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飲用水的調查分析

為飲用水的有如下幾種:自來水、純凈水、礦泉水和直飲水。這幾種飲用水由于其產地和品質的不同,其內部所含的微量元素也不盡相同。
1.1 自來水
自來水來自于江河、水庫,用氯氣或漂白粉進行消毒。但氯氣或漂白粉和水發生化學反應后,會產生致癌物質。而且自來水廠也不能徹底除掉水中殘余的氯元素、重金屬、化學物、超微粒子等其他的物質。目前,自來水存在的問題如下:①是二次污染的問題,自來水輸送管道的最末端累積超重金屬水銹污染,容易引起肝病。②是燒開的自來水中的致癌物質——三氯甲烷比生水中高三四倍。
1.2 純凈水
純凈水是采用反滲透法,通過薄膜滲濾或采用蒸餾法處理制造而成,經過處理,不僅除掉了水中的有害物質,同時也去掉了有益于人體的各種微量元素,如鈣鎂幾乎被除凈,屬于軟水。
1.3 礦泉水
礦泉水是指來自地下水深層流經某些巖石的地下水。礦泉水中含有一定的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以及對健康有益的礦物質、二氧化碳等。礦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和游離的二氧化碳,但如果飲用過多礦泉水,會影響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消化機能,還會影響膽汁的形成和分泌,從而導致人體內的酸堿失調。
1.4 直飲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污染源越來越多,水中的成分越來越復雜,水的質量越來越差,可供飲用的水源越來越少,而人們對飲用水的要求又越來越高,改善水質是全人類的重要課題,因此出現了直飲水。直飲水和其余的飲用水相比具有以下特點。①過程控制質量保證。制作水全過程一目了然,確保出水質量優于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②與國際接軌,提升生活檔次。直飲水已成為衡量當地生活水平的標志之一。在國外及港澳臺地區,人們都十分注重直飲水的飲用。③口感好,杜絕二次污染。直飲水的口感是自來水不能比的,相當于桶裝水,但又避免了桶裝水運輸過程中二次污染,隨用隨制,保證了飲水的新鮮衛生。④價格低。制水成本遠遠低于桶裝純凈水,而水質更加新鮮健康。
對于一般的中學校園來說,由于學生比較密集,直飲水一般不作為主要的飲水。因此,本次調查只圍繞著自來水、純凈水和礦泉水進行。根據筆者對學校近500名學生的調查,收回調查結果反饋430份,其中除部分學生對上述3種飲用水均有飲用外,絕大多數學生一般只飲用一種水。其飲水的種類和人數見表1。

表1 中學生飲用水統計表
在被調查的430名中學生中,有4.2%的人常年引用自來水,有35.3%的人引用純凈水,有43.0%的人飲用礦泉水,有17.5%的人上述3種或2種混用。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目前在中學校園里,飲用自來水的學生所占的比例很少,不足5%,學生飲用的水大多為桶裝(18.9 L/桶)的純凈水或礦泉水,以及小包裝的瓶裝水(550 mL/瓶)。由此可以看出,中學生引用的飲用水是純凈水和礦泉水。因此,針對純凈水和礦泉水的飲用特點進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常見的純凈水就是普通制取的純凈水,一般制取方法就是半透膜,達不到蒸餾水的級別,比蒸餾水純度低,比生理鹽水99.1%純度高。其特點就是純凈,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極低。
純凈水加工時,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同時,也去除了水中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水是人體獲取礦物質的重要途徑,我國居民的現有飲食結構比較單一,并不能自然全面地補充各類微量元素。所以,飲水的營養功效依然不能漠視。
純凈水的水分子為極度串聯和線團化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常引用純凈水,會導致身體內有益于生命的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這樣會降低人體免疫力,甚至引發某種疾病。
純凈水具有極強的溶解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能力,人們大量飲用純凈水后,體內原有微量元素、營養素和營養物質,就會迅速地溶解于純凈水中,然后排出體外,使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失去平衡,出現健康赤字,不利于身體健康。現在許多歐洲國家都規定純凈水不能直接作為飲用水。
現代營養學也能從亞微觀的角度證實喝純凈水不好。人體營養學除講營養平衡,還應講酸堿平衡。人的體液是微堿性,而純凈水是一種呈弱酸性水。人類幾千、幾萬年來均是飲微堿性的自然水而生存,體內環境、體內腸道微生態區系統均適應了微堿性水,一下突變常飲呈微酸性的水,會造成體內液態環境的不適應,體內微生態環境的破壞。科學家發現,有70%的疾病,尤其是一些疑難雜癥均與飲用不健康的水有關系。怎樣防治這些疾病的發生,可以用引用弱堿性水來改善體質。因為純凈水是通過反滲透加超過濾的處理程序,把水中含人體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全過濾掉,其pH值也小于7,所以不宜長期飲用。
礦泉水,亦稱“礦水”。其是指從地下深處涌出或由人工開采出,未受污染的、來自深部循環、具有某些特殊理化特性的水,因而有益于人體健康。飲用礦泉水以天然含有適量濃度的某種特定成分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為特征,可供直接飲用,也可用作配制飲料的水基。其成分復雜,雜質含量高,水硬度大。
