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紅 趙利英 周磊 葉宗國
摘要:簡述了贛北地區景觀石榴樹主要病害干腐病、褐斑病、煤污病的癥狀及發生規律和主要蟲害大袋蛾、黃刺蛾、蚜蟲和桃蛀螟危害狀況并提出了綜合防治技術。
關鍵詞:景觀石榴樹: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石榴是人們喜愛的特種水果,又是一種城市、公路和庭院美化的觀賞樹種。近年來,各地城市小區庭院栽種面積不斷擴大,其病蟲害也逐年增多,且有加重的趨勢。特別是城市公路和小區景觀石榴樹,由于無專業人員管理,不便化學防治,導致病蟲害發生嚴重,大大影響城市和小區美化,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為此,做好城市觀賞石榴樹的病蟲害防治尤其重要。筆者近幾年對贛北地區景觀石榴樹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結果整理如下。
1 石榴樹主要病蟲害及發生規律
1.1 石榴病害
石榴病害有20余種,在贛北地區,主要危害景觀石榴樹的有3種,即石榴干腐病、褐斑病和煤污病,其中石榴干腐病、褐斑病發生普遍.為害嚴重。
1.1.1 石榴干腐病。又稱石榴白腐病,主要為害枝干、新梢。花瓣受害后變褐色,花萼和幼果有褐色斑,逐漸擴大,整個果腐爛,脫落。新梢、枝干被害后變成褐色,樹皮變黑,干枯,裂開,皮翹起,病枝易枯死。
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僵果內、病枝上越冬。翌年4月份氣溫逐漸回升,病僵果上的病原菌就逐漸發育產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寄主組織。5月中旬~6月初開始發病,雨多濕度大時,發病較早,從花蕾開始到果實采收前均可發病。
1.1.2 褐斑病。主要危害石榴樹葉,當葉片感病后,初期為黑褐色小斑點,而擴展后近圓形,其病斑邊緣呈黑色至黑褐色,略凸,中間呈灰褐色,病斑的兩面著生細小的黑色霉點,石榴樹葉背面癥狀與正面相同。病斑常連接成片,使葉片干枯。受害嚴重的植株,葉片發黃,手觸即落。
褐斑病是真菌病害,其病菌以菌絲體在落葉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該病在霉雨期間或秋季多雨季節發病較為嚴重,夏季不利于發病。
1.1.3 煤污病。病菌在石榴樹葉、果表皮上形成一個菌絲層,菌絲錯綜分枝,有許多厚壁的褐色細胞,有時菌絲體結成小粒體,以后可發展為分生孢子器,但很少產生分生孢子。葉上粘附一層煙煤,影響光合作用,使樹降低觀賞價值。
衰老樹和蚜蟲、蚧殼蟲類危害嚴重及低洼積水和田間郁蔽通風不良的果園易發病。發病時間多在每年的6月中旬~9月。
1.2 石榴害蟲
石榴害蟲常見的有50多種。在贛北地區危害較嚴重的有大袋蛾、黃刺蛾、蚜蟲和桃蛀螟,其中桃蛀螟主要為害果實。
1.2.1 大袋蛾。又叫大蓑蛾,群眾俗稱“吊死鬼”,是一種雜食性害蟲,除為害石榴外,還為害蘋果、梨、桃和法國梧桐等樹木。近幾年在贛北地區景觀石榴樹上大發生。幼蟲從蟲囊里爬出,吐絲下垂,隨風傳播。遇枝后沿著枝葉爬行擴散,固定以后;即吐絲綴連咬碎的葉屑結成2mm的蟲囊為害植株;隨著蟲體長大,蟲囊也不斷增大,8~9月份,幼蟲食量最大,為害最重,9月以后,幼蟲老熟,即固定懸掛在枝條上越冬。
1.2.2 黃刺蛾。屬鱗翅目、棗蛾科,別名“洋辣子”,以幼蟲食葉,可將葉片吃成很多孔洞、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僅留葉柄、主脈,嚴重影響樹勢、產量和果品質量。在贛北地區1年發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繭內越冬,翌年5月下旬開始化蛹。黃刺蛾第1代成蟲發生期為7月中旬~8月下旬,第2代幼蟲于7月底便可開始危害植物,8月上中旬危害最重,初孵幼蟲多集中危害葉背,啃食葉肉,幼蟲長大后逐漸分散,食量增大,嚴重時能吃盡葉片,僅留葉柄。
