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橡膠輪胎行業多年的高速發展,在創造了橡膠消耗量、輪胎產銷量世界第一業績的同時,招致國際貿易保護頻發,技術壁壘不斷升級。輪胎結構性產能過剩、能源和資源消耗過大使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勢在必行,而創新是必由之路。2016年3月5日在山東棗莊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的山東豐源輪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法混煉新技術與應用”項目,將帶來煉膠技術的一次革命,推動橡膠工業向高品質方向發展。
據了解,該項目自2013年11月啟動,至2016年1月開發成功。在項目開發和實施過程中,由5家單位密切合作,其中,山東豐源輪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牽頭、落地和實施單位;特拓(青島)輪胎技術有限公司發揮技術引領作用;北京萬向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揮在自動化、環保等方面的優勢;大連橡膠塑料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發揮大型橡膠機械制造的特長;青島中海嘉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研發的新型材料。經過山東豐源輪胎實際生產運行驗證,該項目生產線運轉平穩,性能可靠,各項技術性能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該項目主要創新點有:開發了高壓大功率變頻驅動高速密煉機、全自動開煉機、打卷式混煉膠在線稱量校核系統和低溫升濾膠系統,生產線優化整合、無縫連接,形成了新一代一次法混煉新技術系統,技術成熟、穩定;創新應用了全水冷大功率電機和隔離房式除塵系統,生產環境更加安靜、清潔;通過核心設備的專門研發和控制系統的智能化,實現了工藝過程的實時監控以及膠料生產全線自動化;率先應用了符合相關環保標準的環保固體操作油,稱量更加簡便、準確,膠料性能良好,同時減少油料輸送和稱量系統等輔助設備的投入。
鑒定會由中國化工學會主持召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具有煉膠質量好、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高、能耗低、環境友好的特點,形成了配方、工藝與裝備及產品應用的成套技術,創新性顯著,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在橡膠行業中推廣應用。
據悉,我國輪胎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已將“一次法煉膠”列為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第一位。此次“一次法混煉新技術與應用”科技成果的鑒定也引起了業界各方面的廣泛關注,鑒定會后接著召開了成果推介會。推介會由中國化工學會新材料專業委員會、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主辦,山東豐源輪胎、特拓(青島)、北京萬向新元、大連橡塑機械、青島中海嘉等公司協辦。出席會議的有主要輪胎、橡膠機械、原材料生產企業,以中橡科技為首的防扎漏氣安全輪胎營銷商,與橡膠專業密切相關的青島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相關的輪胎工程設計單位,以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輪胎工業》《中國橡膠》《中國化工報》等媒體單位共67家單位100多人。
推介會上,參與項目研制的5家單位詳細介紹了相關研發內容,同時山東豐源輪胎發起創立《中國煉膠新技術創新聯盟》倡議書,呼吁全國橡膠輪胎生產企業打破技術壁壘,共享共贏,加速煉膠技術升級換代,為橡膠輪胎“強國夢”添柴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