礦泉水的特點是:含有足夠的礦物質提供給人體;有的地下礦泉水還含有一定量的氟化鈉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由于水質較硬,長期飲用理論上會造成結石發病率較高(此方面未見正式的報告,純屬理論)。礦泉水一般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有益礦物質。所以,其對微量元素及某些指標是否達到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界限值和對有害因素控制都有嚴格的規定。
從食物與營養角度考慮,一般把礦物元素分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所謂必需元素,是指在機體的所有健康組織中都存在,且濃度比較恒定,缺乏時將發生組織上和生理上的異常,攝取過量也會引起中毒的一類元素。有一些微量元素就是必需元素,機體缺乏某種必需微量元素,就會出現異常或患病。
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一部分來自作為食物的動植物組織,一部分來自無機鹽和水。由于地域的局限性,一些微量元素在某地的水中和土壤中極缺或超標,當地居民體內某些必需元素缺失或過剩,就會導致很多人患相同的疾病,這叫地方病。但是,有時候在某地的水中或土壤中并不缺礦物質或微量元素,有個別人卻患上了某種缺乏癥,這與其偏食和機體吸收有關。而礦泉水中就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目前,我國出現了一種稱為“礦物質水”的飲用水,其是采用蒸餾水加入一定配比的氯化鈉、氯化鉀等,使其含有微量鉀、鈉、鎂等元素的。其優點就是含量可控,可長期飲用;缺點是長期飲用會造成其他元素攝入不足(拋開食物影響情況下)。一般礦物質水有礦化度低和不利于人體吸收的特點。
5.1 飲用水的合適溫度
飲用水應以25 ℃左右、不冷不熱的溫開水為好,不要直接飲用溫度較高或較低的水。飲水也不可一次過量,否則會引起急性胃擴張,造成胃脹、胃痛、嘔吐,甚至水中毒。
5.2 飲用水的習慣
很多人在早上起床時有喝水的習慣,早上喝水是非常好的習慣,但是如果早上喝錯了水,是非常傷身的。每日飲水量一般約為8杯水(2 500 mL以上),其分配應適當[2]。晨起洗漱畢飲一杯水,以微溫開水為好,其作用是潤滑、清洗消化道。同時,其在空腹狀態時很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及腎臟、肝臟,有稀釋血液、沖洗肝腎的作用。然后定時定量,一般間隔1.5~2.0 h飲一杯。
隨外界氣溫高低和出汗多少,可以靈活掌握。晚上睡前應喝一杯水,沒有入睡困難的人不要怕夜間排尿影響睡眠,晚上飲水可防心腦血管病。
5.3 飲品的選擇
飲品的選擇,首先推薦天然水及自來水廠處理的飲用水,它們是物美價廉的好飲品。對于含糖、二氧化碳氣體、某種其他成分的飲料,各有優缺點。但是,主張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任何含糖及其他物質(如甜味劑)飲品,均可能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熱量,引起肥胖及代謝性疾病。許多配制飲料,含有色素、防腐劑、調味劑、鹽、檸檬酸、香料甚至咖啡因,不宜用來補充水分而經常飲用。
5.4 優質飲用水的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進行大量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提出優質飲用水的6條標準如下:①水中不含細菌、雜質、有機物、重金屬等,是無公害的水。②水中含有適當比例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且呈離子狀態存在,適合人體吸收。③pH值呈弱堿性,能中和人體內多余的酸素。④小分子集團水,滲透力強,溶解性好。⑤負電位,能消除人體內多余自由基。⑥含有適量的氧(5 mg/L左右)。
5.5 新鮮果汁飲料
對于新鮮果汁,中學生可以飲用,但要適量,最好是將新鮮水果清洗干凈后進行壓榨。其既補充了水分,也了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然而市場出售成品、商品果汁、茶汁飲品中,往往含有糖分、防腐劑和調味劑等。購買市場出售飲料時,一定要注意其成分及生產日期,過期的不可飲用。
中學生的日常飲用水應以礦泉水為主,輔以部分純凈水和新鮮果汁,這樣既可以補充體內消耗的物質,還有助于體內循環,幫助身體其他功能的實現,有助于身體健康。
正確引導中學生的飲用水習慣,學校應加強對學生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并要高度重視學生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組織,落實專人負責;建立和完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使廣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監督檢查,定期對學校水源、供水設施、清洗消毒、管理等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工作,在檢查中發現的飲用水衛生安全隱患,必須及時落實整改措施,確保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
[1]楊雨姍.家庭日常飲用水健康探究[J].自然科學(全文版),2016,39(7):139.
[2]梁 勇.揚中市學校學生飲用水現狀調查[J].江蘇預防醫學,2008,19(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