1.2.3 蚜蟲。主要以成蟲和若蟲危害為主,常群集在石榴嫩葉背面和嫩莖上刺吸汁液,使葉片生長畸形,嚴重的可使葉片向背面卷曲或皺縮成拳狀,甚至于干枯脫落,影響石榴樹的正常生長,其分泌的黏液可引起煤污病。蚜蟲在贛北地區一年可發生數十代,世代重疊嚴重,在冬季,蚜蟲以卵在冬芽的內側或樹皮的裂隙中越冬,第2年展葉后開始危害,吸食汁液。
1.2.4 桃蛀螟。又名桃蠹螟,也稱蛀心蟲、食心蟲,屬鱗翅目、螟蛾科。食性雜且發生期長,是雜食性害蟲,寄主植物有多種,除為害石榴外,還為害板栗、馬尾松、山楂、柿、桃、梨、李、大豆、玉米等。其第1、2代的幼蟲對石榴的危害最重。并以老熟幼蟲越冬,第2年5月份成蟲羽化,白天在背陰暗處靜伏,而夜間開始活動;其卵主要產在石榴萼筒中,初孵的幼蟲會鉆入果內,當老熟后多在石榴果內或果間,甚至在樹皮縫中結繭,并在繭內化蛹。
2 綜合防治技術
防治景觀石榴樹的病蟲害,應采取物理手段、天敵保護、藥劑防治等綜合治理的措施,但必須掌握以物理手段、天敵保護為主,高效低毒的化學藥劑防治為輔的原則。
2.1 加強檢疫
近年來,贛北城市道路和小區綠化大量栽植石榴樹,從外地調運苗木逐年增加,因此必須加強檢疫工作,以防止危險性病蟲害傳播擴散。
2.2 物理防治
利用栽培管理技術,有目的地創造不利于病蟲流行發生或有利于天敵生物生存的因素,或直接減少病菌量和壓低蟲口基數,達到控制病蟲發生、防災減災、美化環境的目的。
2.3 保護和利用天敵
在石榴行間種植有益天敵生態的植物,增加天敵數量,提高天敵控制害蟲的作用。對捕食刺蛾、金龜子等害蟲的蜀蝽和大山雀等鳥類,捕食或寄生于蚧蟲、葉螨、蚜蟲的黑緣紅瓢蟲、異色瓢蟲和嚙小蜂等天敵,應注意保護或引進這些天敵。
2.4 及時清潔果園
結合冬季修剪,刮樹皮,剪病蟲枝、枯死枝,摘除并揀拾地面、樹上的僵果和病果,清掃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可消滅越冬的桃蛀螟、黃刺蛾、紅蠟蚧、龜蠟蚧、大袋蛾、莖窗蛾等害蟲,以及干腐病、落葉病等病原菌。冬季深翻土壤,揀拾蟲蛹,消滅在土壤中越冬的桃蛀果蛾等幼蟲或蛹。對刮皮后的樹干涂白,可減少日灼病的發生,殺死病菌和害蟲。
2.5 增強樹體抗性
加強肥水管理,注意保護樹體,防止受凍或受傷,提高樹體的抗病蟲能力。增施有機肥,翻壓綠肥合理追施化肥,減少氮肥,增施鉀肥,適時灌水促使樹體健壯,能增強樹體對病害的抵御能力,惡化植食害蟲的營養條件,明顯減輕病蟲發生危害程度。
2.6 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首選生物制劑.其次是高效低毒的化學藥劑。冬季噴1~2次石硫合劑,對防治石榴干腐病、褐斑病、介殼蟲等有良好效果,并起到防凍效果。春季主要防治蚜蟲,預防病害。可噴施1.5%苦參堿水劑2000~3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5000~8000倍液。夏季主防桃蛀螟、大袋蛾。在大袋蛾、桃蛀螟幼蟲孵化期,噴0.3%印楝素乳油400~6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8000~12000倍液或10%聯苯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秋季防治落葉病、干腐病,保護葉片。在石榴樹休眠期噴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1250倍液,并同 時使用福美砷、石硫合劑等進行涂藥保護。