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軍 張光蓮
摘要:通過論述林業產業化基本概念,提出建立適應林業產業化發展的市場體系、加快制度創新,培育林業產業化的市場主體,制定有效的產業扶持政策,辦好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完善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產業化進程等我國林業產業化發展對策。
關鍵詞:林業;產業化;發展;對策
1 林業產業化基本概念
林業產業化是林業產業組織形式的變革,實質上是林業產業布局、林業產業結構轉換和林業資源合理配置的過程。隨著人們對林業地位和作用認識的逐步深化,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外林業產業經營理論有了很大的發展,產生了一些對現代林業經營有重大影響的林業產業經營理論,主要包括森林多功能理論、林業分工理論、近自然林業經營理論等,這些理論為我國林業產業經營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
2 我國林業產業化發展的對策
2.1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林業產業化把林業、林產加工和銷售納入經營范圍,使林產品在加工、流通環節得到增值,提高了林業的經濟效益。大力宣傳林業產業,提高各級領導的認識,改變廣大林區干部群眾的觀念,把發展現代林業產業提到各級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并作為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的重點工作來抓;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樹立林業科學的發展觀,讓社會各界都充分認識到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實際價值。林業的產業化是林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推進生態建設的同時,要強化林業產業開發意識,高度重視林業產業的發展。要加大對林業產業開發工作的力度,把林業產業作為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措施來抓,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核心,加快林業后續產業建設步伐,大力發展和培育好各地區林業特色產業,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規模和效益。
2.2 建立適應林業產業化發展的市場體系
林業產業化是林業向集約化、規模化、市場化的轉移過渡過程,林業產業的經營活動都是圍繞市場需求和社會需求為導向而展開的,市場的取向決定林業產業化的發展方向,發展林產品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市場供應,林產品加工企業經營的目標也是為了提高林產品質量而適應市場的需求。市場既是林產品生產的啟動器,也是林產品生產的必然歸宿,是檢驗林業產業化經營績效的最有效手段,離開市場這個導向,林業商品生產和林產品加工業發展就無從談起。抓市場建設主要抓2條:一是抓市場體系的建設,二是抓流通組織體系的建設。
2.3 加快制度創新,培育林業產業化的市場主體
科學的市場體系,必須有市場主體的參與。從生產角度看,市場主體包括林業產品和經營者2部分。林業產品是客觀的市場主體,而經營者則是主觀上的主體,主觀影響著客觀。因此,一要培育效益林業的市場主體,一應促進經營制度創新,因地制宜地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經營規模,使林場、林業企業、林農和購銷組織成為林業產業化的市場主體。二應推進林業經濟制度創新,使林業龍頭企業成為效益林業的又一市場主體,龍頭企業不僅能帶動和促進林業小規模分散經營納入產業化經營軌道,還能有效提高林農組織化程度和林業社會化水平。三是推進林農組織形式創新,積極扶持和發展林業合作經濟組織,使林業合作經濟組織成為發展林業產業化的有效載體。
2.4 制定有效的產業扶持政策
科學有效的產業政策能夠在宏觀方面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是防止“市場失靈”的有效手段,因此科學的林業產業化發展的運行模式,必須有科學有效的產業政策作保障。同時,政策調控是以市場調節為基礎的,政策調控和市場需求必須有機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林業產業化的發展。
2.5 辦好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中,龍頭企業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生產與農戶經營的重任,是推進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力量。各級政府扶持一批有優勢、有特色、有基礎、有前景的重點龍頭企業,在短期內創造引導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骨干力量,形成眾多的與國外農產品加工企業能夠抗衡、更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是全面提高我國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龍頭企業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深化加工、搞好服務的綜合功能,在實行林業產業化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是林業產業化的市場主體之一。發展龍頭企業有利于林業經營體制的創新,有利于林業產業鏈的延長,有利于發展林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可有效地推動林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和市場化發展,提高林產業的整體效益。同時在我國林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過程中,龍頭企業外聯市場內連農戶,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生產與林農經營的重任,是林業產業化的核心和推動器。
2.6 完善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產業化進程
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指為林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其主要任務是為林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各種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活動。完善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無論在對于疏通林業科技的轉化渠道、規避市場風險、實現林業資源優化配置,還是給林農提供的可靠市場經濟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可以從根本上克服傳統林農生產經營的局限性,解決生產與市場的矛盾,可有效地調整林業結構、提高生產經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