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良



柔性版印刷設備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產品,主要表現在印刷過程沒有污染物排放,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另外,采用短墨路結構設計,簡化了各種印刷設備組成結構,節約了寶貴的金屬資源,使實際操作得到簡化。這種設備還能適應多種承印物的印刷,具有替代凹版印刷部分業務的能力。目前,國內已經完全掌握柔性版印刷的相關技術,如網紋輥的激光雕刻技術、CTP直接制版技術、套筒技術、大型壓印滾筒制造技術、水性油墨技術,從而推動多種類型的印刷設備得到廣泛應用。相比之下,這種設備在發達國家已經應用相當廣泛,據媒體發布的數據,歐洲擁有7000條窄幅柔性版印刷生產線,60%的軟包裝印刷采用柔性版印刷;美國擁有1萬條柔性版印刷生產線,其中寬幅柔性版生產線超過1000條,占包裝印刷的80%,而且這種印刷方式還占到報紙印刷的25%。而我國包裝印刷擁有1000條柔性版印刷生產線,柔性版印刷僅占較小的市場份額,而報紙印刷、書刊印刷基本上還是膠版印刷為主,柔性版印刷剛剛開始起步進入書刊印刷領域。因此,在“十三五”期間大力發展柔性版印刷設備,是解決印刷包裝業技術升級、克服對污染最有前途的裝備,印刷設備制造業也只有緊緊依靠這種設備的創新,才能克服經濟下行壓力振興印刷設備制造業,尤其大型傳統企業應該盡快在這個領域發力。
柔性版印刷設備掃描
雖然我國在這個領域起步較晚,但這種設備的市場覆蓋面已經很大,并且由一些民營企業的創新所帶動。最近,一些大型傳統企業開始進入這個領域,可以預料在新的發展時期,環保印刷設備將會快速發展。
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
我國柔性版印刷裝備已經發展成熟,以窄幅柔性版印刷機為代表的綠色印刷設備已經走強,有資料統計表明,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我國已安裝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1581臺,增長率達10.9%,其中國產機1200臺,占75.9%,年度增加135臺;進口機為381臺,占24.1%,年度增加21臺,已經達到國產化的水平。窄幅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已有十多家企業在生產,主要制造企業有上海太陽、青州意高發、上海紫光、北人富士,濰坊東航、濰坊永成,陜西黑牛、陜西北人等,主要品種規格還在不斷拓展(見表1)。青州意高發以柔性版印刷機為主業,不但推出多款窄幅柔性版印刷機,而且已經推出系列寬幅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最大進紙幅面拓展到530mm、660mm,850mm,1015mm、1115mm,1285mm等尺寸規格。該企業還透露,EKOFA系列柔性版印刷機已經銷售500余臺,并出口到多個國家,筆者也曾見到青州意高發的柔性版印刷機印刷乳品屋頂包裝的應用現場。另一家企業——江蘇方邦也推出YT-C系列寬幅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適用于紙杯,紙盒,紙袋和乳品包裝,并能向無菌灌裝設備提供卷筒型式的包裝材料。該設備最大紙幅寬度1250~1650mm,最大印刷速度150m/min,還可以聯線模切和復卷,干燥形式包括熱封干燥、紅外干燥和UV干燥等,這家企業還配備WQ網紋輥清洗機和ZB系列裝版機等輔助設備。
2015年9月29日濰坊東航的DHF20420-6柔性版印刷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標簽展參展。這臺設備可以適應六色標簽的印刷,并配置不干膠專用模切單元,不干膠剝離復合單元、滑移式翻轉架,冷燙印和收廢裝置,還可根據生產工藝的選擇不同排列順序。另外,還可以選配絲印,凹印,實現組合印刷。該機配備大包角水冷卻壓印滾筒,確保承印材料的冷卻和印刷張力穩定,印版滾筒由特制雙凸輪支撐并固定,運轉穩定可靠,實現175線/英寸的高精度穩定印刷。該設備實現快速更換印版滾筒,6組版滾筒更換僅需1分鐘,更換后印刷壓力基本無須調節,不需要任何輔助工具即可實現網紋輥、提墨輥及墨斗盒的快速更換。
