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斌
摘要:在經營森林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科學有效地防治病蟲害.就當前我國的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總體狀況、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森林經營;病蟲害;防治;對策
作為一項根本性的、長期性的任務,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要伴隨著森林經營的整個過程中的。在防治過程中,要做到無公害防治,做到以最為經濟的手段加以防治,要做到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防治,森林經營與病蟲害防治,仍然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1 森林經營與病蟲害防治的現實意義
森林經營是我們林業建設最為基礎的一項工作,林業建設又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環節,因此,森林經營與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僅事關森林資源培育的質量,事關林業建設的最終成果,而且事關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敗。同時,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而要想科學合理地經營森林,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自始至終地進行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森林安全,促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步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貫徹落實好“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病蟲害防治方針,以健康的理念培育健康的森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我國迎來現代林業的新時代。
2 森林病蟲害防治存在的不足
近些年來,氣候環境發生變化。冬天的溫度較過去逐年提高,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許多害蟲在冬季里依然能夠存活,因而就會使受害面積不降反升。
2.1 一些新的病蟲危害猝不及防 在我國目前所掌握的森林病蟲危害當中,危險性病蟲害已成為一種最大的潛在威脅。自20世紀以來,已發現多種從國外入侵的多種危險性害蟲先后在我國不同地區的森林中肆虐。盡管當時也采取了及時的必要的措施,使這種病蟲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但是也從此埋下了潛在性威脅的伏筆。
此外,還有一些病蟲害原本就非常難治,且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段偶有暴發。有的甚至在同一地點,連續多次暴發。一旦在病蟲危害的初級監測力度不夠,在病蟲危害的后期要想徹底地防治就很困難了,而且還會以付出更大的經濟損失作為代價。
2.2 科學防治水平低 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技術水平較低,相關的防治手段也比較落后,為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雖然科技的發展為森林病蟲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技術保證,但是由于現代科技成果推廣的力度不夠,大面積噴灑化學藥劑導致病蟲抗藥性增強,而這方面如何改進,科技支撐力度明顯不夠。與此同時,我們提出了更加符合生態與環保要求的生物防治,也還是因為技術水平的限制,未能加以推廣。
3 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基本策略
3 .1 對森林病蟲害進行綜合整治,綜合治理 綜合治理是森林病蟲害控制的系統工程,即整個林業生產、栽植及養護等過程中,有計劃地應用改善栽植養護技術,調節生態環境,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降低病蟲害發生的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標準要求的策略和措施。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種方法各有其局限性也有其各白的優點。只憑其中的任何一項措施,都很難達到防治的目的。必須采取自然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結合的辦法才行。
3.2 要做到合理使用農藥 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等劇毒殘留農藥,大力提倡利用天敵,使用微生物防治,減輕對水源的污染。對不同的病蟲害,要采取不同對策,取長補短,并注意實施的時間和方法,以求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要加強林木檢疫,嚴防危險性病蟲傳染給人。要注重源頭的管理,對城鎮林木、其他植物及其產品的集貿市場、倉儲、加工、銷售單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產單位要加強管理,有效堵塞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渠道。
3.3 要對樹種的組成進行調整 要合理選用好的品種,要對高生長勢差、抗病蟲能力弱的不適品種進行適當采伐,更新一些抗病蟲能力強的速生樹種。對密度過大、生長勢弱的樹種,進行合理間伐,改善其通風透光條件。采取帶狀、塊狀、點狀等混合形式,著力營造混交林,因地制宜地栽植經濟林,改善本地楊樹單一的狀況,降低大面積暴發病蟲害的機率。開發林農復合經營,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種植傳統,調整選擇適合的作物類型,示范引導和大力推廣林糧、林菜、林漁、林牧等復合經營模式,促進林木業健康發展。
3.4 要切實加強預測預報工作 預測預報是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礎,我們必須將它放在首位。要采取專人、固定地塊、指定方法、定時調查、及時除治的方法,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林業病蟲害動態。要以省、市重點測報點為骨干,以縣級測報點為基礎,盡快建立一個覆蓋本地區、健全的預測預報體系,為地方和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