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福
摘要:通過調查對昆明市御景衛城二期的景觀總體概況、景觀規劃的設計原則及各個景觀功能區的設計理念與手法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對小區規劃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了剖析,為后期景觀工程調整、養護及后續的三、四期景觀工程設計及施工提供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御景衛城二期;園林景觀;規劃;剖析
居住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要求,生態、優美、宜人的人居環境已越來越受到居民的推崇與追求,它能滿足人們向往自然、回歸自然的要求。尤其近幾年來,小區景觀儼然成了樓盤的一張名片,各式園林各領風騷,居住環境空前地被提高到賞心悅目、怡情養性、益壽延年的高度上。因此,建造一個充滿自然人文氣息的綠化景觀式花園小區是設計前期不可缺少的考慮因素。
御景衛城整個項目共分4期完成,二期工程的景觀規劃延續了一期的規劃理念,即堅持以人為本、以綠為主、以自然為重,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適宜人們居住、生活的高端住宅小區。通過對二期工程中景觀規劃的設計原則及理念的探討,分析其中的不足之處,并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既能與一期進行呼應,又能為三、四期的景觀工程提供理論依據,以便在小區的環境營造中能更好地追求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御景衛城高端別墅區的生態效益,以達到小區的白然之美、和諧之美,形成集居住、休閑于一體的現代化高檔住宅小區。
1 小區景觀總體概況
對小區景觀總體概況、景觀規劃的設計原則及各個景觀功能區的設計理念與手法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對小區規劃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了剖析,并結合實際施工提出可行的建議。居住與景觀兼并是御景衛城小區景觀設計的基本思路,小區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整個樓盤錯落有致,以景觀大道為主軸,以花卉景觀帶、濕地景觀帶為輔助。二期三層聯排別墅居多,其次也有二層獨棟別墅。創新的別墅空間設計、舒適的居住感受和多層次的景觀空間,給人以大氣奢華、安逸舒適的感覺。項目規劃高端生態運動公園。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集中綠地主要有景觀大道、香醒園、熏意園和桂溪谷4個主要風景點,4個景點相互對應、相互聯系。這4個景點功能各不同,景觀獨具風味。
1.1 景觀大道 是小區道路中構成優美的居住環境和小區功能的基礎,是住宅區社會活動與經濟活動的紐帶和動脈。在進行道路綠化時,按照藝術性的設計原則,依據常綠與落葉、快長與慢長、近期與遠期的關系選擇多個喬、灌、草適宜品種進行搭配,打造出一條綠意盎然的空間環境,使居民能更好地將自己融人道路景觀本身,并投入自己的情感,從而對道路及其沿線景觀產生一種置身自然的感受。
1.2 香醒園
位于景觀大道右側,是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上設計的用金桂醒香的方式提醒居民:他們生活在一個美如詩畫的香溢新城之中。園中的花香主要分為四個波次,一波次散發的是白蘭花的蘭香;二波次的是桂花的桂香;而三、四波次則是山茶的茶香。香醒園是二期主要打造的一個田園、自然、舒適、優雅的花園,目的是讓人們深切地體會到“沐浴著樹下那斑駁的陽光,人生就像一場穿越花園的旅行”的人間仙境。
1.3 熏意園
位于景觀大道左側,主要位于的是二期景觀功能構架中“兩環”帶的外環上,整個園區的綠化是按照以綠為主的理念進行規劃和設計的,圍繞一條由兩個半圓構成的園間道路,在左右兩側栽種了香樟、鐵樹、四季桂和常春藤等常綠植物,保證園區不會因為季節的變化而出現“缺綠”現象。
1.4 桂溪谷
該景觀節點為一狹長的帶狀綠地,由于周圍地勢相對較高,因此按照以自然為重的設計理念進行東西走向的規劃,在谷地里設計了包括景觀花缽、點景水池、木平臺、組團綠島和健身器材等景觀設施,不僅可以滿足人們茶余飯后的休憩活動,又能滿足人們健身強體的愿望。該方案在合理解決高差的基礎上進行了功能上的設計,運用植物配植、道路、活動空間、景墻等景觀元素打造出“桂溪谷”這一景觀特色。
2 景觀規劃的設計原則
2.1 科學性原則
首先體現在景觀構架、總體規劃、分別設計。景觀構架作為景觀網絡的骨干,需要表現出清晰的空間邏輯秩序。小區的園林設計遵循的是“兩環、一縱、三節點”的景觀功能構架。“兩環”指的是2個環狀的景觀帶,它從結構上進行了軟景的劃分,從而集中了綠化的空間。“一縱”主要指的是以景觀大道為主的帶狀綠化空間,其主要作用是提升環境品質,“三節點”則是3個集中綠化景觀節點,是規劃設計中集中打造的綜合性綠化空間。
2.2 藝術性原則
植物的個體美和群體美并重。完美的植物景觀設計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兩個方面的統一,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性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植物千姿百態,規劃設計時應充分分析植株的優缺點,考慮苗源情況,或孤植,或列植,或群植,相互搭配,營造優美的整體效果。配置循環出現,突出可識別性。以植物造景為主,創造安靜、舒適、溫馨、宜居的居住環境。
2.3 經濟性原則