2014年我國一些傳統大型印刷設備制造企業開始涉足柔性版印刷設備制造領域,應用于書刊和包裝印刷的寬幅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也開始走俏。北人富士生產的BFF68900系列書刊寬幅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已經落戶上海新華印刷有限公司,成為我國第一臺包括聯線折頁機組式的寬幅柔性版印刷機,并且已經成功投產。與膠印印刷相比,雖然制版成本和紙張消耗暫時高于膠印,但油墨成本與膠印相仿,生產效率高于膠印,隨著技術熟練程度的提高,這種印刷方式將會帶動書刊綠色印刷市場的普及。這款寬幅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是新一代符合環保要求的設備,通過不同的配置,該設備可以實現40~169克/平方米重量范圍紙張,并采用數字化控制功能,利用數字化輸入,調整,校正功能,從而簡化了操作程序,保證了印品的質量,降低產品的損耗率。循環供墨系統和快速更換油墨裝置的設置,大幅度縮短了準備時間,減輕了操作者勞動強度,提高了設備有效生產時間。設計獨特的版滾筒滾枕,可快速更換版滾筒,并進行印刷壓力調整。版滾筒具有橫向手工套印調整和周向360°的電動套印調整,能夠達到精細的印刷質量。印刷機組配置最多達12色,通過驅動式翻轉裝置,實現雙面多色印刷。該機采用斜齒輪傳動系統,傳動平穩可靠,消除了齒輪運轉過程對印品質量的影響。采用模塊化設計和重型機結構,可以實現靈活的機組配置,用戶可隨時提出技術升級、功能擴展,并保證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升級項目包括不停機輸紙機、封閉式供墨裝置、獨立驅動系統、雙折頁機組,自動套準裝置等,從而可以實現彩色書刊印刷設備的更新換代要求。
北人富士已經投放市場的BFF66400系列,BFF55300系列柔性版印刷機是兩款中幅面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能夠適用于各種紙張,塑料薄膜,復合材料及不干膠商標的印刷。前者通過不同的配置,可以實現適于80~250克/平方米重量范圍紙張、復合紙,250~450克/平方米重量范圍卡紙印刷。該機不但符合綠色環保要求,而且能滿足長線客戶印刷包裝的市場需求和實現印刷設備的現代化。兩種系列產品采用NC數字化控制功能,數字化輸入、調整,校正,簡化操作程序,保證印品的質量,降低產品的損耗率。后者采用干燥方式更加多樣化,在配置熱風或紅外干燥裝置的同時,還可以安裝或預留UV干燥裝置。連線后加工單元,縮短了產品的加工周期,為客戶承接短版印品提供了最佳條件。設備采用模塊化設計,根據客戶的需要進行機組式排列和組合,還可以進行技術升級和性能擴展。
BFF22800柔性版印刷機是北人富士聘請國外專家,通過聯合開發,為國內及海外用戶精心設計和制造的一種全新機型,主要適用于各類不干膠標簽、紙張及復合材料的印制。該產品充分考慮到生產效率和操作方便性的統一,為靈活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的產品生產提供了更佳的操控性。該機也具備多種選配功能,以適應印制不同產品的需要。
上海高斯圖文推出3種寬幅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是主要針對書刊印刷和包裝印刷的新型環保設備,采取翻轉印刷技術,可以實現包裝印刷單面印刷需求。該系列設備印刷幅面分別為1060mm、1100mm,1300mm,可以實現連線折頁的書刊印刷需求,還具有包裝印刷需求的模切、復卷、上光等輔助功能。這也是該企業首次開啟柔性版書刊印刷和包裝印刷的設備制造,尤其復卷后可以在瓦楞紙生產線上與瓦楞紙一起復合,制造高檔瓦楞紙板,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這些新型書刊印刷設備如果在市場適應性和價格因素得到用戶的認可,那么新一輪設備更新改造的新時代就會來臨,部分淘汰膠印書刊印刷的市場就會實現,這將是大型印刷設備制造企業戰略轉型的希望所在。
層疊式柔性版印刷機
