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濤
江蘇省興化市昭陽湖初級中學
我們的權利和義務
沈海濤

1.了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懂得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2.知道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4.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不受任何非法的侵犯,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5.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
6.增強公民意識,學會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7.懂得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義務。
考點1.公民權利的法律規定。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1)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并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這種權益受國家保護,有物質保障。
(2)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考點2.國家是怎樣保障公民的權利的?公民應該怎樣正確行使權利?
(1)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2)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考點3.公民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
①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誰公開發表了有損于他人、有損于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言論后果負法律責任。
考點4.什么是法定義務?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考點5.公民如何做到權利和義務的一致?
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①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②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③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④我們每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
考點6.為什么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于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考點7.我國公民的基本法定義務有哪些?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1)公民的基本法定義務有:①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②保守國家秘密。③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④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⑤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⑥依法納稅。等等。
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愛國的重要表現。
(2)忠實履行義務: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總之,我們只有做到正確地行使權利,忠實地履行義務,才是一個具有高度法治觀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考點8.法律對公民的人身權利的規定。
(1)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人格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生命健康權在人格權中居于首要地位。
(2)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權:①人身自由是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③人身自由是我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受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沒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難以享受。④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類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都為法律所禁止。
考點9.知道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學會依法進行自我保護。
(1)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特殊保護:①生命健康權是未成年人人身權利中最重要、最起碼的權利。②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發展成熟,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其生命健康權極易受到侵害。③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保護未成年人就是保護國家和民族的明天。
考點10.理解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如何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1)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2)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①不做有損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②法律規定,侵犯人格尊嚴權的,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考點11.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從公民自身發展和對國家的要求來講,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從國家的繁榮發展和對公民的要求來講,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作為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義務是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3)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考點12.我國公民經濟權利的主要內容。
(1)我國公民的經濟權利主要包括財產權、繼承權、勞動權、休息權、物質幫助權等。
(2)了解我國的繼承法。
①財產繼承方式: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②法定繼承順序: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依法維護財產所有權:當公民的合法財產權利遭到侵害時,我們可以向侵權人提出權利請求,要求對方對其侵權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與侵權人發生爭議時,可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
考點13.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1)我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主要有:①安全權。②知情權。③自主選擇權。④公平交易權。⑤依法求償權。⑥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等等。
(2)通過合法途徑解決消費糾紛、維護合法權益:①與經營者協商和解。②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③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④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考點14.我國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權利。
(1)我國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權利有:①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②言論、出版、結社、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③對人民代表、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進行監督的權利。
(2)公民應當珍惜并正確行使民主政治權利:①每個公民應該樹立主人翁意識,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政治權利及自由。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在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時,必須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嚴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憲法和法律的規定。
例1.(2016·江西)2016年2月,在高鐵列車上,韓某因為煙癮難忍,竟跑到列車的廁所里抽起煙來,致使煙霧警報器報警。根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韓某被處以500元行政罰款。這告訴我們
( )
A.吸煙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
B.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事處罰
C.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
D.公民要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行使公民權利”這一考點,難度較大。解答本題需要在掌握法律的含義、我國法律的重要性、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正確行使權利和自覺履行義務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總結,才能得出結論。就本題而言,抽煙是韓某的權利,但應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在高鐵列車廁所里抽煙的韓某最終被處以500元行政罰款,警示我們要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選項A、B、C的說法錯誤。
例2.(2016·江蘇蘇州)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刪除了“敢于斗爭”“見義勇為”的要求,同時提醒青少年要“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自救”。這一變化的意義在于
( )
A.強調未成年人要依法進行自我保護
B.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
C.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D.有利于未成年人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解析:本題考查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權”這一知識點,難度一般。本題涉及的主要知識點有:①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健康是人們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②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一旦喪失,任何權利都失去了意義。③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刪除“敢于斗爭”“見義勇為”,提醒青少年要“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自救”,這些變化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的保障,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A、C、D選項的敘述均與題意不符,故正確答案選B。
例3.(2016·福建泉州)下列行為屬于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有
( )
①李勇主動為災區捐款捐物 ②林華按時納稅 ③劉霖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④陳泉堅決保守國家秘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該題考查了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有關知識。道德義務是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愿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而諸如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等道德義務被國家認可為法律規范,即成為法定義務。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密切聯系,但兩者也有區別。法定義務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道德義務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法定義務以國家強制力作為后盾以確保履行,道德義務則靠輿論、習慣和社會成員自覺自愿來履行。該題是組合型選擇題,可用排除法來分析四個選項,①“李勇主動為災區捐款捐物”是向社會奉獻愛心,是行善的一種表現,屬于社會公益活動,不屬于法定義務。故只需要排除含有①的選項,就可以得出正確答案。本題選C。
例4.(2015·江蘇蘇州)下圖漫畫中網上販賣公民個人信用卡信息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________(判斷對錯)

