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提古麗·牙生
1 播前準備
1.1 選地 瓜地宜選擇肥力高、灌排方便的高粱地、苜蓿地和休閑地。前茬最好為未種過瓜的自然地、棉花地、高粱、玉米地等。要求有機質含量在1%以上,總鹽量在0.5%以下,土壤pH值為6.0~7.5。為減輕土傳病蟲害,不要連作;輪作年限應在2~3年以上。
1.2 深施、施足基肥 結合土壤肥力狀況,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方法,確定最佳施肥量。667m2施入磷酸二銨30~35kg,N、P、K復合肥20~25kg,腐熟的優質羊糞1~2t,禁止使用尿素。基肥施入方法:平整土地后,沿種植行開l條深25~30cm的施肥溝,將羊糞和其它肥料攪拌均勻倒人溝內,與土混均勻,然后整平覆土,厚度在20cm以上。
1.3 整地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翻30cm以上再整地,按照哈密瓜滴灌栽培要求劃出種植行,行距3.2~3.5m,株距0.38~0.4m。
1.4 鋪設滴灌帶、覆膜 沿開好的施肥溝覆膜鋪設2條滴灌帶,滴管帶間距0.25m,沿溝整平整實,將膜邊壓實,膜寬0.7~l.lm。膜上及時覆土,防止膜面溫度過高;不利于出苗。
1.5 滴水 滴灌設施鋪設完整后及時滴水,播前水滴足、滴透。
1.6 品種選擇 選用品種應適應當地土壤和氣候特點。選用抗病性好、耐儲運、外觀和品質好、產量高的品種。主要以9818、西洲密25號、17號、金鳳凰等品種為主,種子應符合純度≥95%、凈度≥99%、發芽率≥95%、水分≤7%的質量要求。每個滴灌系統品種一致,有利于生育期水分與肥料的有效控制。
2 播種
吐魯番秋延晚播種時間一般在7月上中旬,(約7月1~15日)。穴距0.38~0.40m,667m2保苗數1000株左有為宜。播種后及時滴水、滴透。覆土1~2cm,不可過厚。一般3天左右出苗。
3 苗期管理
3.1 滴水 為了全苗播種后2~3天出苗前可以補滴水1次。
3.2 蹲苗 出苗后蹲苗15~20天,促進根系下扎,培育壯苗。
3.3 倒蔓、壓蔓、防風護苗 吐魯番多風,秋延晚播種,瓜苗出土后,極易被風扭斷,出苗后盡早將瓜苗用土塊壓倒,避免風害。當5~6片真葉時抹去莖基部側芽,進行倒蔓,倒蔓時應在地膜上先鋪一層細土,以避免莖葉及果實觸及膜面而造成灼傷。將莖基部靠畦內一側的土輕輕撥開,使其成為5~7cm的小槽,然后順勢將瓜蔓倒向槽內,同時在根莖部培用土塊壓住。
4 開花、坐果期管理
4.1 整枝壓蔓 壓蔓既可使枝蔓固定和產生不定根,又可調整養分分配,一般4~5節壓1次,共壓3~4次,坐果節位處不能壓。壓蔓時不可損傷瓜秧,倒蔓后到果實充分膨大前,在瓜蔓上每隔30~50cm處壓一較大的土塊,固定瓜蔓,壓蔓工作持續到瓜蔓封行為止。吐魯番一般采用單蔓整枝法,9818、西州蜜25號等小果型果,及時抹去主蔓1~12節真葉以下的側芽,主蔓第13~15節子蔓開始坐瓜,金鳳凰、西州蜜17號等大果型哈密瓜,一般9~11節子蔓開始坐瓜,留瓜雌花前留1葉摘心,對瓜旁出現的側芽也要及時抹去,以利于坐瓜,在瓜坐穩后應立即停止整枝,切忌整枝過度。防止后期早衰。
4.2 滴水 此期根據土壤質地、墑情、苗情灌水,一般澆水2~3次,3~4天1次。
5 果實膨大期管理
5.1 留瓜 幼瓜長至雞蛋大小時,及時留瓜,選留果形周正,符合該品種特征的幼瓜,摘除其余的幼瓜。
5.2 滴水 此期消耗的水肥約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以上,是需水臨界期,要適當多澆水,但又要控制水量,一般3~5天滴水1次。
6 果實成熟前期管理
6.1 滴水 此期灌水量要小,次數要控制,在采收前3~5天停止,為減輕病害發生,要控制滴水量。
6.2 墊瓜、翻瓜、蓋瓜 一般從果實充分膨大“定個”后開始至成熟,至少翻動1~2次,翻瓜最好在下午進行,順一個方向翻動1/3,每次翻動角度不宜過大,動作要輕。結合翻瓜,每瓜下用直徑5~lOcm大小的土塊,采用品字型擺放,或者采用購買的瓜托,然后將瓜輕移到土塊或瓜托上放穩。為防止日灼,對露在外面的哈密瓜要用干草覆蓋。
7 果實成熟與采收
依據哈密瓜商品要求,采收果實的糖度應達14%以上,9818、西洲蜜25號等小果型品種單瓜重達到1.5~2.2kg,金鳳凰、西周蜜17號等大果型品種單瓜重2~3kg,全網紋時進行采收。采收時應留果柄而且是丁字把,然后人工每次2個,一手一個抱出瓜田輕輕放到運輸工具上,再運到收瓜點,嚴禁用袋子裝瓜背瓜。果實采收時應輕搬輕放,嚴防任何碰傷,并盡快為果實套上塑料發泡網,然后裝箱發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