層疊式柔性版印刷機是另一種應用于包裝印刷的柔性版印刷設備,適用于彩盒的印刷,裁切和折疊成型的印刷設備,主要制造企業有浙江煒岡,瑞安中天等企業(見表2)。
浙江煒岡是開發層疊式柔性版印刷機最早的企業,曾創新開發出ZBS-G型系列產品,包含ZBS-320G、ZBS-450G兩種型號,該機采用采用陶瓷網紋輥輸墨,4個印刷單元采用360°周向對版調節,隨機配有3組模切工位,第一,第二組模切工位的模切輥和模切底輥可上下互換,可作正面或反面模切匹配,并設有一組廢料回卷單元,第三組模切工位可以斷張。該機設置電腦糾偏裝置,可以使卷紙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都能保持左右對正。放卷、收卷由磁粉制動器,磁粉離合器自動控制張力系統,保證套印的準確性,還可以加裝雙收卷裝置。根據用戶需要可以選配切斷張的輸送臺裝置和靜止畫面監控系統,在高速印刷時監控圖面質量等功能。
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
我國寬幅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起步較晚,主要因大直徑壓印滾筒制造困難,并且傳統大型印刷設備制造企業少有涉足,只有上海太陽、陜西北人,西安航天華陽,中山松德等企業生產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近年來,在規格上也從420mm、460mm,480mm向更大的尺寸規格拓展,現在有的企業已經推出1530~2200mm幅面的大型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見表3)。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的批量生產,一方面擋住國外設備的大量涌入,另一方面多工序聯機作業為包裝印刷提供了一種高效,環保的工藝手段,在大批量包裝紙盒生產領域中,逐步代替傳統的卷筒紙凹版印刷機。分切機,切紙機,模切機等單機多工序作業方式。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大型綠色印刷設備取得進展,依賴進口的狀況得到緩解。如無菌灌裝設備需要的包裝材料70%以上進口,國內的生產能力僅占十幾個百分點,而這十幾個百分點的印刷設備也大部分被國外企業占領,尤其是大型寬幅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2014年西安航天華陽出售一臺適應無菌包裝材料印刷的高端寬幅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給云南創新新材料公司,這種設備已經在青島人民,新巨豐、北京粉美,昆山樂美等企業使用,填補了國內使用這種設備的空白。2014年5月這家企業還出口一臺“E飛”寬幅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到英國,并且成功通過客戶的驗收。西安航天華陽是一家剛剛進入行業統計的企業,卻銷售額有大幅度的增長,2014年銷售額超過6億元人民幣,2015年上半年又以1.52億元的銷售業績進入前十強的排行榜。“E飛”寬幅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可以適應OPP,PE,PET、透氣膜(15~70μm)等承印材料印刷,承印物幅面寬度1270mm,印刷色數6~10色,最高機械速度350m/min,加熱烘干系統可適應電加熱系統,還可選配蒸汽,熱油,天然氣烘干方式。
陜西北人制造的3種寬幅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也進入市場,并且能夠適應無菌包裝材料、塑料薄膜、紙箱預印的印刷加工,印刷幅面可以達到1250~1300mm。
以上兩家企業的設備與廣東江門市輝隆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淋膜機、江南輕工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JDLF(90-65)×2-1000型多層淋膜復合機,共同用于生產紙基無菌復合包裝材料的印刷,即牛底紙,涂布白卡紙的印刷,并與鋁箔基材、淋膜復合4層PE形成7層的包裝材料(含印刷層)。這種無菌包裝材料用于無菌灌裝設備,可以制造包括磚型,枕型,鉆石型、三角型、屋頂型的牛奶、果汁、茶飲料,食品等食品包裝。
