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李德猛
三線品牌鞋子經銷商提高存活率的“上上簽”
文安徽/李德猛
【店鋪要存活下去,一定離不開顧客的光顧。怎樣讓顧客走進你的店鋪呢?說白了就是要抓店鋪的吸引力。除了店鋪的裝修風格吸引力外,在經營上也要講究方式。銷售中有一個法則:門店銷售額與門店的顧客數量成正比關系。在三四級市場,店鋪品牌形象和服務質量尤為重要。】
升學、就業、買房、結婚,這四大方面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好的學校,因為師資條件好,升學率高,讓多數家長和學生為其拋去橄欖枝;名企(國企)、上市公司因為工作比較穩定、社保福利齊全而備受求職者的應聘和關注;一線、二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是因為有升值的空間;白富美向高富帥拋媚眼,高富帥一見鐘情兩廂情愿。但是,三流的學校為何不受待見?私營企業以及小作坊緣何農民工都懶得進?三線、四線的房市為何“霧霾不散不見晴天”?……由此可見,生活中的“居三居四”總是讓我們為之困惑。作為鞋子經銷的老板,你是否也為三四線品牌鞋的銷售而有此同感呢?產品價位低,利潤少,而且面對一、二線品牌激烈的競爭,可謂是生存之困,步履維艱。那三線品牌鞋子經銷商如何提高存活率呢?
首先,開店要選在成熟社區。俗話說:“選擇大于努力”。即使你的店鋪的產品齊全,性價比高,服務質量也不錯,可是,誰又會舍近求遠到人煙稀少、沒有客流、不接地氣的地方去選購商品呢?也就是說選擇不當,努力白費。因此,三線品牌加盟店在選址時除了要避開租金比較昂貴的商業區外,一定要選擇比較成熟的社區。只有店鋪的成本降低了,店鋪的生存壓力才會相對降低。
其次,降低店鋪的經營成本。節約的本身就是利潤積累的開始。除了店鋪的租金成本以外,那就是水費、電費和員工的工資了。當然對于水費和電費來說,每月不會變化太大,成本比例占高的主要就是員工的工資。怎樣對員工的工資做一個合適的“調控”呢?筆者建議店鋪招聘一些剛畢業的年輕人或者是社會上的初中畢業生。原因如下:一是學歷相對低的人,對工資要求也相對比較低,工作上一般不會“挑三揀四”;二是由于本身條件限制,容易有一種“滿足”感;三是相對來說應聘者“忠誠度”高;四是年輕新人富有激情,容易給點陽光就燦爛。
第三,用別具特色的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的“視線”。
店鋪要存活下去,一定離不開顧客的光顧。怎樣讓顧客走進你的店鋪呢?說白了就是要抓店鋪的吸引力。除了店鋪的裝修風格吸引力外,在經營上也要講究方式。銷售中有一個法則:門店銷售額與門店的顧客數量成正比關系。顧客越多,銷售額就越高。如何將消費者吸引到專賣店里來呢?筆者總結了以下幾條:一是,開展皮革知識科普活動;二是,開展同城美女“鞋秀”大賽;三是,利用節假日巡回在各村展銷;四是節日店鋪促銷;五是,組織VIP客戶抽獎引流;六是,開展橫幅大戰,即在不同季節、促銷不同鞋款,要用不同廣告語宣傳;七是以舊換新,來店就送活動。大家常見的一個情景:早晨,超市還沒開門營業,許多老太太就排著長隊在門口等候了。即使是冬天的早上也是如此,為什么呢?原因就是超市的商品天天特價給消費者驚喜與新鮮感,吸引了源源不斷的顧客。
第四,以服務質量贏得客戶滿鋪。
通常來說,三四線品牌的加盟主要布局在三四級城市,由于各種條件受限,因此店鋪服務意識也相對較弱些。比如,店鋪的裝修、店面點綴布置、服務人員的素質培養、話術應用、肢體語言、察言觀色辨客的能力、銷售技巧的把握、店鋪產品的陳列、POP廣告的宣傳、店鋪的環境衛生狀況、茶水的供應、空調暖氣的開放、音樂背景的烘托等等,相對要差一些。對于這些,很多店鋪不知有沒有用心思考是否要徹底改變,還是嫌“太花錢”不做重點考慮。顯然,要和一、二線品牌店比品牌,三四線品牌鞋子經銷商可能是“自愧不如”,倘若比價格?那又不在“一個檔次”。因此,能和一二線品牌比拼的只能是服務質量。其實,表面看是增加了一定管理成本,但是從長期來看是利大于弊。毋庸置疑,在三四級市場,店鋪品牌形象和服務質量更為重要。特別是對追求享受和善于追求美的消費者來說,就更能滿足他們的直觀“需求”和心里上的滿足。可以預見,將來店鋪比拼的除了品牌和價格以外,再有的就是店鋪的服務。
最后,要從市內銷售轉向店外營銷。
宋朝大詩人陸游說過一句話:“功夫在詩外”。意思是學習做詩,不能就詩學詩,而應把工夫下在掌握淵博的知識,參加社會實踐上。同樣道理,三四線品牌店鋪不能僅僅限于店內銷售。不要“等米下鍋”。更不能“守株待兔”,而要“隨時出擊”,變被動為主動,變“坐商”為“行商”。浙江有一皮鞋生產企業的老板,十年前和筆者說過這樣的話,“現在生意好做啊,怎么做都賺錢啊!”,說這話時他還流露出一臉的自豪。但現在呢?時過境遷,老板說出這樣的話:“現在生意很難做啊?快給我出出招吧!”。針對該公司的庫存產品,我給他做了一份關于“春天的行動——公司百鎮拓展計劃方案”。解決了公司的八大問題:
(1)圍繞企業營銷工作、尋找目標客戶和潛在的客戶及消費者;
(2)深耕渠道,扁平化市場,消化現有鞋子的庫存;
(3)搶占市場先機,爭奪鄉鎮市場占有率;
(4)變被動的營銷工作為主動的出擊市場;
(5)拓展銷售網絡,搜集市場一手信息資料;
(6)為下一步公司的營銷工作及產品設計研發提供參考分析;
(7)杜絕“盲目開發產品”,做到“有的放矢,即開即發,不占庫存,有目的發貨”;
(8)實現“每鎮一個準客戶”的目標。
照葫蘆畫瓢,三四線品牌鞋子經銷商,如果能放下“姿態”深耕區域市場,也許“存活問題”那都不是事。
三線品牌皮鞋經銷商提高存活率方法還有很多,形式也具多樣。總之,合適的就是最好的,拿來馬上就能用的上的,才是最有效的。誠然,筆者的“發簽”未必能保佑你馬上發財,但如若借鑒一定是有用的,不信?你就試試看!
李德猛,網名都市陽光,移動互聯網、微營銷、O2O創新體驗的研究者;系廈門索贏咨詢機構創始人,首席顧問;廈門索贏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內DMAP管理模式研究第一人;代表作有《DMAP管理模式----讓你用了就見效》;企業實戰運營、軟文化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零售商超管理、經銷商管理的實踐者;廣東某品牌運營總監;國內多家雜志專欄作家及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