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桂秋
美人美發
付桂秋

付桂秋
筆名秋韻紅,遼寧文學院第七屆作家編輯班畢業,遼寧省散文學會理事,安徽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作品發表在《中國文學》《京民文苑》《遼寧日報》《遼沈晚報》《鐵嶺日報》等報刊,入選《中國美文賞析》《讀者文摘精華原創暖文》《安徽文學年度詩選》等文集。
周日想約同學逛街,電話剛打過去,她就像抓到救星一樣對我喊:“快來陪陪我吧,臭美遭罪呢。”一聽這話,就明白她是在燙頭發呢。
說實話,如今女人做個頭發真的是既花錢又遭罪。就拿我們這樣的中小城市來說,燙、染、焗一路下來,老大媽光臨的路邊小店也要過百,稍微上點檔次的美發店,就要三五百七八百,有的甚至上千元不等。而且燙頭發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累得你腰酸背痛,還要一動不動忍受藥水熏器材烤的折磨,那種滋味,簡直是上刑一樣令人難以忍耐。所以,最近兩年本人不再燙發了,頭發隨意梳理,主要是不想遭那個罪了。
可話又說回來,有時真的很羨慕那些新潮時尚的卷發,什么離子燙、螺旋燙、錫紙燙、紋理燙、數碼燙等等數不勝數,各具特色,宛如那流行時裝一樣吸引著你的眼球,鼓動著你躍躍欲試。因為擁有一頭適合自己的迷人秀發,對彰顯女性的氣質尤為重要。那或簡潔大方或精致雍容的發式,對提升女人的品位,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尤其在一些正規場合,更能彰顯個人魅力。
這樣一來,又不排除哪天心情頗佳時,還會鋌而走險,再赴湯蹈火一次的沖動。這是女人被美麗誘惑而無法預料的事。
女人對一頭靚麗秀發的追求由來已久。往遠處說,在中國古代就有很多關于女子發式的詩句。如司馬光《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歐陽修《南歌子》“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曹植《洛神賦》“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等等,都因女子發式的美妙精致而尤憐其人。還有“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更是盡人皆知,可見,女人頭發的打理多么重要。
20世紀末,李春波的歌曲《小芳》曾經流行一時,歌里唱道:“春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這里只一句“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就把這個善良美麗的女孩兒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聽眾面前。同時,也讓人了解到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因為發型可謂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可見發式的意義有多么重大。
可最近聽業內人士說,其實做頭發根本用不著那么長的時間,那是美發店為了高收費,才在各個環節上把簡單搞得復雜了。理發師在客人面前展示手藝和技巧的同時,為的是拖延時間。不是說時間就是金錢,技術就是生產力嗎?你在人家裝修豪華溫度適宜的環境中正襟危坐,看著人家洗頭工、理發師、學徒工用那么長時間在你的頭發上做文章,洗、剪、卷、燙、吹、染、拉、按摩、再洗、再吹、再修剪等等不厭其煩柔聲細語地耐心服務,你就會暈暈乎乎騰云駕霧般感受到自己高端大氣上檔次了。所以,你才會心甘情愿掏腰包。而且在自身體驗到辛苦的同時,似乎也感到了對方的不易,于是,還會掏心掏肺無限真誠地說一聲:辛苦各位,謝謝了啊……
就拿剪劉海來說,熟練的理發師左右各梳理一梳子,兩剪子就能完活兒。可他偏要給你用幾個卡子卡住,還要分出多個層次來。只見他一層一層、一小綹一小綹甚至幾根幾根地給你修剪,然后再左右觀察,前后對照,上下端詳,再修再剪。這樣一來就讓你看到了理發師靈巧的手法、精湛的技藝、耐心的服務、認真的態度。你也就覺得這錢花得值了,人家也同樣達到了目的。雙方各得其所。
1990年秋,單位組織去北京旅游,要趕早上的火車。所以,頭天下午,我們這些剛參加工作的女孩子都出去做頭發,一個個都吹成高高的劉海準備進軍北京城。雖然當時鐵嶺還沒被稱為“大城市”,但逛首都前打理打理頭發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更不能給家鄉人丟面子嘛。
記得那天正趕上姐姐有事,讓我幫她去幼兒園接孩子。送完小外甥從姐姐家回來時,想不到突然下起雨,快到家了還把我澆成落湯雞。精心打理的挽妝被淋得面目全非,原本亮晶晶的發膠和著雨水黏糊糊地流下來,一大綹劉海貼在了額頭上。沒辦法,到家只有痛心疾首地把那發膠洗掉了事。
當時我那個氣呀,那個遺憾呀!恨不得把小外甥拎過來狠狠教訓一頓解解氣。因為當年,晚上還沒有開門營業的美發店,這就是說,明早上車前,我不能再做頭發了。
次日,我可憐巴巴地看著同事們頭頂那高傲的挽妝,羨慕得心里直癢癢。當時看著她們那個驕傲勁兒,真恨不得下車就來場大雨,把她們也都澆成落湯雞,這樣大家都一個樣,頭頂軟趴趴的頭發一起逛京城了。
可到了北京才發現,梳如此高高挺立劉海的人已經很少了。這里發式多樣,也更加自然隨意。即便還能看到發式接近挽妝的,也不再用發膠固定成高高聳立的鵝頭。看來,大城市已經不再流行這一發式了。我身邊這些精心打扮的同事們,反倒成為路人矚目的焦點,被看得面紅耳赤。而我卻有了因禍得福的快感,開始用戲謔的眼光對著她們訕笑,那種得意勁兒,簡直令她們氣急敗壞。回到賓館,幾個人第一件事便是洗頭發,從此,宣告挽妝時代結束。
記憶中,高劉海流行后,便很少有統一發式了。像后來時興的什么不等式、荷葉頭、沙宣等等,都遠遠趕不上爆炸式和挽妝覆蓋面之廣。再以后,發型不但多樣化,而且更具個性化了。
后來,又開始流行染發焗油,發色可以自由選擇,一個人的頭發,竟然可以焗染出幾樣不同的色彩來。大多數人根據自己身材臉型,甚至是根據當天的衣著來設計適合自己的顏色和發式。這時,同一場合出現兩個梳同一發式的人,都會有撞衫一樣的尷尬感。
其實,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的衣著發式也在一步步趨于完美。在我們中國,女人發式自古就多種多樣,大量出土的唐代女俑,就發現發式多達一百四十余種。唐朝出土的俑不僅是力量型,同時還是表現型,男人在展示著自己的力量,女人在展示著自己的美麗。看來,那時的人們就已經很注重儀表了。
時代在飛速發展,發型也在不斷更新。如今,無論服裝還是發式,都在追求多元化、個性美。走在大街上,衣著發式各具特色,光鮮亮麗,美不勝收,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更是女人的天性。女人擁有一頭合適的秀發,更可在一低頭的溫柔里,給人帶來水蓮花般不勝涼風的嬌羞,彰顯出女性陰柔靚麗的風韻。
美人美發,美在當下。
責任編輯 劉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