新產品創新的新設想
膠印設備擁有高效率、高科技、高質量和低成本的強大優勢,然而在綠色印刷面前,VOCs和潤版液的排放造成的城市污染,已經在一些城市得到發展的限制。目前,印刷設備制造業的下行壓力繼續增大,其中一條原因就是國內以膠印設備為主的制造企業銷售市場蕭條。2015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2014年又下降12%,主要膠印機制造企業銷售額下降了6%~85%,多家企業利潤出現虧損。然而開始以柔性版印刷機制造為主業的企業——西安航天華陽、陜西北人、中山松德卻進入了行業十強,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柔性版印刷機的發展潛力。當然,膠印設備制造企業制造柔性版印刷機會面臨本企業產品的自相矛盾問題,因為柔性版印刷機會和膠印設備爭奪市場,影響傳統印刷設備的銷售。就是在這種狀態下,轉型柔性版印刷設備的制造也應該在所不惜,因為在鉛印轉膠印就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況,這是產品轉換的必然規律。在新的規劃時期,柔性版印刷設備的創新將是帶動行業轉型發展的希望所在。新產品的創新應該在以下領域加快進行:
擴大在書刊印刷領域的應用
北人富士和上海高斯已經推出書刊印刷的寬幅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在新時期應該擴大市場的占有率,盡快使該產品實現制造的產業化,并在品種規格和配套能力得到加強。書刊印刷的內頁為黑白印刷,一般由卷筒紙膠印機、單張紙雙面膠印機和單張紙單色膠印機印刷,書刊封皮和插頁由商業卷筒紙印刷機和單張紙多色印刷機印刷,彩色書刊也需要以上兩種設備印刷,今后產品的創新應該由柔性版印刷機逐步替代。
本世紀初,陜西咸陽和豐曾開發過四開單張紙柔性版印刷機,但由于企業廠區與市政規劃的矛盾,產品一直沒有推廣開來,這種設備在市場還是空白,這種產品的創新應該引起企業的關注,成為研究創新方向。
報紙柔性版印刷機開發勢在必行
目前還沒有卷筒紙柔性版印報機問世,這需要印刷設備制造企業轉變觀念,不拘一格創新開發新一代環保輪轉印報機,引導報紙印刷的綠色環保革命,這將是一項新聞出版印刷戰略轉移的重大決策,望膠印設備制造企業在戰略決策中思考。
擴大瓦楞紙柔性版印刷設備規模
2013年高寶并購了意大利柔性包裝印刷設備制造商,開啟向柔性包裝印刷市場進軍的號角。這家KBA-Flexotecnica新公司專門制造衛星滾筒式柔性版印刷機,適用于各種包裝材料的印刷,從而又拓展一個印刷包裝設備制造新領域。
單張紙大幅面多色膠印機承擔單張紙白卡紙印刷后與瓦楞紙板復合制造彩盒;卷筒紙凹版印刷機也承接卷筒紙印刷后在瓦楞紙生產線上與瓦楞紙復合,寬幅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推向市場以后,也可以替代以上兩種產品。陜西北人,西安航天華陽和中山松德等企業毅然進入本企業相互矛盾的產品,可見這些企業對未來發展的正確判斷,這種戰略轉型應該引起膠印設備制造企業重視和借鑒。
短墨路膠印的創新將填補市場空白
柔性版印刷的主要技術已經廣泛應用,20世紀末,高寶推出了采用網紋輥短墨路輸墨裝置,實現無墨鍵,無水和UV油墨的衛星式五色印刷機,還可選配上光印刷,印刷速度達到8000張/時,可適應多種承印物的印刷。這種設備既簡化了結構,又適應了除紙張外的多種承印材料的印刷,最近這種設備又進入報紙印刷領域,開啟了綠色報紙印刷的新紀元。據報道,歐美發達國家80%新聞出版印刷采用柔性版印刷設備,技術已經完全成熟,并代表了綠色印刷的發展方向。
組合印刷機的柔性單元創新
北京貞亨利民曾推出選配柔性印刷模塊,實現柔性上光的單張紙凹印機:廣州多威龍等企業在聯線的組合印刷機上設置柔性版印刷模塊,提高了印刷設備的適應能力,這些創新應該引導企業效仿。
印刷設備走過了手工雕版印刷,鉛字排版凸版印刷和照相制版膠版印刷的發展過程。預計在新的經濟發展時期,傳統印刷設備制造業只有在數字和環保領域獲得成功,才會取得新的發展,其中無疑柔性版印刷設備就是一項新選擇。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