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慧
守歲
劉玉慧

劉玉慧
遼寧廣播電視協會秘書長,《遼寧廣播電視學刊》執行主編,遼寧廣播電視臺高級編輯。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理事。
不約而同。
如約而至。
這一天,中國人——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炎黃子孫,都以同樣的虔誠和喜悅,也用幾乎相同的方式來履行中國人心中共同的盛典。
飛越千山萬水,穿越千年時空。除夕守歲,以年俗的方式,貫徹古今,世代傳承,華夏俱舉,朝野共之。白居易有“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孟浩然有“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蘇東坡有“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王安石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些情景交融的感性文字為我們呈現了中國人代代相承的守歲民俗畫。《東京夢華錄》記載:“除夕……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古往今來,中國人都以這種祥和而溫暖的方式敬天祭祖、共享天倫、祈福迎新。
這一夜,俯瞰中國——萬家燈火,通宵達旦,舉國不眠;這一夜,掃描中國——爆竹、彩燈、年畫、對聯、福字……紅遍中國,層林盡染;這一夜,傾聽中國——餃子沸騰著,舉杯祝福著,父慈子孝著,兄友弟恭著,兒孫繞膝著;這一夜,追述中國——歲歲年年,旭日東升,河山依舊,生生不息。
守歲,從深遠的歷史中走來,從遙遠的傳說中走來,從中國人的心靈深處走來。意蘊深遠,隆重博大。
其實,這一天,太陽照例從東方冉冉升起,北風照例卷著冰雪凜冽而過。這一天,如此盛大而不同,只因為它是一個非凡的節點。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這一天,這一刻,這個特定的瞬間流動,常態、如舊、平凡而特別。因為這一瞬間,歲月以沉靜而無法更改的姿態,完成了質的跨越。它從那一年,變成了這一年。它從那一年的最后瞬間,神奇地蛻變為這一年第一天。
有時候,根本常常被忽略。其實,我們敬畏斗轉星移,天地自然。
日出日落,于無聲處;花開花謝,滄桑一瞬。我們習慣于腳步匆匆,我們忘情于閑庭信步,我們俯仰于高山流水,我們陶醉于春華秋實……沉浸在量變的常態中,我們習慣于忘記。
除夕,那一瞬間無聲的跨越,是中國人心底最具警示意義的轟響。
逝者如斯,愁高悵遠;少年成長,老年失歲。對天地之敬畏,對祖先之追思,對天倫親情之眷戀,對健康平安富貴之祈盼,都被這一瞬間的跨越所激發觸動。
守歲,不僅是樂享團圓、天倫之喜,亦是一種帶有宗教意義的朝拜。它把中國人的情感、愿望、倫理、信仰……都凝聚在了這個“守”字上。
以捍衛人類不被年獸威脅的傳說出發,到今天傳說成為陌生和遙遠,守歲文化繁衍流傳,如今已演繹為團圓喜慶吉祥祝福的精神載體和文化符號。
時間給歲月以短暫,也給之以博大;給之以孤寂,也給之以深邃;給之以焦慮,也給之以達觀;給之以局限,也給之以厚重;給之以月亮的涼薄,更給之以太陽的溫暖。
“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地。”守歲,是年俗,是節日,是盛典,是儀式,是文化。它的譯文是珍惜。
責任編輯 劉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