主要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首選是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任何一項工程都必不可少的部分,園林綠化工程的成本管理直接影響工程項目的效益。通過對該二期綠化工程進行成本控制分析,得出景觀質量及成本控制的策略如下:一是強調園林的主題化,強調景觀的整體性和趣味性;二是注重群化法則,采用低成本的草本群植,形成表現力和氣勢,并有效遮擋建筑緊密感;三是施行標準化的景觀設計,從植物選擇、設計手法和施工工藝等方面控制成本;四是復層多元種植、植物密植,通過植物群落增加景觀層次,從而軟化建筑壓迫感;五是重綠植、輕硬地,既能增加綠化量,又能有效降低造價;六是進行景觀道具的品質化處理,注重細節和居家氣氛。其次是以鄉土樹種為基調,注重可實施性和后期養護管理。鄉土植物是在當地自然環境條件下,是經過無數年的優勝劣汰和自然長期選擇的結果,對當地的病蟲害和災害性氣候等惡劣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抵御能力。鄉土物種不但最適宜于在當地生長、還可以大大節約能源、減少資源的耗費,包括節約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劑,并且植物能夠進行自身繁衍,栽植后管理方便,見效快,易養護管理,有利于發展持久生態效益。以本地鄉土樹種為主體的現代城市園林景觀是今后創建地域特色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的發展方向。
3 植物景觀規劃的設計理念
設計園林綠化小區,是為了讓人們進入綠色地帶運動、休閑或者交流,其中要充滿生活的氣息,處處充滿著溫馨,做到景為人用,以達到人與白然的和諧相處。小區的設計遵循“還綠于民,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觀賞性與參與性的結合、理性與浪漫的結合、城市景觀與白然景觀的結合、曲與直的結合。充分考慮人的基本要求,尊重人性,理解人性,根據人的需求、行為規律、活動特點,以人為中心進行設計構思。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人居環境,為該小區的住戶提供一個休閑、游憩的環境,使居民多與綠色環境相處,隨時隨地都能呼吸到新鮮空氣、享受鳥語花香的溫暖和感受到和諧的人際關系。綠色,給人以清新、柔和、愜意之感,綠色植物維系著生態平衡,使萬物充滿生機。小區在綠色營造中以綠地草坪、黃連橋、麥冬草和紅葉石楠為主要地被植物;以非洲茉莉、黃楊等灌木和桂花樹、滇樸、香樟等喬木為主要景觀植物,保持小區景觀常年的綠色,既能改善居住環境的小氣候,調節氣溫,增加空氣濕度,又能組織空間,美化環境,豐富居住小區內容,為居民創造良好的游憩環境。同時,以綠為主的理念打造的綠色住區是以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為基本原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建立在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最和諧關系的基礎上。運用生態系統的生物共生和多級傳遞循環再生原理,結合系統工程方法和多學科現代科技成就,根據當地環境的資源狀況,強調優化組合住區的功能結構。
因地制宜,它主要包含2層意思:一是對現有的原生態植物的利用,就是要選擇準確的園林植物,優選鄉土植物;二是對地理條件的合理利用,就是指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湖泊山體,少動土。巧妙運用山體背景,把山之綠引入小區內,保持與山體環境的一致與延續,充分利用地形,增加景觀層次,創造富于變化的園內道路。這樣不但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綠化成本,而且韻味十足,白然和諧,使住戶猶如身處大自然中。園林景觀的設計,就是對土地的設計,如果刻意去追求某種人工的園林景觀而毀壞了大量的原生態植物,那么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安全隱患。
4 討論
小區的整體綠化面積在整個二期的工程中比例較大,園林景觀規劃所遵循的設計原則和理念都是當今較為先進的,并秉承了意大利托斯卡納的風格模式,科學合理地設計植物群落,立足鄉土樹種,適當應用外來植物,豐富了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美化了住宅小區的園林植物綠化景觀,為小區營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環境。科學性和藝術性并重的設計,使各個植物群落及景點重點突出,豐富了小區綠化植物的多樣性,營造出豐富多彩的小區綠地景觀,使整個小區的園林達到了很好的景觀效果。但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如部分道路缺乏“以人為本”。二期工程在部分道路的規劃設計中,在一些道路間采用綠地做隔離帶,導致很短的路程要走上很久。可以在現有道路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步行的小道或在隔離帶中開辟幾條“捷徑”,以滿足人們出行以及生活的方便。別墅庭院不但能滿足人們渴求自然、返璞歸真的愿望,更是居住者心靈與情感的寄托,傾注了他們對家的情感和對白然環境的依戀。御景新城作為一個高檔別墅小區,每戶都有自家獨立的庭院,但開發商為了吸引購買,一味迎合業主對別墅庭院大面積和高自主規劃設計的要求,盲目增加庭院的面積,在2幢別墅間采用鐵柵欄來劃分庭院范圍,從而堵塞了消防通道。小區的樓房遵從的是南北朝向的設計,在2幢樓房間設制的鐵柵欄剛好堵塞了消防通道,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將無法及時到達火災現場實施救援。道路規劃應考慮消防車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線間的距離不宜大于160m,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不應設置影響消防車通行或人員安全疏散的設施。在保證消防車通行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將鐵柵欄換為細竹或者少用,既能增加庭院的綠意,也能讓人們貼近自然,更能拉近鄰里間的感情,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