育工作者。全國中語會曾四次邀請他在會議上介紹經驗。他先后被評為“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團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百家”“中國校園文學社團百強優秀導師”“全國創新寫作課題實驗優秀實驗教師”“遼寧省優秀中學語文教師”“2006年中國校園文學優秀指導教師”“2005年感動丹東人物十六位候選人之一”“中央教育科研所2008年全國中小學校內報刊最佳編輯”“中華全國總工會2008年度全國世紀英才”“2008年全國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個人”“2007年東港市政協委員建功立業先進個人”“2008年東港市優秀政協委員”,2011年、2012年、2014年三年獲得中國校園文學優秀導師獎。
現在校就讀的二年一班學生撰文說:
“映山紅花開得火紅,漫山遍野,我們被沾染,帶動著我們的心靈走進了敞開的文學大門,映山紅文學社會伴隨著霞光麗影,時刻放射它的光芒,照亮所有屬于它的心靈之窗。”
寫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媽媽講的一個故事:映山紅與貓耳朵花打賭,看誰開放得早。貓耳朵花一冬未眠,冰雪初融,便將毛嘟嘟的葉片掙出地面。方自得意,一張眼,咦,誰將山坡抹得緋紅,如火,似霞!
春風捎來一句話:“認輸吧!映山紅早已開放了!”
“不算數,它還未綻葉呢。”
“比的是誰開花早嘛!”
貓耳朵氣紫了臉。從此,花就變成紫色的了。映山紅呢,卻成為“迎春第一枝”,用它燦若朝霞的花迎接著春天的到來。
映山紅文學社終于憑借自身的發展和影響迎來了這個時日——2005年10月20日下午,遼寧電視臺(衛星頻道)《精彩遼寧》欄目組走進了合隆中學,走進了映山紅文學社。這是從《精彩遼寧》擷取的兩個小鏡頭:
之一:接受采訪的是三年級部分社員和二年級的全體社員。在回答記者關于對文學的理解等一系列問題時,劉虹兵、姜恩鳳、張穎、薛爽、于欣等社員的回答各具特色,語言組織得流暢、生動,讓記者感到驚訝,孟編導這樣評價:“城里的孩子也未必會有這樣的表述。”
之二:兩節輔導課上,社員們的表現更是出彩。第一節輔導課上的是短文配畫訓練。孫成文給社員們提供了一段朱自清散文《春》中對于春雨的描述。社員在討論這幅畫的內涵時用北方的春雨與南方的春雨進行比較,社員們新穎別致的比喻、奇特的想象,征服了記者和編導們。而在繪畫過程中,他們又用彩筆將自己的感受融進畫面中,令人賞心悅目。
四
“映山紅”,這個以山間凡花命名的文學社已近30年的歷史了。她如同龍頭山上的映山紅一樣,沐浴著春風春雨,不斷地發展、壯大,孕育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校園文學作者,在全國、全省校園文學創作上有著一定的影響。她曾被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永福先生稱為“花中西施”,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中學生文學社團”,最終進入了“全國百強文學社”“全國示范文學社團”行列……
我的思維又“發散”到龍頭山下那所普通的農村中學,在這個偏僻的山谷里,能夠孕育出“映山紅”這等脫俗之花,讓人不得不佩服熱愛校園文學事業的孫成文用近三十年的熱情和執著,練就了“化腐朽為神奇”的育花功夫。
據說,檀香樹的培育是很困難的,它不但需要溫潤的氣候,而且,在成材過程中,必須有一棵其他的樹種植在它的旁邊,作為它的“伴生樹”。世間罕見的檀香樹就是靠 “伴生樹”根瘤菌的養分孕育成材的。人們只知道檀香樹的可貴,卻很少知道“伴生樹”為它默默作出的奉獻。現在,我們有理由相信:孫成文,就是這株“花中西施”的“伴生樹”!
“綠葉無悔,撲向那大地,是報答泥土芬芳的情意,累也無悔,苦也無悔,只有無悔的人生才能奉獻自己……”聽旋律深情的歌曲《人生無悔》,品讀二十八載的映山紅,我深切感受到作為普通教師的孫成文精神世界里的熱愛、熱情、執著!讓我們記住孫成文,記住他二十八年來忠誠于校園文學事業的一片丹心!
責任編輯 黃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