解析:本題是一道簡單的漫畫判斷題,主要考查公民隱私權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開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關系、儲蓄密碼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由此可見題意是正確的。
一、請你選擇
▲單項選擇
1.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我們要正確行使權利,就要做到
( )
①尊重他人的權利 ②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④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6年1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即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有助于保護公民的
( )
A.生命健康權 B.財產所有權
C.智力成果權 D.自主選擇權
3.從權利、義務的角度,找出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 )
A.小丁大學畢業后,積極報名參軍
B.戰士小李在邊境執行巡邏任務
C.劉老板總是主動納稅
D.沈老師獲得“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
4.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交流工具,走進了普通民眾的生活,個人的言論自由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但是微信言論自由背后是公共責任與法律底線。這說明
( )
A.言論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
B.法律是對權利的限制和約束
C.濫用言論自由要受到刑事處罰
D.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5.今天,旅游消費已成為人們一種常態化的生活方式。但是,有的游客在普通消費時卻遭遇“天價菜單”。對此,消費者可以
( )
①照單付款 ②和商家協商 ③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④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多項選擇
6.我國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權利
( )
A.是指公民行使監督權、建議權
B.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C.必須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
D.必須通過人大代表提建議
7.尊重他人的隱私,表現在
( )
A.不蓄意打聽他人的秘密
B.為他人保守秘密
C.不經本人允許,不散布他人的隱私
D.隱瞞、包庇犯罪事實
8.2016年2月14日,國務院公布的《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特別是依法享有受教育權的保護,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職責。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此舉主要體現了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保護
B.國家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實施特殊保護
C.受教育權只是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權利
D.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
9.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標志線”。下列屬于關愛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標志線”是
( )
A.橫穿馬路的“斑馬線” B.施工現場的“警戒線”
C.銀行窗口的“1米線” D.火車站臺的“候車線”
二、請你判斷和分析

10.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環境保護法》規定,倡導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公民應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按照規定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對收到罰款處罰卻拒不改正的單位和個人施行“按日計罰”等。這引發了廣大市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熱議。
請你從公民履行義務的角度評析秋日的觀點。
三、請你進行觀察和分析
1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法律知識簡要回答問題。
材料一:小芳小學畢業后,父親讓她別上學了,去叔叔的餐館打工補貼家用。
材料二:八年級學生小勇暑假和父親到工地體驗生活。認識到讀書學習很幸福,很重要。
(1)小芳應該怎么辦?
(2)小勇認識到“讀書學習很幸福,很重要”,應該怎么做?
四、請你參加活動與探索

12.很多公共場所都有免費的WIFI,為“低頭族”帶來了方便與實惠,卻不知這里有很多安全隱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機盜取你的個人信息,隨之而來的就是惱人的騷擾、詐騙。
請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不法分子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哪項權利?請舉出兩例日常生活中類似的行為。
(2)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你有哪些經驗與大家分享?
(3)請你為營造文明和諧的網絡環境提出合理化建議。
參考答案
一、1.B 2.A 3.D 4.D 5.C 6.BC 7.ABC 8.AC 9.ABD
二、10.秋日的觀點是錯誤的。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材料中秋日的觀點違背了新《環境保護法》中“公民應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按照規定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的要求。
三、11.(1)小芳應積極維護受教育的權利,告訴父親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國有關法律規定,爭取受教育權;向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等尋求幫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小芳還要珍惜受教育的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努力學習。
(2)珍惜受教育的機會;按時入學,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遵守學校紀律和規定;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完成學習任務。
四、12.(1)隱私權。偷看別人的日記,人肉搜索等。
(2)①正確認識網絡的兩面性,用其所長,避其所短。②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在上網時不輕易泄露個人的信息,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③在上網時要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④遵守網絡規則,遵守道德和法律。
(3)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網站的管理,嚴厲查處在網上編造和傳播謠言的網站;制定相關法律,做到依法治網,依法懲處違法違規網站;強化群眾監督、社會監督,充分發揮公眾舉報的作用;加強新聞宣傳和輿論監督,大力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大興網絡文明之風,在全社會形成抵制網絡謠言的良好氛圍;網站要遵守社會道德規范,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網站要主動引導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文明上網,積極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網民要自重、自律,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發現不良信息及違法、違規網站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